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曹魏時期五子良將的于禁爲什麼會投降關羽呢?

阿金大哥


于禁心裡苦,有話說不出啊!老闆曹操知道于禁的心思,卻不能明說。少主曹丕不懂于禁的想法,羞辱了于禁,造成於禁抑鬱而死。于禁一死,投降事件也就成了一起一直無法揭開的謎案!



根據收集的資料,虹貓為您揭開于禁投降的真像,這裡不是為于禁翻案,畢竟於禁投降,這是不爭的事實!此文只是對於禁投降存的什麼心思做個分析!

曹魏五子良將,就武藝而言,于禁恐怕要排到最後一位。除了五子良將,曹魏陣營還有其他武藝高強的武將,比如許褚、夏侯惇。但是曹操誰也沒派,單單指派了于禁,為什麼會是于禁?因為于禁持軍嚴整。

和關羽打仗不能拼武力!拼武力曹魏陣營也沒人能打得過關羽。關羽三國時期名將,除了武藝高強之外,軍隊戰鬥力非常強。于禁的策略很明顯,跟你耗著,就像後來司馬懿對付諸葛亮一樣,我鬥不過你,我就採取守勢,慢慢跟你耗!這麼幹耗有希望嗎?局勢會有變化嗎?


還真有!襄樊之戰是怎麼發動的?就是曹魏想說服東吳襲擊劉備的荊州,為了給東吳以信心,想讓曹仁從襄樊出兵,結果諸葛亮看破了曹魏意圖,為了避免超級大戰在荊州爆發,諸葛亮建議讓關羽主動出擊打一打!曹劉開戰,東吳方面已經開始暗暗地做準備!所以說機會還是有的!即使東吳方沒膽量攻擊荊州,如果打持久戰,作為攻擊方,關羽糧草也會出現問題,畢竟1/3州的錢糧無法撐起這麼大規模的戰爭。

然而沒等到局勢出現變化,于禁內部先出了問題,那就是將帥不和!出兵之前于禁和龐德就有了過節,龐德抬棺出戰,不單單是表決心,他還在膈應人,隔應的就是于禁,讓你給我打小報告!三十多年的老同志能吃這一套?帥收拾將還不容易!將帥不和,在戰場上是拖是戰就產生了分歧,內部勾心鬥角分了心,再加上不熟悉這一帶的情勢,沒有預料到潛伏的危險,導致大軍被水淹沒。


面對關羽的包圍于禁兩個選擇,一是帶頭死戰,全部殉國;二是投降。

死戰只是增加點悲壯色彩,將鮮血染到樊城城下,與曹魏並無多大益處。于禁和關羽共過事有些交情,對關羽的性格還是很瞭解的,帥軍投降關羽,他是不會殺死這幾萬人的,既然不殺,那就得管飯吧!正是這幾萬張嘴吃窮了關羽,關羽才不斷的催促後方的糜芳、傅士仁送糧草,一次比一次嚴厲,最後傅士仁在吳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選擇投降。並勸降了面臨同樣困境的糜芳,徹底斷了關羽的歸路!



于禁投降只是抱了上你家吃飯的目的,並非真心投降!如果是真心投降,站在樊城下勸降的就不是關羽而是于禁了。

于禁此招,不動聲色,殺人於無形。老奸巨猾的曹操肯定也看了出來,因為曹操並沒有禍及於禁家人,知道歸知道但就是不能說。因為仗還要打,投降無罪讓後續增援的兵將怎麼想?


虹貓大俠


于禁為什麼會投降?

其實這裡大有玄機,身為五子良將排第二的于禁會投降嗎?于禁的投降跟當年的關羽投降是兩碼子事,關羽投降是全軍在戰爭中覆沒而降,可於禁投降不是這會事。這裡重複一下水淹七軍是自然災害,並非演義上講的,關羽引漢江水淹了于禁軍營,這也是兩會事。

于禁投降是天災,天連降暴風雨,漢江水猛漲淹了于禁的七軍,根本無需開打就束手就擒,地面都行船了,這仗怎麼打,于禁軍紀嚴明,愛兵如子,怎忍心將這三萬多野戰軍葬送,忍辱貿重,投降了關羽,真是:一把辛酸淚,誰解其中味。

若不是天災于禁的三萬多虎狼之師是吃素的,怎麼樣也得寧可馬革裹屍,戰死沙場,這裡面自有苦難言。

分析:戰埸形勢,于禁三萬多將士,加上龐德是能和關羽走五十回合的人,可見武藝高強,如無平地徒增齊肩水位,關羽要消滅這支部隊談何容易,最少死傷各半,兩敗懼傷,關羽利害,曹操的五子良將無一不是善於用兵的戰將,所以于禁實實在在是氣死的,他選擇投降並非為他個人,又有誰來解釋這一點,總之無論是誰,投降總是人生的汙點。一生的光環就暗談在這《投降》兩個字上。



9紫氣東來


于禁投降關羽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是明智,畢竟人的生命就只有一次,一閉眼就是一輩子。

