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猶在鏡中

莫斯科不是上千座大城市中的普通一員,不是冰冷無語的石頭堆砌而成的對稱長街。莫斯科有自己的靈魂,有自己的生命。

俄羅斯浪漫主義詩人邱採夫曾經說過:“你無法僅憑想象來了解俄羅斯,參透它的唯一途徑,就是去信奉它。”這句話適用於俄羅斯,也同樣適用於莫斯科。歷史學家們總是說:歐洲是石頭做的,而俄羅斯是木頭做的。這句話不僅僅區分了歐洲的石制建築和“俄羅斯小木屋”,也在某種意義上區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和生活方式。當涅瓦河畔的聖彼得堡被彼得大帝用國家意志強行用石頭堆砌出的時候,習慣了小木屋的農民們驚慌失措,彷彿看到了另一個世界;而莫斯科,早在1147年就出現在史籍記載中的莫斯科,作為俄羅斯的中心早已掌握這個國家的命運幾百年了。

西方遊客們總是蜂擁在聖彼得堡,去看那些精美程度絲毫不輸巴黎的歐洲建築,那些令人驚訝的“白夜”,還有距離歐洲更近的地理位置。可莫斯科是更為“俄羅斯”的城市,陰鬱、深沉、冷漠卻又多情。它本就不該是歡樂的,它也許痛苦,但這痛苦中卻沒有淚水,連綿數個世紀的建城史留給莫斯科的除了輝煌的建築,更是不屈而深沉的精神。

莫斯科——猶在鏡中

遺產的莫斯科

“莫斯科啊,我總想念著你!對俄國人心來說,多少東西在這聲呼喚裡,得到反響,並交融成一體!”

作為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城由內城向外城依次由精美古老的建築和教堂過渡到周邊厚重的水泥建築,而莫斯科河就像女人溫柔的臂膀彎彎曲曲穿城而過,將城市的一切攬入懷中。莫斯科的城市建設秉承了俄羅斯人對“環”的熱衷,以克里姆林宮為中心點向四周呈放射狀,紅場和克里姆林宮處於城市最內環的“大道環線”,這也是權力和地理上的中心,紅場上有俄羅斯公路的起點,克里姆林宮更是整個國家的權威和象徵,而整個建築群所涵蓋的歷史與文化,更是一座無價寶庫。向外輻射的第二個環線是環繞整個老城區的“花園環線”,主要景點都集中在這個範圍內,有人說花園環線標誌著城市中心區域的結束,環線內聚集著當代莫斯科的精英人才、時尚藝術、當代科技,大小餐館林立,古樸與典雅的街區,而環線以外則是高大厚重的水泥建築,濃煙滾滾的工廠,辛苦的勞動者和外來務工者,環線成為一條無形的分割線,分割著高貴與低賤、財富與貧窮、奢華與卑微。這樣的城市構造對於中國遊客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北京、西安等城市也都是以“環”為架構搭起了整座城市的運轉體制。而莫斯科作為歷史名城與國際大都會的綜合體,它可能遼闊無垠,可能充滿危險,也可能華麗壯美,但絕對不會令人心生厭煩。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像性格迥異的雙生兒一樣相互依偎,坐落在飽經滄桑的莫斯科河畔,成為全世界遊客來到莫斯科的必到之處,如果錯過這裡,就會像吃俄式大餐不加酸黃瓜一樣,沒道理。所以,當我踏過三一大門那一剎那,腦袋條件反射般地告訴自己:現在我身處的就是莫斯科乃至整個俄羅斯的心臟啊。但現在這裡已然沒有統治者雷霆萬鈞的發號施令,取而代之的卻是寧靜的氣氛。“克里姆林”本意為防禦型要塞,也就是城堡,在冷兵器時代通常作為防禦建築使用。而現在,位於莫斯科中心地帶的克里姆林宮以一種近似永恆的姿態見證著歷史的風雲變幻:伊凡大帝揮舞著手杖,擊退來勢兇猛的蒙古大軍,戰後請來意大利工匠和泥瓦匠修建克里姆林宮慶祝戰爭勝利;克里姆林宮堅固的牆壁在法軍猛烈攻擊下仍然巍然屹立,任憑身後整座莫斯科城淹沒在熊熊烈火中燃燒殆盡,火海卻映紅了拿破崙無奈的面龐;沙皇屈服在彼得堡工人政權面前,布爾什維克將紅色旗幟插上塔頂;旗幟振奮著遠處的紅軍戰士,朱可夫將軍號令反攻,一舉擊潰納粹法西斯的閃電行動,只留下希特勒倉皇而逃的背影;葉利欽站在坦克上,怒目圓睜地挑釁著克格勃狙擊手,槍聲未向,卻帶來了一個新的俄羅斯政權;不遠處的普京威嚴地檢閱著俄羅斯現代化軍隊,軍人們將附近的廣場踏得震耳欲聾,不時提醒著我們,那場戰爭,已愈七十載……

