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豪傑:見證中國古代硬漢形象、忠烈之士的氣概、愛國之心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曆史,特別是在國難當頭之時,都會湧現出許多為國為民的民族英雄。如歷代英雄衛青、霍去病、楊業、岳飛等等眾多豪傑,在他們身上都把民族之精神,用行動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些代表千千萬萬個民族英雄,時代硬漢的俠義之士,永遠銘記在中國人的整體記憶之中。他們值得我們永恆的記住,更值得我們好好地去學習。

楊業

楊業,北宋名將,官至雲州觀察使、判代州,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隨軍北伐,因監軍王侁威逼,要求帶兵出征。結果在狼牙村中伏大敗,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於陳家谷力戰被擒。

五大豪傑:見證中國古代硬漢形象、忠烈之士的氣概、愛國之心

楊業少時倜儻任俠,善於騎射,喜好打獵,獵獲總比他人多。讀書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謀。北漢建立後,年僅弱冠的楊業即追隨北漢世祖劉崇,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遠近聞名。宋太宗素聞楊業之名,於北漢滅亡後,遣使召見楊業,授右領軍衛大將軍。

五大豪傑:見證中國古代硬漢形象、忠烈之士的氣概、愛國之心

986年,楊業隨軍北伐,因監軍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帶兵出征。結果在狼牙村中伏大敗,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於陳家谷力戰被擒。楊業無限悲憤,為表白忠心,絕食三日而死。追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漢家飛將領熊羆,死戰燕山護我師。威信仇方名不來,至今遺祠雁門關。

閻應元

明末抗清名將,江陰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十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湧沸而僕”,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終英勇就義。

五大豪傑:見證中國古代硬漢形象、忠烈之士的氣概、愛國之心

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狀元宰相,為抗元救國,散盡家產組建了3萬人的隊伍。公元1276年以右丞相兼樞密使的身份和元軍和談,被元朝丞相伯顏扣留,文天祥趁夜逃脫,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兩年後兵敗被張弘範俘虜,面對降元舊友的勸降,嚴詞拒絕。元世祖親自許諾高官,不為所動。在獄中做了三年多的抵抗後,被忽必烈下令處死,臨還死前向南跪拜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錚錚鐵骨,世人為之動容。

五大豪傑:見證中國古代硬漢形象、忠烈之士的氣概、愛國之心

霍去病

霍去病 ,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五大豪傑:見證中國古代硬漢形象、忠烈之士的氣概、愛國之心

霍去病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3歲。

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追諡為景桓侯。

五大豪傑:見證中國古代硬漢形象、忠烈之士的氣概、愛國之心

蘇武

蘇武,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西漢大臣。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蘇武到了北海,沒有供應糧食,只能掘野鼠所儲藏的果實吃。蘇武拄著漢節牧羊,起居都拿著,以致節上毛全部脫落。

五大豪傑:見證中國古代硬漢形象、忠烈之士的氣概、愛國之心

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獵。蘇武會編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物。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大病,賜蘇武馬匹、牲畜、服匿、穹廬。於靬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冬天,丁靈人盜走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再度窮困。後將他遷到北海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