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秦漢古城調查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王富春

榆林秦漢古城調查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王富春

榆林境內的秦漢古城,多帶有軍事性質,主要分佈在秦直道、秦故道及河谷兩岸的山峁或高地上,一般城址面積不大,邊長和直徑多在500米以內,小者僅百餘米,城垣多為黃土、白堊土、黑壚土夯築而成,地表常見遺物為筒瓦、板瓦及各類陶器殘片(1)。墓群多在城址2­—3公里以外背陰向陽的高坡上,墓葬結構早期多為豎穴土坑式,漢代中晚期多磚砌拱券式。經1987年文物普查,榆林全市有秦漢城址10餘處,古墓葬100多處。下面我就幾處重要的古城址與墓群的調查情況及我的認識,向大家做個彙報,敬請方家斧正。

一、上郡膚施城與秦墓群

上郡為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所置的三十六郡之一,下轄二十三縣,地域包括今延安北部、榆林大部。秦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駐守上郡十餘年,築長城、修直道,北逐匈奴,開拓河內,後被害於陽周。秦公子扶蘇監軍於上郡,傳說屈死於綏德的嗚咽泉邊。可究竟有無上郡城?它的城址又在何處?目前史學界還無定論。陝西靖邊的文史專家郭正都,認為靖邊縣的楊橋畔古城址即秦上郡城,也是秦和西漢時的陽周城(2)。我認為不太確切。而內蒙古的王北辰在《古橋門與秦直道考》(3)一文中,認為“蒙恬本駐陽周,扶蘇監軍及二人被害也在陽周,因陽周屬於上郡,史家對此只記郡名而省略縣名罷了”。他的所說有一定道理,但也不確切。我基本贊同史書博老先生的意見(4),我認為上郡城和膚施城為同一城兩個名,上郡它的郡治是膚施縣,應在今榆林城南魚河鎮米家園子村。

《水經注·水三》載:“奢延水又東逕膚施縣帝原水西北出……奢延水又東逕膚施縣南(5)”。楊守敬在《水經注疏》中考證:“帝原水即今之榆城西河,亦名榆林河,奢延水即今之無定河。”查榆林市地圖膚施城在今米家園子一帶。又據《陝西通志》記載,上郡治所設在膚施,轄膚施、高奴、雕陰、陽周等五縣。史稱蒙恬“常居上郡”,“始皇使扶蘇監其軍於上郡”。監軍一般是不離主帥,要不然起不到監督作用,那麼扶蘇、蒙恬他倆的駐地應同在上郡的治所膚施城。米家園子村東南500米處的臺地上的古城址,俗稱舊城沙灘,北距榆林20公里、西北距秦直道僅40多公里。它西臨榆溪河、南為深溝,有九股泉水從地下湧出。據《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載:米家園子古城大部分被黃沙埋壓,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600多米,東西寬500餘米,其北部建有一郭城,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餘米,郭城北垣略呈弧形。各處城垣下部均黃土夯築而成,上部用片石疊砌,現在古城的北城垣及郭城保存較好,殘高1~2米。城內最高處遺有一覆鬥形高臺,底邊長30米,頂邊寬15米,殘高16米,夯土以黃砂土和粘土相間而築成,黃砂土夯層厚8~10釐米,粘土夯層厚2~3釐米。臺下暴露有灰層、紅燒土。在城內採集到繩紋筒瓦、板瓦、陶盆、缽、罐等殘片及鐵器殘片(6)。2005年8月2日筆者與幾位同仁趨車前往,對該城進行了實地調查,由於近20年自然與人為的破壞,1987年文物普查時所記錄的城址及城內遺蹟蕩然無存,只有在樹立有網絡通訊塔下的山峁上,遺有大量的筒、板瓦殘塊及褐紅色石片(照片一、照片二)。殘瓦均泥質灰陶,外飾粗繩紋,內大麻點紋,為秦代無疑。

黑鷹梁秦墓群位於米家園子村東南,北距膚施城2公里,為膚施城的墓葬區,神延鐵路從墓群西300米處經過。1999年夏榆林市文管辦清理發掘墓葬8座,均為豎穴土坑墓,墓葬上部為豎穴土坑,下部四周留有生土二層臺,中間形成槨室。多為單人仰身曲肢、折肢、直肢和側身曲肢葬,出土了陶器、銅器、鐵器30餘件。特別是陶釜、陶鍪及帶著“囷”字的陶倉(照片三)為典型的秦代器物。從墓葬的形致、葬式及出土文物分析,再與關中秦墓相比較,斷定墓群年代為戰國晚期——秦,在榆林屬首次發現。

