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1000萬的房子是什麼樣的?

無衛說


在香港,普遍工資收入較高,但與工資收入相比,房子價格成本卻非常高昂,普通居民有一輩子的積蓄也未必可以購買到一套心儀的房子。在香港,擁有1000萬港元,如果無需考慮購房壓力,還是可以過得比較滋潤的生活,但如果需要把房子因素考慮其中,那麼1000萬港元的房子,實際上還是一套非常普通的房子,而香港擁有1000萬港元的人非常多,但擁有自住房子的人卻不多,而更多的人,反而還處於供房或租房的狀態之中,而香港的平均房價,尤其是熱門區域的平均房價,大概2、3萬一英尺,而一平方米的房價恐怕需要十多萬乃至二十萬港元,而對於如此高昂的房地產價格,並非普通人可以承受得起。


郭施亮


在香港,最貴的就是房子,對於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來說,一塊小小的地都貴的出奇。

而在那邊擁有一套小戶型房子也算是豪宅了。

朋友在香港富人區有一套豪宅,差不多是45平米小戶型,但是價格竟然高達1045萬,簡直不敢相信。

下面就來看看這套上了千萬的豪宅!

說實話,一進去看的時候,第一感覺是很驚訝的,即使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看到這樣的裝修,還是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客廳很窄,大概就十個平方,一套小的真皮沙發,窗戶陽臺做了榻榻米,牆壁也沒有什麼裝修。

木質的地板雖然會讓人覺得很溫馨,但是看起來也是寒磣了很多。

餐廳就一張簡單的實木桌椅,門口的儲物櫃用來脂肪一些東西。

廚房的區域是比較簡單的櫃式,

將洗衣機也放在了廚房,實木的裝修看起來還蠻溫馨和諧。

衛生間很小,基本是馬桶和洗手檯黏在了一起,也可能是空間原因,這樣子的確很不方便。

臥室這邊因為隱私的原因,很多窗戶都儘量用窗簾擋住了,看起來很壓抑。

整體的感覺只能說是比較普通的單身公寓,但是對於住在香港這塊土地來說,已經很奢侈了。

而花了一千多萬買這樣一套房,值不值呢?


無衛說


香港整個城市的面積大概是深圳的一半多一點,1089平方公里,深圳是1999平方公里,深圳整個城市除了山以外,基本上都建成市區了,而香港則不是這樣,香港整個城市只開發建設了大概四分之一的地方,其他都沒有開發建設,這就導致香港的土地奇貴,房子也就奇貴,香港的房子是論平方呎賣的,也就是平方英尺,我們大陸的一平方米基本上是他們的9平方尺多,他們的一平方尺均價大概是25000港幣,也就是說香港的房價摺合人民幣大概是均價210000左右,一千萬人民幣也就是可以在香港買個45平方米的公寓樓,香港的房子容積率很高,一般都沒有陽臺,如果是象大陸一樣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在香港那絕對是千尺豪宅,香港人喜歡出來逛街吃東西,為什麼?家裡太窄,壓抑,所以,不要羨慕香港人,他們其實活的很累,前一陣火了一把的搬運美女,在大陸絕對不會有,那麼漂亮,嫁個好人家,早享福去了,香港,外表光鮮亮麗,內在其實很苦。






老王不是老


房子的東西不是買iphone8,只有現在才出,幾年前香港房子相對收入不貴,七十、八十、九十、二幹年買下的房子大有人在,現在很多這些房子己經超過1幹多萬,現香港有55%的家庭住在自置私人商品房子有統計香港買房跟工資比要18年不吃不用,上海買房跟工資比要40年不吃不用,深圳買房要42年,香港是最低層的群體一般收入是一萬二到一萬五港幣,公務員,警察,護士,教師,地盆工,  營業員……等每月有幾萬港幣收入,教授、醫生、做金融業的、及律師、……等工作幾年每月收入有十萬元以上……在香港還有1百萬商人,在香港一般飯合二十多元一合。,剛查了上海2016年人工2K至3K佔15%   3K至4.5K佔I5%  4.5至6K佔18%, 6K-至8K元佔10%  8k至10k佔10.4% 10k至15K佔11.9%  15K至20K佔5.4% 2萬至3萬元佔5.7%上海平均工資每月6378元,北京市 2017年 薪資水平報告  * 本報告基於 218414 份樣本數據分析得出。  平均工資 ¥6906工資分佈比例  2K-3K  11.1%  3K-4.5K  12.2%  4.5K-6K  18.7%  6K-8K  18.5%  8K-10K  10.5%  10K-15K  12.7%  15K-20K  6.0%  20K-30K  7.3%  查工資 其它 地區工資排名城市平均工資1北京¥ 6906上海¥ 6378杭州¥ 5389深圳¥ 5199廣州¥ 4811成都¥ 4600天津¥ 4209長沙¥ 3907東莞¥ 3845佛山¥ 3568工資計算  常見問題  薪資報告,


阿琳46643371


香港的房價所以高,是因為香港強調自由市場,沒有國內的限購限價限價措施,炒風興盛,只要膽子大,咀皮動一動,房子就升值幾百萬,那怕房子還是原來那套房子,沒有什麼基建配套工程或交通改善的增值,如果你問他們為為什麼漲這麼多,他們就說土地供應不足呀,房子供不應求呀,發展商高價投地呀……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由。其實香港本地人口是負增長,小學都招生不夠數,面臨殺校關閉的也不少,而香港存量房子在沒有減少之下,每年新建落成的房子也不少,將來的房子賣給誰呢?是否供過於求不言而喻,其實香港很多房子都落到炒家手上,房炒不住,正好跟國內房住不炒相反。除了房子,香港許多與民生相關的如舖位、車位、工廈、的士牌…都淪為炒買對象,而炒賣價錢轉化為民生所需的各行各業,就是百物騰貴,由普通市民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