虛列天價顧問費,套取1000餘萬元,兩國企高管獲刑

3.45億、1725萬和150萬,這三個數字有何內在聯繫?天津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在查辦案件時,發現原天津立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資產部部長崔榮齊,涉嫌重大職務犯罪,案件移送檢察機關進一步偵查後,揭開了其中的貓膩。

虛列天價顧問費,套取1000餘萬元,兩國企高管獲刑

賄金洩露天機

2015年12月,時任天津立達(集團)總經理任某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天津市紀委調查。在組織審查期間,他交代說,2014年9月初,總經理助理、資產部部長崔榮齊送給他150萬元現金,2015年春節期間,他才得知,這筆錢是崔榮齊在融資中倒出來的。

天津立達集團是經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商務部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任某曾經與崔榮齊在財務處共事,關係一向很好。2007年任某擔任集團一把手後,崔榮齊的職務也節節高升,直至坐上集團總經理助理、資產部部長兼子公司濱海投資總經理的位置。

作為資產部部長,崔榮齊主要負責指導集團下屬融資,搭建小額貸款公司融資平臺。作為立達總經理助理,他還負有協助任某做好資產、股權及融資工作的職責。

對於崔榮齊為何能從融資項目中倒出資金,任某回憶道,2014年期間,立達有一筆融資2.8億元理財計劃,即將於8月份到期,必須剛性還款。以任某為董事長的領導班子要求資產部限時完成還款任務。因此,2014年3月起,崔榮齊和資產部副部長石偉,四下找其他金融機構再融資。

同年6月,崔榮齊、石偉經金鼎中介公司聯繫,山東某銀行答應向立達提供借款人民幣3.45億元。崔榮齊向任某彙報說,融資成本包括銀行融資借款利息和財務顧問費兩個部分,經初步談判,總成本年化率12.5%。其中包括以財務顧問費名義支出的中介費。

崔榮齊還拿出一份草擬的協議書,其中載明,財務顧問費年化率為2.5%。任某大致看了協議後提出:“把中介費再往下壓一壓,儘可能降低融資成本。”

2014年8月27日,山東某銀行與立達公司正式簽訂融資合同,銀行提供借款3.45億元,借款期限為兩年,自2014年8月27日至2016年8月26日,年借款利率為固定利率9.65%。大功告成後,任某口頭上曾提過給予資產部適當獎勵,之後,資產部並沒有向集團上報過關於獎勵的申請。經理會上也沒有討論過如何獎勵。至於崔榮齊倒出資金的細節,任某稱他全然不知。

虛列天價顧問費,套取1000餘萬元,兩國企高管獲刑

三份協議倒差價

任某的交代提供了一條指向明確的重大線索。天津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決定將崔榮齊移送檢察機關。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檢察院反貪汙賄賂局迅速展開偵查。

談話時,辦案人員直奔主題,崔榮齊則一口咬定,送給任某的150萬元是從資產部的小金庫融資獎勵款中支取,別無其他行為。

資產部副部長石偉負責融資抵押等相關業務的具體操作,是3.45億元項目的關鍵人物,反貪局決定從他的身上突破。2016年1月13日,石偉被傳訊的當天,即竹筒倒豆子交代了始末。

3.45億元融資項目是崔榮齊和石偉一起去山東,與省行行長曆經數輪談判,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確定年化利率為9.65%。由於該項目最初由金鼎公司提供信息,他們又向金鼎公司壓價,中介費從年化率2.5%降為一次性給付655.5萬元,雙方明確以財務顧問費的形式支付,但金鼎公司事先申明,不提供發票。這樣,該項目實際融資成本的年化率為10.65%,與第一輪談判預期的總成本年化率12.5%相比,節省了1.85%的費用。

石偉去山東某銀行辦理手續前,在資產部辦公室與崔榮齊商量具體的操作流程。崔榮齊告訴石偉,任總表示要重賞資產部,接著又說道:“老任雖然口頭上說重獎,實際上也給不了什麼。這次融資中介費率,你算一下確定個比例,從中介公司倒點錢出來咱自己瓜分。”