米家園子古城地形險要,構築特殊,從城內遺物、城垣夯層再結合墓葬時代分析,該城似為秦代膚施城。繩紋筒瓦建築等級較高,蒙恬為保證扶蘇安全,與扶蘇駐紮在距秦直道約40公里的此城,也有一定道理的。至於蒙恬被害於陽周,史料有記載,扶蘇死於何處,尚無定論,我認為扶蘇屈死於膚施城內也是很有可能的。

二、龜茲城與漢墓群

龜茲國原為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在新疆庫車與沙雅二縣間,漢武帝時(公元前140~87年)一部分龜茲人內附,武帝在今陝西省榆林城北置龜茲縣,為上郡屬國都尉治(7)。

在榆林城北10裡處的牛家梁鎮古城灘村,因有古城遺址而得村名。古城坐落在村子的東南處,北依長城,懷抱草原,東臨榆溪,西北距秦直道約30公里。2005年8月3日,筆者與同仁前往古城灘進行實地調查,發現了龜茲城的西牆北段與北牆西段共四段遺蹟,均屬陳大圪堵村,由南向北定為四個點,即一號點為廟梁段,位於村廟戲臺背後,鄉村土路西,路由南向北順切牆體,長8.6米,高0.8­—1.3米,牆西為大片沙漠,牆體厚度不明,夯層清晰,厚8—9釐米,黃泥土夾細砂,土質堅硬,密實度較高,呈色淺紅黃,內含小塊料礓石、小煤渣及漢代碎瓦礫(照片四)。另外在廟內發現了城內出土的漢代大石臼(照片五)、壓印紋灰陶罐,底有方形戳印痕(照片六)。二號點位於一號點北500米處的缸房小組,鄉村土路東,土路順切牆體,現存牆體長約20米,寬0.5—2米,高20—60釐米,夯層厚7.5—8.5釐米,白堊土夾細砂,密實度較高,土質堅硬,呈色灰白(照片七)。三號點為城牆的西北角,南距二號點180米,位於村民白三根與鄭草堂兩院內,長6米,高0.5—1.6米,夯層厚8釐米,土質同二號點(照片八)。四號點西距三號點400米,屬北牆西段,位於村民黃候堂舊房後牆北,現存長11米,寬9.5米,高3米,夯層厚8.5—9.5釐米,土質同二號點,牆體頂部雜草叢生,外側表面長滿蘚苔(照片九)。

車測龜茲城西牆北段長約706米,北牆西段380米。至於西牆南段、北牆東段與東城牆、南城牆及城門等有待以後進一步考古發掘,搞清它的全貌。

《水經注·水三》載:“帝原水西北出龜茲縣東南流。(小字)縣因處龜茲降人著稱。又東南注奢延水(8)”。楊守敬在《水經注疏》中考證:“帝原水即今之榆城西河,亦名榆林河,奢延水即今之無定河。”說明龜茲城在榆溪河中部。《陝西通志》、《延綏鎮志》均載“龜茲在(榆林)城北十里。”當代學者范文瀾、史念海教授也認為榆林城北的古城灘村側的古城,是西漢時置的龜茲縣故城。東漢末年,匈奴族興起,上郡、龜茲即為所據,東漢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下令撤廢歷時三百餘年的龜茲城。

走馬梁漢墓群,位於古城灘村東南2公里處的明長城內外兩側,佔地約8平方公里,為龜茲城的墓葬區。1996年以來有200餘座墓葬被盜掘。1999年夏,榆林市文管辦搶救清理古墓三座,出土了銅器、鐵器、陶器等文物28件,許多文物帶有西域少數民族風格,如銅魚首皮囊壺、臥牛席鎮、浮雕動物紋博山爐、線刻動物紋筒狀骨飾等(9),為研究漢與北方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據。

三、陽周城與漢墓群

陽周為秦上郡所轄縣之一,在歷史上發生過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即秦大將蒙恬被二世害死於此。陽周縣的具體位置郭沫若、譚其驤均標註在延安市子長縣與榆林市子洲縣間(10),近年來有內蒙古王北辰先生、靖邊縣的郭正都老先生、榆林的張泊先生(11)等考證,陽周縣在榆林市靖邊縣楊橋畔,我認為是正確的。

