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研究院的掃地機不是好AI

咚,這一聲上市敲鐘的巨響,讓科沃斯機器人創始人錢東奇得到了一秒鐘的喘息,20年創立企業的點滴如同跑馬燈一般,迅速在腦海中閃過。

第一幕浮現的不是艱辛,而是不知哪來的勇氣死磕機器人項目,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也正是這種偏執的發力,書寫了科沃斯後來的商業藍圖。

做商業的人,有一種本能的驅動力,就是變革。隨時隨地擁抱變化,之於錢東奇,之於科沃斯不必多言。這也就不難理解,7月10日,科沃斯執意要成立屬於自己的AI研究院。

不想做研究院的掃地機不是好AI

在阿里達摩院、百度研究院等科技巨頭主宰的商業叢林中,科沃斯重資投入,自創門派,它能玩得轉人工智能嗎?執意要進入互聯網大佬所擅長的底層技術研究,它到底在謀劃什麼?

撰文 | 錢皓,陳國國亦有貢獻

排版 | 七寒谷

、機器人+人工智能,推動服務機器人智能迭代

回顧科沃斯的轉型,從純代工轉向運營自主品牌,從吸塵器轉向機器人,其基礎都源自對彼時的市場格局準確預判,而這次成立研究院加碼智能服務機器人,也在於清醒認識到當下產業行情。

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家庭服務機器人物盡其用,更強的實用性將驅動萬億級的增量市場。

今時今日,在技術發展、5G物聯網的推動下,人工智能已不是終結者、機械姬那樣遙遠的科技預言,而是普及到尋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出現了智慧金融、無人倉、自動駕駛等新興業態,也催生了智能服務類機器人。

不想做研究院的掃地機不是好AI

其中,在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服務類機器人僅需購入、維修等費用,相比僱傭人力,在薪資、福利、管理上的長期投入,擁有極低的邊際成本。不僅能節約勞動力成本,而且服務類機器人在工作強度、失誤率都優於人類,其降本增效作用十分明顯。

如此強大的實用性,自然而然地催生了龐大的新興市場。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預測,2025年,服務機器人每年將產生1.1至3.3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佔全球機器人應用經濟影響70%左右,堪稱一片巨大的市場藍海。

從需求側來看,人口老齡化加劇,新興消費群體崛起,共同釋放新需求。兩大消費人群助推家庭服務機器人,成為消費升級浪潮的熱點。

據中國人口學家最新研究預測,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3.6億,將超過總人口1/4。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問題,將讓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撫慰、醫療養老成為社會難以負荷之重。而能實現“照顧”、“陪伴”等功能的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將成為緩解這一尖銳矛盾的重要解決方案,自然將迎來產業的強勁發展期。

不想做研究院的掃地機不是好AI

而外賣、保潔業務的興起,也作證了80/90後的新消費習慣,即在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傾向採購外部服務來節省時間,提升生活品質。如此一來,專注家居生活的家庭服務機器人自然成了這些用戶的“心頭好”。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除了回應外部市場時機外,科沃斯組建研究院的考量更在於全局下自身的發展戰略。

隨著阿里、百度等開放平臺的通用模塊逐漸大眾化,智能產品的技術門檻下降,也引發了同質化的擔憂,掌握核心技術定義新產品成為差異化的關鍵。

當下,AI商用環境不斷成熟,阿里雲、百度、科大訊飛等底層技術服務商都在打造開放平臺,將核心技術開放賦能,降低智能硬件廠商的前期開發成本,便能輕鬆實現數據存儲開發、傳感、定位、人機交互等功能,共享之下節約了社會成本。

然而,產品技術門檻的下降,也導致了產品同質化,此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獨門技術便成了核心競爭力。有感於此,科沃斯不斷加碼研發投入,截至2017年底已獲得授權的境內外專利合計649項,成立研究院自然也是順理成章。

四大研究方向,看似很基礎,實則承載著公司優化產品體驗、豐富產品矩陣的戰略部署。

不想做研究院的掃地機不是好AI

據公開資料顯示,科沃斯人工智能研究院將聚焦四個方向:1)即時環境感知;2)行為監測與識別;3)視覺/語音人機交互;4)基於視覺和觸覺的機械臂與靈巧手操作。聚焦在感知、決策、行為、人機協同上提升旗下機器人產品的智能水平。此番佈局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暗藏玄機。

研究院所關注的這些底層技術中,可應用於搬運、維修、照顧老人小孩等一系列場景中。值得注意的是,機械臂和靈巧手這一技術難題一旦取得突破性進展,將打開廣闊的應用空間,猶如當年波士頓動力研發的機器人實現後空翻,被視為開啟機器人研究的新紀元。