無論你帶著怎樣的期待來到克里姆林宮,一定要抽出時間去看看軍械庫,從鑲鑽寶座到黃金皇冠,從皇后曾經做過的巨大馬車到精緻的金銀器皿,從女王加冕的禮物到王子的盔甲,館藏物品盡顯沙皇統治時期宮中的奢靡氣息,卻又想到普希金的那句“:沉思的歌者卻在凝視,一個暴君的荒蕪的遺蹟,一個久已棄置的宮殿,在霧色裡猙獰地安息。”

如今,克里姆林宮每天都在接受著各國遊客的驚歎,不管歷史變遷和意識形態的遺留如何,璀璨的文化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克里姆林宮已經成為一種象徵、一個符號,人們總是會在看到它時指著它尖尖的穹頂興奮地說:“看!那是俄羅斯的心臟!”

莫斯科——猶在鏡中

英雄的莫斯科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壯舉永垂不朽。”

Красно在俄語中除了紅色之外,還有美麗的意思,所以краснаяплощадь(紅場)除了指這座廣場的色調,也在讚頌著這座廣場的美麗。人們來到這裡,總是會去廣場最南端的聖瓦西里大教堂,它那五彩斑斕的色彩以及眼花繚亂的形狀,一定使得無數遊客猝不及防,而內部的設計及建設也算得上俄國木建風格的巔峰,溼壁畫就在教堂入口處,圓頂的內部繪有東正教耶穌的畫像,若站在正中心抬頭觀望,加之圓形結構的效果,會有一種強烈的“包圍”感,似乎頭頂就有神靈庇佑,這感受絕非平行視角可以比擬的,尤其是在冬夜,星星點點的雪花和廣場的燈光會讓人有穿越到童話世界的錯覺。而對於我來說,當我踩在鵝卵石鋪成的紅場上,面對著克里姆林宮東北面紅色的磚牆時,腦海裡會隱約想象著聽著鐘樓清脆的整點報時聲,而這聲音提醒著我,“一定要去那裡看看。”我快步走向北門的無名烈士墓,這裡每個整點都會有士兵換崗,一般提前10分鐘,大批遊客就會聚集在墓前等待換崗的士兵,它建於1967年勝利節前夜,墓前的長明火一直燃燒到現在,紀念著所有在二戰中為國捐軀的戰士,而墓碑上鐫刻著這樣的文字:“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壯舉永垂不朽。”連同12座英雄城市的刻字一起,莊嚴、肅穆、打動人心,而總有一束鮮花擺放在長明火前。紅場,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美麗的廣場,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來到這裡,你很難不去回想起曾經攪動了幾乎整個世界的那場戰爭,“蘇聯雖大,但身後就是莫斯科。”在這樣的激勵下,在紅場上剛剛接受完檢閱的軍隊開赴前線,在莫斯科城外終結了德軍戰無不勝的神話。“英雄的城市”,在參觀完無名烈士墓後,抹去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眼睛周圍的淚水,在自己還沒察覺的時候說出了這句話。