于禁苟且偷生,雖然活了下來,但對曹操的愧疚,就像皮鞭一樣,時時刻刻拷打著他的靈魂。

關於于禁投降之事,還得從關羽攻樊城說起。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把荊州安排妥當,抽身去打曹操的樊城,關羽軍隊銳不可當,把曹操大將曹仁團團圍在了樊城中。

曹操派于禁與龐德一起救援曹仁,龐德龐令明抬棺戰雲長,雙方相處不下。

此時正值雨季,魏國軍隊恰好駐紮在低窪地帶。大雨連綿,漢水暴漲,魏國七軍都被大水淹沒。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的“水淹七軍”。

于禁和眾將登高坡逃命,但隨後于禁和龐德以及魏軍將領均被擒獲。

關公回到高阜去處,升帳而坐。

〖群刀手押過於禁來。禁拜伏於地,乞哀請命。關公曰:“汝怎敢抗吾?”禁曰:“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憐憫,誓以死報。”公綽髯笑曰:“吾殺汝,猶殺狗彘耳,空汙刀斧!”令人縛送荊州大牢內監候。(引自三國演義)〗

龐德大罵關羽而寧死不降,最後被關羽處斬。




曹操得知後,哀嘆良久,說:“于禁跟從我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呢?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于禁不忠不義,當人面臨著生死考驗關頭,選擇生存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就拿關羽不也是曾投降曹操嗎?他也不過用“降漢不降曹”的話來遮羞嗎?

東吳呂蒙趁關羽戰樊城時,白衣渡江攻破江陵後,奪了荊州。于禁從荊州獲釋而到了東吳,東吳大臣皆恥笑他。于禁羞愧難當。

後來,曹操死後,曹丕即位,孫權稱臣。

黃初二年(221年),孫權遣于禁回魏國。于禁回魏後,卻遭受其他人的嘲笑。當時于禁的鬍鬚和頭髮都雪白了,臉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對於禁表示安慰,任命他為安遠將軍。

于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曹丕卻命人畫關羽戰樊城,水淹七軍,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到後,便因為覺得丟臉而羞愧得病死了。


秉燭讀春秋


就算毀了我一世英名,我也要保住大魏三萬將士的性命——于禁。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註定是個能改變三國整體走向的一年,也是影響大魏運勢的又一個轉折點。在鞭炮連天的正月,大魏名將夏侯淵死於定軍山;五月,劉備奪取漢中;七月,劉備稱王;同月,關二爺率大軍北伐,曹仁據守於樊城。強勁的魏國很少出現西線南線同時崩盤的局面,就在這時,于禁臨危授命,欲扭轉此時的不利局勢。

可惜啊,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貴為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沒想到自己會“不知所措,被水淹沒”。在戰友們的哭喊下,在敵軍的叫罵下,于禁選擇了投降,而龐德不屈而死。一千多年過去了,于禁當時的想法我們不得而知,只能以後人的眼光去推斷下先人的想法了。

一、今非昔比,江河日下

于禁是怎麼出道的呢還是依靠王朗的推薦,沒錯就是靈魂歌手MC王司徒。當然于禁自己也很爭氣,隨曹操南征北戰三十餘年,參與大大小小的戰役不下百場。在樊城面對關羽,于禁大約已是快60的老將了,或許到了他這個年齡,能夠平平安安度過晚年成了主要目標。於是乎當死亡真正逼近時,于禁真的怕了,他選擇了投降,這一點也很容易被人接受。

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逐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三國志·魏書·于禁傳》 。

二、故意詐降,削弱敵軍

這一條是我的腦洞想法,難免有“事後諸葛亮”之嫌。為什麼車邏輯說于禁是詐降呢?你想關二爺是誰,是那個時代的大眾偶像,武力巔峰,而於禁也知道關羽不會濫殺降軍,因此讓沒淹死的三萬大軍先投降了再說。當時關羽的軍隊也就兩到三萬,于禁的三萬大軍關羽並不敢直接編入自己的隊伍裡,畢竟戰鬥還未結束,那怎麼辦呢,關起來養著唄。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這三萬也是活人啊,也要拉屎吃飯啊,於是乎軍中的糧草就成了大問題。之後按照《三國志·吳書》記載關羽有“擅取湘關米”的表現導致吳蜀聯盟破裂,再之後引發了白衣渡江、敗走麥城、火燒連營、白帝城託孤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哇,于禁好厲害啊~

三、為保兵士,不惜辱名

于禁一生對士兵很嚴苛,但為人夠意思,內心也很仁慈。因此大軍被捕後為保住三萬將士的性命,只得選擇投降。寫到這裡有網友會問,這好歹三萬大軍噻,就算打不贏不也能和關羽死拼一下,能殺幾個算幾個啊。非也,大水過後,曹軍的將士們基本處於手無寸鐵的狀態,戰鬥力直接對半砍,想逃是逃不了了,繼續反抗那也是以卵擊石。看到眼前這般悲愴,于禁選擇了保將士而投降。這也是車邏輯最願意接受的一種想法。