這些牛氣沖天的技術,僅僅用於提升掃地機器人的用戶體驗,無疑綽綽有餘,其真正的意圖在於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如今,除掃地機器人之外,科沃斯陸續推出了擦窗機器人、空氣淨化機器人和管家機器人等產品系列,未來還將進一步豐富家庭服務機器人產品矩陣。

不想做研究院的掃地機不是好AI

掃地、擦窗、空氣淨化、管家機器人

科沃斯成立研究院,有助於保持本土優勢的同時,還能通過增加科技含量提升核心競爭力,助攻企業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

目前,在掃地機器人領域,科沃斯2017年線上市場佔有率48.8%,線下市場佔有率高達51.9%,均領先行業。核心技術的應用將有助其保持競爭優勢,持續擴大市場份額,也為其大步伐進軍海外市場增加了籌碼。

自2012年啟動國際化戰略以來,科沃斯在美、日、德等國分別成立子公司,2017年海外營收佔比達15%。在本土化過程中,技術優勢不僅能起到很好的品質背書,而且還能借此掌握精準的空間數據和用戶畫像,帶來更極致適宜的用戶體驗。屆時,在未來智能家居時代,它將有望與全球掃地機器人巨頭iRobot分庭抗禮。

不想做研究院的掃地機不是好AI

在研究院揭牌之前,科沃斯已是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首批合作單位,並與京東、北京曠視科技一同被授予首批“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學生實訓基地”,如此密集佈局,只為打造出一副韌性足以肩負戰略落地的鎧甲。

此次研究院成立將強化核心競爭力,加速推進公司的“機器人化”、“互聯網化”、“國際化”(下稱“三化”)的發展戰略。

2017年年底,科沃斯發佈招股書,明確提出“三化”的發展戰略,並致力於成為家庭機器人行業的領先者。而研究院成立後,將圍繞公司產品需求,不斷延伸機器人的功能,豐富其智能化程度,並以機器人為核心,利用移動應用端和物聯網技術,實現“機器人-人”之間的有效連接,在實現“機器人化”、“互聯網化”的基礎上,進而拓寬國際化的縱深格局。

作為細分賽道的領頭羊,百萬臺的年銷量仍處於市場早期。未來,科沃斯將不斷完善產品矩陣,實現產品從“工具”到“伴侶”的躍升,進一步提升市場影響力。

據東北證券預測,2020年,我國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60億元(其中掃地機器人佔比90%),跳過吸塵器直接過度到掃地機器人。

即便科沃斯豪取掃地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如今行業整體的滲透率僅1%,未來其在品牌、技術的持續沉澱下,將受益於賽道的水漲船高。此外,如前文所言,科沃斯以家庭“伴侶”為定位,正在全面擴充、升級產品品類,將在更大程度地覆蓋各類人群,以持續創新的市場拓展能力鞏固自身的競爭壁壘。

不想做研究院的掃地機不是好AI

未來的家庭服務機器人競爭中,拼刺刀將從硬件躍升至軟件層面,科沃斯在建立機器人互聯網生態圈的基礎上,將構築更強大的軟硬件一體化的壁壘。

針對手機行業的競爭,羅永浩曾言,“大家都是供應鏈的組裝商,裝什麼孫子”。雖然有些偏頗,但是道出了智能硬件行業零部件高度同質的普遍事實。在這樣情況下,能否整合多元服務並定義差異化的產品服務體驗,將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

以iRobot為例,其於2016年瘦身重組,將研發全部傾注於家庭機器人,2017年研發投入達到1.13億美元。而科沃斯也在這方面奮起直追,2017年研發經費達到1.24億元,在招股書中也明確提出募資後將加大研發投入,並建設年產400萬臺家庭服務機器人的產業園。

不想做研究院的掃地機不是好AI

此次成立研究院,可謂打下良好開端。其在擴大產能的同時,大數據中心、室內三維環境識別、人臉識別、機器學習等技術優勢也將賦能眾多人工智能團隊/公司,孵化出更多的家庭機器人項目,在專精深上實現產業集群,打造有別於BAT的機器人互聯網生態圈,進而建立“家庭-人-機器人-萬物”的智能連接,以強大的軟硬件實力搶灘物聯網。

二、結語

在邁向新經濟的中國熱土上,所有的智能硬件公司都在演繹同一個故事:既要挖掘滿足用戶的痛點,又要卡位未來技術生態。而如何在技術迭代中平衡好快慢,在考驗面前,掌舵20年的錢東奇,其態度或將一如既往,“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