之後,資產部按照財務顧問費年化率2.5%,金額為1725萬元做了方案。加上與山東某銀行確定的年化率9.65%,合計總成本為年化率12.15%。該方案得到了立達集團的認可。不為人知的是,在財務顧問費項上的差價高達1069.5萬元。

由於金鼎公司不提供發票,為順利倒出資金,崔榮齊決定向某財富公司設計好資金走向線路,算好金額。

之後,請人擬好三份財務顧問協議:第一份是立達與財富公司的財務顧問協議,顯示財富公司收取財務顧問費1725萬元;第二份是財富公司與融資中介方金鼎公司的財務顧問協議,顯示金鼎公司收取服務費655.5萬元;第三份是財富公司與達裡克公司的協議。這份協議顯示,達裡克公司收取財務顧問費950.1萬元。崔榮齊帶著事先擬好的三份財務顧問協議書,找到財富公司經理柳凱,告知其從中收取通道費後,將其中的655.5萬元匯入金鼎公司賬戶。950.1萬元匯入達裡克投資公司賬上。

與柳凱確認後,崔榮齊將三份協議蓋上財富公司的公章,分別與立達公司、金鼎公司、達裡克公司簽署。緊接著,立達轉賬1725萬元,財富公司扣除119.4萬元的稅金和通道費,先後將655.5萬元匯給金鼎公司,950.1萬元匯給達裡克公司。其中,達裡克公司在與財富公司無實際業務發生的情況下,收到財富公司匯入的950.1萬元,扣除稅費和好處費150.1萬元後,剩餘800萬元先以股東分紅形式分別轉入三名員工的賬戶。

通過虛列財務顧問費,兜兜轉轉,立達公司的1069.5萬元被蒸發。

虛列天價顧問費,套取1000餘萬元,兩國企高管獲刑

瓜分贓款入囹圄

經核實,相關工作人員從不知道資產部設有小金庫。那麼,扣除稅金和通道費後的800萬元流向了哪裡?

通過調取銀行對賬單發現,2014年9月,倪某的工行卡分別收到達裡克員工賬戶轉入的800萬元。之後,從9月14日到9月26日,倪某通過網銀轉賬方式,分多次向崔榮齊的家人轉入600萬元。2014年9月17日、18日,石偉的家人分兩次從工商銀行賬戶收到倪某網銀轉賬共200萬元。

在證據面前,崔榮齊承認虛報財務顧問費的事實,但他辯解是領導承諾的融資獎金。其中,送給任某380萬元,自己實得220萬元,“2015年下半年期間,任某打電話告知自己被查,我又將220萬元送到任某家中。”崔榮齊聲稱他最終並未落下分文。對此,任某予以否認。

2017年12月,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崔榮齊、石偉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侵吞公款,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貪汙罪,應依法予以懲處。崔榮齊、石偉系共同犯罪,崔榮齊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石偉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是從犯,對石偉依法減輕處罰。12月15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崔榮齊犯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萬元;被告人石偉犯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同時責令被告人崔榮齊、石偉退繳贓款人民幣863.5萬元,發還天津立達集團有限公司。

崔榮齊、石偉對一審判決不服,分別向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2018年6月1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刑事裁定,駁回崔榮齊、石偉的上訴,維持原判。

崔榮齊、石偉作為國企的高管,利用職務之便侵吞公款,他們為其貪婪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值得注意的是,國企高管的職務犯罪,並非個別。呈現出“集團式”腐敗,窩案、串案現象突出的新特點。涉案人員身居要職,大多利用負責對外經營、管理職務之便或財務管理上的漏洞,採取截留、收款不入賬、冒名、偽造、私存、虛列支出、虛高成本等手段,對公款予以侵吞和挪用,必須依靠制度和法律標本兼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