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

無論于禁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在他主子的眼裡,他確實投降了且葬送了好幾萬大軍。關羽被殺後,作為俘虜的于禁被送到吳國,之後被遣回魏國,此時的于禁也是鬢髮斑白。于禁沒能見到曹操最後一面,來迎接他的是新主公曹丕,曹丕為表現自己和大度,便下詔豁免於禁,詔文還引用了秦國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的故事,聽的于禁是感激涕零,也一度有了繼續為國爭光屢敗屢戰的信念。但我告訴你這可不是一個大圓滿的喜劇故事,腹黑的曹丕在曹操墓前掛了一幅水淹七軍後龐德不屈、于禁求饒的畫卷,又令于禁去拜祭曹操。老將於禁見了那幅充滿諷刺的畫像,羞愧難當,回去大病一場,不久便追隨曹操去了。

樊城的大水,且不論是關羽是親自決堤,還是天佑大漢突來暴雨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于禁確實沒有考慮地勢,低估了荊襄雨季的恐怖。如果不是那場大水,論資歷于禁絕對是曹氏宗親將領外的第一人。但世事就是這麼無常,成也罷,敗也罷,只希望在九泉之下,曹操能夠真正理解他愛將的這番“良苦用心”吧~


于禁666


邏輯文史游


在襄樊戰爭關羽水淹七軍時,作為曹方重臣曹操愛將,于禁沒有死戰而是選擇了投降,不外有三個原因。

一,位高權重,再無上升空間。于禁是五子良將之一,唯一的假節鉞,武將楷模,號稱毅重,權傾武將。救曹仁若不是曹操點將,于禁並不想冒此風險,仗打得好上升有限,若敗了則折損一世英名,從個人角度考慮,怎麼都是虧本生意。從這方面說,降了,憑劉玄德仁義的旗號,一定不能虧待他,不然這旗幟就因他而倒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二,年紀已大,英雄遲暮,無戰死的豪氣。中平四年(184年),于禁由鮑信招募討伐黃巾軍時開始從軍後投入曹軍,被曹操賞識屢立戰功,至219年水淹七軍,軍旅生涯三十多年,歲月消磨雄心,戰場上一些戰士見多了死人,變得更不怕死,也有另一種人,見多了生死,變得更貪生怕死起來。于禁好像是第二種人,比如東吳偷襲荊州,孫權釋放于禁與他並行,面對虞翻當面斥責,他竟然一言不敢發,沒有反駁的勇氣!

三,捨棄個人名譽,保全士兵生命。這是近幾年才興起的說法,認為只有主將不抵抗,士兵也會不抵抗才得以活命,但這種說法新奇有之卻站不住腳,主將投降手下拼死抗敵的歷史上多了去了,再如當時龐德不也沒有投降?(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還有人認為于禁只是被俘沒有投降,認為這是關羽把人關起來,隔絕他與外界的聯繫,放出消息,破壞於禁的名聲,摧毀他的意志,最大限度地打擊敵人曹操方的士氣。這一說法史上無據,再如果真是如此,在東吳面對虞翻,回曹魏面對曹丕時應有辯解,事實上卻沒有。再者,若不是真降,拜謁曹操的陵墓時看到壁畫,也不至羞愧而死。


南方鵬


我認為並沒有特別的原因,就是不想死,或者說得直白點就是怕死。曹操說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從於禁的經歷來看,其實前後並不矛盾,問題主要在於于禁並沒有受到太多的獨擋一面的考驗。于禁的軍事生涯大多時間都是打先鋒或者當後衛。于禁傳裡最兇險的就是戰宛城了,“從至宛,降張繡。繡復叛,太祖與戰不利,軍敗,還舞陰。是時軍亂,各間行求太祖,禁獨勒所將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這時候他不是主將,也不會了解整個戰局,在軍潰的時候約束百十人是小集體行為,這個時候很適合個人英雄主義。不瞭解整個戰局也就沒有懼怕之心,局部進行抵抗是比較常見的。從這之後,他就被驟然提撥,但是又不像其他張郃等人有獨擋一面的統軍經驗,到了襄樊戰役時,驟然讓他當了方面軍主帥,忽然看見自己的大部隊被關羽決開漢水一掃而空,這種震撼怕不是他以往經歷的那些只參與了局部的陣仗所能比的。這種震撼使他瞬間膽寒從而沒有抵抗決心是非常可能的,選擇投降也是情理之中了。相反,龐德這時候正好是年輕的于禁所處的位置,並沒有過多的心理負擔和震,局部反抗也就成了可能。


running2916


于禁不求聞達於諸侯,必想苟全性命於亂世。

當時關羽響應劉備漢中之戰率軍北伐,一路攻城撥寨攻無不克,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于禁想著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與其無辜送命不如委曲求全再報大魏。

相同的例子見越王勾踐,和姜維。


中國人文歷史


個人覺得,于禁就是為保剩下的將士!原因 有的說是怕死我說不是,怕死同等兵力下死拼出一條出路逃回去一部分還是可以做到的,保護一個主帥逃出包圍應該不難。不必選擇投降,誰保證投降不殺你主帥大將了。 于禁就是想投降關羽肯定不能三萬將士都殺了 殺降不是什麼好名聲,再根據關羽人品選擇投降能保將士不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