莫斯科——猶在鏡中

在每年臨近聖誕節和新年的時候,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古姆百貨公司會在紅場中央搭建一個由巨大的滑冰場、售賣紀念品的木質小屋,以及一個個別緻的當地特色小吃攤組成的活動區域,在當中及外圍都精心佈置了具有聖誕氣氛的裝飾物,一棵巨大的聖誕樹上掛滿了誇張的禮物掛飾,一連串賀卡及燈光也掛滿了活動區域的外圍木柵,溜冰場不時傳出的歡聲笑語配合著冰刀劃過冰面的嗞嗞聲響,提醒著人們冬天的到來,也提醒著人們這樣寧靜的生活實屬來之不易。

莫斯科——猶在鏡中

藝術的莫斯科

“我讓全世界哭泣,是因為我美麗的故土。”

似乎所有初次來到莫斯科的遊人都會選擇在阿爾巴特大街走上一遭,而阿爾巴特似乎又是許多文學家藝術家的靈感源泉,正如紅極一時的莫斯科遊吟詩人布拉特·奧庫賈瓦所言:“阿爾巴特,我的阿爾巴特,你是我的事業,你是我的幸福與不幸”。果戈理、梅爾尼科夫和普希金也都在這條大街上打下過烙印,肖像畫家們聚集在街頭巷尾,身邊擺滿了自己的作品,另一端的吉他手和鼓手坐在路燈下為穿行而過的行人們賣力地表演著,這樣的景象使人們不得不將思緒又重新撥回到記憶裡,不曾忘記那些老一輩的遊吟詩人、街頭藝人、畫家和詩人在阿爾巴特留下的影子,就像曾經燒燬果戈理《死魂靈》手稿的那盞壁爐。

漫步在莫斯科街頭,掛著簡介牌匾的名人故居隱藏在大大小小的古老街道上,普希金、門捷列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爾基等等。而阿爾巴特大街上就有著普希金的故居,這位俄羅斯文學的太陽將一味模仿法國文學傳統的俄羅斯文學從束縛中解放出來,發展出屬於俄語的音樂與節奏之美,奠定了俄語文學重新啟航的基礎,並拉開了俄羅斯文學黃金時代的序幕。走在如今的阿爾巴特大街上,仍然能感覺到莫斯科濃厚的文藝氣息,到處都是街頭藝人的表演和街頭畫家的畫板。儘管很想停下來讓別人畫一幅畫像,或是花費些時間發呆去欣賞表演,但是,在莫斯科我總是想尋找一個矛盾的名字——帕斯捷爾納克。這位因為《日瓦戈醫生》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在曾經的集權年代,即使受到了各方的高壓,仍然不願意離開自己的祖國。我曾經不解,而當我真正踏上這片土地,看到冬天的白樺林,看到白雪皚皚的廣闊平原和它們所包裹著的寧靜村莊,我才明白詩人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以及這片土地給予他的養分。

莫斯科——猶在鏡中

而走在莫斯科的街頭,尤其是包羅萬象的特維爾大街上,精美櫥窗中擺放著奢華珠寶,寬闊的街道上老式電車與機車少年並行,高雅的餐廳與咖啡廳裡充斥著優美的旋律,筆挺的西裝擺滿了小店的衣櫥,打扮浮誇的男女青年貓在牆邊吞雲吐霧,不甘寂寞的藝人則在地下通道低聲吟唱。大街的另一頭連接著普希金廣場,臨近新年之時,詩人的雕像身前也會擺放一棵巨大聖誕樹,樹上同樣掛滿了彩燈和五顏六色的裝飾品,大小不一的卡通造型模型擠滿了詩人身後的廣場,吸引著大批莫斯科小朋友的眼球,即使下著淅淅瀝瀝的冬雨,也絲毫不減當地人迎接節日的熱情,順著詩人雕像正面方向一直像西南方向,這裡的夜景使人印象格外深刻,著名的普希金咖啡館裡坐著莫斯科的高雅人士,街心花園經過精心佈置變成了藝術廣場,一條五彩繽紛的燈飾隧道里擠滿了喜愛拍照的年輕姑娘。所有時代變遷的磨難似乎都已經煙消雲散,在充滿節日氣氛的莫斯科街頭,想到這些,我不自覺地融入當地歡樂的年輕人群之中,帶著剛喝過伏特加的醉意,加快了行走的腳步。

