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把「波段」講的明明白白了,交易價值在於簡單重複的堅持

在金融投機的世界裡,虧損就如同一個看不見的幽靈,對每一個交易者如影隨形,對交易的兩個結果盈利和虧損而言,盈利的時候總是會讓人心情愉悅,但是如何妥善解決虧損的問題,往往決定了一個交易員的最終交易結果是賺錢的還是虧錢的。

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是,當發生賬面虧損的時候很多交易員會選擇死扛著不止損,這單就某一次交易來說不一定是錯的,因為的確很多時候可以扛回來甚至由虧轉盈,但是就某個時間週期內總得交易結果來看,這確是造成普通交易者資金虧損的主要原因。

對人性的高估是交易中虧損的根源,金融投機市場最容易給人產生一種錯覺,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心態控制能力,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執行力,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空曠的高速公路上,有幾個人能一直堅持100邁的速度行駛?大多數人都會越開越快,很多時候往往都是不自覺的就越開越快,因為你的感覺是開的越來越慢,腳會不由自主的踩油門,這就是一種自我認同的錯覺。

賬面上的虧損會對交易員形成無形的壓力,之所以選擇不止損是在心理上難以接受事實上的虧損,畢竟賬面上的虧損還有迴轉的餘地,一旦止損就會造成事實上的損失,也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但是在虧損越來越大,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交易員往往會變得更不理智。

其實,交易中的多空博弈,就是個博心對弈的過程,從經濟理性人的角度來說,任何人都不會在交易中虧損,但是虧損卻總是無時無刻的發生,就是因為壓力使得交易者變得不再理性,最淺顯的道理,往往犯錯的概率會越高,因為往往都發生在不經意間,這就是人性。

對於交易,你無論是追求勝率還是追求概率,都應該明白一點,人性才是交易之匙,面對盈虧反覆時,那種想贏怕輸的心態起伏,才是每一個交易者需要不斷總結的地方,要學交易,先學做人,背後不關乎人生的大道理,只是因為克服人性中負面的因素是做好交易的先提條件,這也是大家一直再說的,交易員群體是一個人畜無害,特別適合交朋友的群體。

終於有人把“波段”講的明明白白了,交易價值在於簡單重複的堅持

交易必有勝負,要有能走向持續勝利的信念和信心!


波段操作

股價的走勢總是跌宕起伏的,如潮水般一浪接著一浪。如果你在大多數時候,能夠猜對起伏的節奏,在低買高賣之間,總會博得豐厚的收益。可以說,波段獲利是所有股票投資者所渴望的境界。

很多股民朋友也都會認為,波段操作有啥難的,不就是找個低點買入,然後在拉昇的高點賣出嗎?從理論上講,你是對的,因為你已經認識到了波段操作的基本 含義,但在實戰中,又有幾個投資者能做好波段操作的呢?相信很多投資者,尤其是新股民都是在碰運氣,運氣好的時候,買的股票漲了,但稍一回調,無論盈虧, 馬上就被嚇得趕緊賣出!試想,以這種思路做股票,你可以做到穩定盈利嗎?

終於有人把“波段”講的明明白白了,交易價值在於簡單重複的堅持

波浪理論的四個基本特點

(1)股價指數的上升和下跌將會交替進行。

(2)推動浪和調整浪是價格波動兩個最基本型態,而推動浪(即與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個小浪,一般用第一浪、第二浪、第三浪、第四浪、第五浪來表示,調整浪也可以劃分成三個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來表示。

(3)在上述八個波浪(五上三落)完畢之後,一個循環即告完成,走勢將進入下一個八波浪循環。

(4)時間的長短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因為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型態發展。波浪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細,但其基本型態永恆不變。

波段操作原理波段操作,針對股市呈波段性運行特徵的有效的操作方法,波段操作雖然不是賺錢最多的方式,但始終是一種成功率比較高的方式。這種靈活應變的操作方式還可以有效迴避市場風險,保存資金實力和培養市場感覺。波段操作本質:利用股價的波動進行高拋低吸,以達到複利增值的效果。