楊橋畔村的龍眼古城即秦和西漢時期的陽周縣故城,該城位於蘆河龍眼峽東岸的高墩山之陽,面積很大,但大部分被黃沙埋壓。2005年7月12日筆者與幾位同仁趨車前往楊橋畔龍眼古城,在陣陣細雨中進行了實地調查。龍眼古城現存南牆西段,城垣步測長約200米,高約2—6米,下寬4米,頂寬2米,黃褐土夯築,夯層厚8—12釐米。南牆外可見村民早年在牆體所挖近十孔土窯洞(照片十、十一)。南牆中段有幾戶村民早年建房於牆體上,村路從楊一組兩戶村民屋側穿過,路西側遺有長2.5米,高2米,寬3米的牆體,為白堊土質,夯層間一層石灰,夯層厚8釐米,石灰厚0.3—0.8釐米,密實度很高,堅如砂岩,似為南城門西側牆體(照片十二)。城內外殘磚碎瓦成堆,時有漢“五銖”、王莽“大泉五十”等錢幣出土,採集到的標本有方形回紋鋪地磚(照片十三),雲紋瓦當(照片十四),錢幣陶範(照片十五)。1985年引水拉沙造田時,拉出數萬枚錢幣。該城位於秦長城線上,又臨近秦直道,蘆河依城而過,南有白于山脈,符合史料記載古之陽周縣的地望,確認為陽周縣故城是可行的。

陽周城的墓葬區有兩處,一處為城東北五公里處,名為老墳梁,漢墓多為豎穴土坑式,多出土陶器及少量錢幣;另一處為楊橋畔鄉政府西南2公里處。1997年夏榆林市文管辦搶救清理漢墓三座,兩座為豎穴土坑墓,長斜坡墓道,墓坑均留有生土二層臺,帶有東西耳室,其中俗稱“王埋墓”的2號墓規模較大,為磚砌拱券式墓,長斜坡墓道,地面上有封土堆,底徑約25米,殘高4米。墓室距地表11米。出土文物較多,有銅劍、鼎、博山爐、陶倉、罐、動物俑及玉蟬、七竅塞、飾片等。時代為新莽~東漢早期。

另外在楊橋畔墓葬區,近年又出土了一件陶罐,為泥質灰陶,高30多釐米,上腹部陰刻“陽周塞司馬”(照片十六、十七)五字。大家知道,銅、鐵、玉等器物在購買、饋贈中一般流動性較大,而陶器易碎,多為當地窯燒製,一般流動性不大。這件器物的出土,對證明楊橋畔龍眼古城即為陽周古城提供了一個實物佐證。

四、幾點認識

1.榆林秦漢古城牆體用土,多為就地所取,如龜茲城西牆的一號點為黃粘土夾細砂,而其它三處均為白堊土。

2.榆林漢代古城多用石質平夯,而榆林紅石橋段先秦長城,夯層中可見5釐米的圓形小夯窩。

3.榆林漢代古城牆體在重要地段、夯層間加入了石灰,很有可能還加入了其它化學物質,如陽周城中段牆體,土質堅如砂岩。

4.一般秦漢城址的面積都不大,而龜茲城雖然總面積不清楚,但從現存城垣遺蹟看,長度超過了700米,也有可能分為兩城。

5.從陽周城內遺存的方形回紋鋪地磚和雲紋瓦當看,在漢代時城內可能建有宮殿。

總之,陝北境內秦漢古城址的調查研究還不夠深入,如秦代上郡設有23縣,漢代設有34縣,近年來也發現了較多的秦漢古城遺址,但許多行政建制尚無法確定,此篇調查只是一個引玉之作,今後秦漢古城址這一課題,能得到諸位領導的關心與重視,專家們的考證與研究,是本篇的目的。

註釋:

⑴範培松,“陝西古城址綜述”,《文物保護科學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⑵“古代的上郡、陽周就在現今的楊橋畔”,《三邊文學》,2004年秋之卷,靖邊縣文聯主辦。

⑶“古橋門與秦直道考”,《內蒙古公路交通史:資料選輯》第14期。

⑷史書博,“上郡治所膚施考”,《榆林文史》第二十一輯,榆陽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⑸、⑻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巴蜀書社,1985年9月第1版。

⑹張在明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⑺臧勵和等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31年5月初版,1982年11月重印。

⑼馮庚武、周天遊主編《三秦瑰寶》,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⑽郭沫若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⑾張泊《子午嶺秦直道考察手記》,《遊歷陝北》,陝西旅遊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二○○五年八月五日

榆林秦漢古城調查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王富春

榆林秦漢古城調查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王富春

榆林秦漢古城調查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王富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