莫斯科——猶在鏡中

市井的莫斯科

“我真願意,終生住在和死在巴黎……假使世界上沒有那個名字:莫斯科。”

很少有城市的地鐵會像莫斯科這樣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當權者大手一揮,一座座藝術殿堂以地鐵站的形式構成了這座城市的地下寶庫,可能在每個國家的主要城市都會有幾個設計美觀、別具一格的地鐵站,但像莫斯科這樣集中體現的卻是絕無僅有,早期順應軍事需要,莫斯科的地鐵站兼備防空洞功能,為防止突如其來的空襲,地鐵站修建得非常深,以至於乘坐扶梯到達站內的時間足以在地鐵上抵達下一站,但地鐵站內呈現出的美學效果足以使人將那段漫長的“扶梯穿梭”拋之腦後。3號線的革命廣場站尤為突出,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裡那些肌肉發達的側坐先知們彷彿來到莫斯科,化身為躊躇滿志的游擊隊員、學生、運動員及廣大無產階級,以一個個青銅雕像的形式整齊分佈在站臺兩側,而邊防軍人雕像身下的軍犬鼻子已經被過路的莫斯科市民摸得閃閃發光。除了革命廣場站之外,還有其他幾個著名地鐵站代表著莫斯科地鐵的藝術美學,如馬賽克鑲嵌畫講述俄烏兩族人民友誼的5號線基輔站,閃耀金光構成的5號線共青團站,烏釉陶瓷製成戰士雕像的5號線塔幹卡站,一個個穹頂結構彷彿置身教堂的2號線馬雅可夫斯基站,以及阿爾巴特站、斯摩稜斯克站、陀思妥耶夫斯基站等等,都值得花上半天的時間挨個探索、細細品味。

莫斯科——猶在鏡中

和所有大城市一樣,普通莫斯科人的生活也是由地鐵串聯起來的。乘坐深藍色3號線至Izmaylovskaya站下車,步行400米就能夠到達伊斯馬伊洛沃市場,這個曾經歐洲最大的零售批發市場也依稀能夠在剛剛踏入之時感受到當年俄國經濟的繁榮景象,不過莫斯科的高物價也都充分體現在市場從大到小的貨物上,木製貨架整齊分佈在道路兩側,每個貨攤都有同樣的大小,攤販出售著設計獨特的或典型俄羅斯風味的紀念品及生活用品,套娃、特色木製工藝品、亞麻製品、皮草、蒙古衣物等,雖然貨物質量良莠不齊,但是在市場上淘寶卻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我曾見到過用蹩腳中文和遊客討價還價的小販,也見到過英語流利的賣主叫賣著自家寶貝,還曾見過手拿兩沓50萬盧布大肆購買琥珀和蜜蠟的東亞面孔。這些畫面雖談不上精彩,但也絕對不會乏善可陳,既然來到市場,就全身心投入到淘寶的過程,蒙古人賣的駱駝絨襪子結實暖和,中亞人出售的木製生活用品美觀實用,想必這也是另一種收穫吧。我也曾乘坐地鐵穿越小半個莫斯科城,來到Dorogomilovsky市場,一睹當地農貿市場的風采,出乎意料的是既然身為農貿市場,司空見慣的髒亂差在這裡卻不見絲毫蹤影,瓜果蔬菜區和生鮮區分門別類,中亞及高加索麵孔為多數的菜農把蔬菜碼得整整齊齊,五顏六色的新鮮水果也不時撩撥味蕾。在莫斯科生活的這些日子裡,深有感觸到果蔬的高昂價格,如果有力氣,從這裡買上一些帶回去,自然是一種節省開支的好方法。

漫步在莫斯科一條條巷子內,恍若走進了一本又一本精彩絕倫的文學作品,那平靜清澈的莫斯科河水彷彿浸染著憂鬱深沉的民族性格,在這裡靜靜地看著彼岸,一個又一個故事上演,歷盡浮華,歷久彌新。這座城市的性格有時就像將安娜·卡特琳娜壓於身下的火車車輪;有時又像娜塔莉婭·岡查洛娃腳上的優雅舞鞋……莫斯科,願你一切安好。

更多諮詢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明天旅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