短期小通道反映該股票的短期走勢狀態,包容股票的漲跌起伏,有效地濾除股票走勢中的頻繁振動,但保留了股票價格在大通道內的上下波動,反映股票小週期,適於中短線炒作。

波段操作能抓住主升波段,迴避主跌波段,無論對上升波段還是下跌波段的判定成功率高,安全係數高,適應牛市也適應熊市。

終於有人把“波段”講的明明白白了,交易價值在於簡單重複的堅持

雙底形態的波段操作

股價經過一波長期的下跌,量能萎縮至地量,反彈的量能明顯放大,回調量能明顯萎縮。價格與技術指標產生嚴重的低位鈍化或底背離,鈍化或背離的次數越多越可靠。

(1)反彈回調到前低點受到支撐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一買入點位。

(2)放量上漲時突破頸線阻力位,為第二買入點位。

(3)突破頸線上漲一波後回抽不破頸線,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三買入點位。

終於有人把“波段”講的明明白白了,交易價值在於簡單重複的堅持

頭肩頂形態的波段操作

股價經過一波大幅上漲,出現放量滯漲或縮量上漲的量價頂背離、鈍化形態。股價與技術指標出現頂背離或頂部鈍化形態。

(1)股價反彈至前高點或未到前高點時受阻反轉向下,為賣出的第一時機。

(2)股價跌破頭肩頂的頸線時為賣出的第二時機。

(3)股價跌破頸線後,反抽受頸線壓制再次下跌,為賣出的第三時機。

終於有人把“波段”講的明明白白了,交易價值在於簡單重複的堅持


投機交易的價值在於簡單重複的堅持

大家都在追求大道至簡,但是這個簡不僅僅是簡單,更是專注,面對複雜的亂象,人都習慣於通過創造一種複雜來求得對未知恐懼的心安,人的精力終歸都是有限的。當你什麼都想做的時候,所有的事情僅僅侷限於淺嘗輒止的層次,始終停留在大眾都能認識的層面上是不可能取得更優秀的成績。

交易也是如此,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各種理論和技術指標猶如亂花漸入迷人眼的萬花筒,與博採眾長相比,專長一家更為重要,儘管你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技術指標設計出各種不同的交易系統,看以來可以分別適用不同的市場行情,但是你改如何選擇使用時機?或許你的宗旨是震盪的行情用震盪系統,趨勢的時候用趨勢系統,這樣的話是不是本質上又回到了預測行情的主觀交易上?

終於有人把“波段”講的明明白白了,交易價值在於簡單重複的堅持

認識自己要比認識市場簡單一些,只要交易幾次,勤於覆盤基本上就可以搞明白自己大概的弱點有哪些,要去揣摩別人的心思就難得多了,因為大家通常習慣於帶著面具生活,假象太多。

儘管人性的弱點基本是相通的,但是人的精力不同,脾性不同,性格不同,也會呈現出不同的人性缺陷,這就是為什麼交易系統一定是要與自己的性格相適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它可以放大自己的優勢,勁量彌補自己的劣勢。

市場是動態的,所以死板的技術指標乃至交易系統都解決不了虧損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的認識,理解,思考,領悟才是最核心的部分,領悟的不僅僅是交易本身,更是心性的東西,想要得到這個結果,沒有捷徑,只有堅持去做,專注去做才會體現出經歷的價值。


於交易而言,想要盈利就必須剋制內心率性而為的衝動

金融投機很難,難在哪兒?

大多數交易者可能會說難在預測行情發展的方向,但是在我看來,預測這種事這不但很難,而且壓根就不可能。

交易者常說市場是客觀的,不以個體交易者的意志為轉移,就如同哲學裡的物質與意識的關係,但是實際上市場行為表現出來的客觀性和隨機性也是交易者主觀性的客觀抽象化,沒有交易者就沒有市場,市場的結果就是交易者主觀決策角力之後的結果。

終於有人把“波段”講的明明白白了,交易價值在於簡單重複的堅持

在分析交易者主觀性決策的時候,可以發現心態對最終決策結果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實際客觀情況的影響,也就是交易者大多數情況下的決策並沒有依照市場的客觀性,回到文章一開始的問題,如果你問我交易到底難在哪兒?我想,怎麼樣做到知行合一,是這個市場每個交易者所面臨的最難的問題,這也區分了優秀的交易者和成功的交易者,知易行難,通過學習每個人也許都會成為優秀的分析師,但是卻很難做到每個人都成為優秀的交易者,對大部分交易者來說,所有的精力和金錢終究會慢慢的在於自我鬥爭的過程中消磨殆盡。

交易者可以去理解市場運行的規律但是卻沒有辦法總結出其規則,你永遠無法像數學一樣,得出一加一等於二的結論。

如果說,非要總結出點值得遵守的規則的話,那無疑是紀律和執行!

當然,執行和遵守紀律的前提是你得總結出幾條多少靠譜點的交易規則,哪怕是最簡單的,比如海龜法則裡面的20日均線上開多,20日均線下開空,實際上,一百多年的交易之術演變到現在已經沒有秘密可言,從箱體到突破,上個世紀的交易者在用,我們現在也在用,所以找幾本經典的交易著作結合自己的交易理念大致上都可以總結出一套不差的交易規則。

交易紀律之所以難執行的原因在於,他束縛了人性中對自由的嚮往,隨心所欲是人性的本能,加之任何的束縛都會造成人的排斥,所以大部分交易者都不歡迎遵守紀律,貪婪和恐懼就像是天平的兩端,操控著人的行為在兩端來回擺動,偶爾能夠在天平的中間獲得一絲理性,想要獲得現實的收益就必須剋制內心率性而為的衝動,這是痛苦的,這也是常說的要做好交易就必須反人性的癥結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