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分布式能源專委會智能能源技術講習班成功召開

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分佈式能源專委會智能能源技術講習班暨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學術交流會,於2018年7月9日至10日,在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召開。此次講習班廣泛而熱烈地討論能源5.0、智能綜合能源系統、電力系統區塊鏈技術、風電友好型併網、社會能源、電動車與電網安全等智能能源熱點話題。

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分佈式能源專委會智能能源技術講習班成功召開

內蒙古電科院張國斌所長率隊,隨行包括熱控、新能源、電力系統自動化、繼電保護等專業技術人員和青年骨幹人員,到訪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張所長首先介紹了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及內蒙古電網的發展情況及主要研究工作,同時結合內蒙古電科院的重點研究方向和工程實際需求,對本次智能能源技術講習班和學術交流會的報告內容提出了一些切實中肯的建議,並表達了對於講習班的期待之情。

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分佈式能源專委會智能能源技術講習班成功召開

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智能電網研究院徐箭教授主持開幕式並致歡迎辭,會議交流階段由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張俊教授主持。

在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會中,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各位老師帶來了精彩紛呈的報告內容。

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張俊教授,作了《平行智能與智慧能源》的報告,詳細介紹了平行智能理論發展概況,以及智慧能源的發展前景。

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廖思陽副研究員,作了《基於高耗能負荷控制的源-網-荷協調運行與控制方法》報告。介紹了課題組在高耗能負荷控制結合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方面的研究成果。並展示了相關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

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謝博宇博士,作了《智慧綜合能源系統技術研究》報告。介紹了氣電混合系統的協同優化模型,包括新能源發電隨機特性,氣電耦合元件的多能耦合特性建模等,以及近期在智慧綜合能源系統研究方向上的進展,同時,在RTDS仿真平臺上進行了相關研究的仿真演示。

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柯德平副教授,帶來了題為《電力系統機電功率振盪-機理分析與控制》的報告。介紹了現代電力系統機電功率振盪抑制面臨的幾個重要問題,以及本人在區間功率振盪控制方向上的研究成果。

張俊教授作了《區塊鏈化的電網大數據系統架構與應用》,介紹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近況,並著重介紹了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電力系統大數據的架構和應用前景。

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袁紅霞碩士,作了《大數據技術和系統概述》的報告,介紹了大數據的相關技術,以及Hadoop、Spark等系統的相關應用。

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彭曉濤副教授,作了《風電面向友好型頻率支撐的兩階段變比例係數調速策略》的報告,介紹了風電機組頻率支撐控制的研究意義,基於轉速調節實現風電頻率支撐的可行性,以及本人在該方向上的研究進展。

張俊教授作了《社會能源:理論與實踐》的報告,結合當前新智能時代的電力系統新形勢與需求以及能源5.0的概念,介紹了社會能源系統的理念和社會能源平行計算的方法。並介紹了相關內容的科研項目研究情況。

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徐箭教授,作了題為《隨機確定性耦合電力系統多源互調節的序列優化運行理論與方法》,介紹了通用分佈模型及其在序列優化中的應用,以及多源互調節協調運行優化理論及實際工程應用。

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楊軍教授,作了《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關鍵技術研究》、《基於數據驅動的電力系統安全分析與風險控制策略研究》的報告。介紹了關於電動汽車負荷預測、充電站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優化與控制、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等相關研究的背景和成果,以及介紹了基於數據驅動與人工智能方法的大電網安全穩定分析相關研究進展和成果。

會議結束階段,雙方參會人員開展了自由發言、交流環節,陳述了在本次講習班中的收穫和感悟。隨後,雙方領導進行了活動總結,充分肯定了本次講習班和交流會的積極影響和作用,並期待雙方單位未來可在新能源消納與系統優化運行控制、平行智能與平行電力系統、電力系統的仿真平臺搭建與應用等方面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