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見誤區以及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我國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治療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內分泌醫生除了負責掌握患者的救治,同時還要讓糖尿病患者或周圍的健康人群繞開糖尿病常見誤區!

糖尿病常見誤區以及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

1對糖尿病認識存在的誤區

得了糖尿病真的不要緊嗎?事實上,人體器官長期浸泡在高血糖中,會受到損害,最終導致多種併發症發生,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甚至致殘致死。糖尿病最終致人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乳腺癌和艾滋病。

糖尿病是愛吃糖引起的嗎?糖尿病是遺傳和環境等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所導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謝疾病,吃糖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高,但是愛吃糖並不會直接引起糖尿病的發生。2在飲食、運動治療時存在的誤區

糖尿病飲食治療就是飢餓或全素食療法嗎?實際上飢餓或全素食療法只會讓患者變得更糟糕。

糖尿病飲食治療只需限制主食就可以嗎?實際上,除了主食,其他堅果類、蛋白質、油脂、脂肪等物質都會直接影響患者的血糖水平,所以都需注意。

得了糖尿病是否就不能吃水果了?專家提醒,只要患者病情穩定、血糖基本控制在空腹血糖<7.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5%,可以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選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血糖高、病情不穩定者建議選用含糖量<5%的水果或蔬菜,如草莓、西紅柿、黃瓜等。

糖尿病常見誤區以及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

多吃南瓜、苦瓜能治糖尿病嗎?民間流傳說法南瓜能刺激胰島細胞反應,促進胰島素產生,苦瓜分泌胰島素物質,實際情況是,沒有任何實驗證實南瓜可刺激胰島細胞反應,使胰島素分泌增加,而苦瓜有一定的調脂作用,但不能降糖。

糖尿病患者運動量越大越好嗎?過度、過量運動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生風險,還會導致其他運動傷害!嚴教授建議,運動項目要與患者年齡、病情及身體承受能力相適應。成年糖尿病患者每週至少150min(如每週運動5天,每次30min)中等強度(50%——70%最大心率,心跳和呼吸加速但不急促)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高爾夫球、騎車、乒乓球、羽毛球等。如無禁忌,每週至少進行2次抗阻運動、鍛鍊肌肉耐力和力量。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旅行嗎?很多人認為旅行可能使糖尿病患者發生危險,尤其是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事實上血糖穩定的患者可以旅行,但建議結伴旅行並且隨身攜帶藥物及注射工具,另外要注意保護足部。

豆腐多多益善嗎?很多人認為豆腐可以降糖、調脂、預防便秘,糖尿病患者應多吃,事實上豆腐性偏寒,胃寒、脾虛、腎虧者不宜多食。

二甲雙胍傷腎嗎?二甲雙胍主要以原形由腎臟排洩,清除迅速,其本身對於腎臟沒有毒性。所以說不是二甲雙胍傷腎,而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服用二甲雙胍。

糖尿病常見誤區以及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

注射胰島素會成癮嗎? 嚴格來說,胰島素不是藥,而是人體內一種必需的降血糖物質,不會成癮。需不需要用胰島素,用了後是否能撤掉,取決於病情。

注射胰島素真的很麻煩、很痛嗎? 胰島素針不同於其他普通針,是攜帶方便的胰島素注射筆針頭只有幾個毫米,注射於皮下,不是血管正常情況下注射疼痛感很小。

胰島素一定要等到口服藥無效才能用嗎?很多患者認為打胰島素意味著先前的治療失敗了,事實上隨著胰島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注射胰島素是必然的,早期使用胰島素可以使血糖早期得到控制,從而延緩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4自我管理中會遇到的誤區

皮膚癢時抓撓皮膚會有不良影響嗎?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代謝紊亂,體質弱,抵抗力差,易合併各種急性和慢性感染。皮膚一旦感染就會發癢,患者忍不住抓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一旦皮膚破潰很難癒合,甚至出現經久不愈的潰瘍。因此,糖尿病患者切不可抓撓皮膚導致潰爛。

糖尿病常見誤區以及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

可以亂塗抹藥膏嗎?很多患者皮膚抓撓破潰後自己塗抹藥膏,不但不見癒合,甚至會加重病情。需要注意的是:溫暖和潮溼的部位容易發生真菌感染,尤其是在外陰部、乳房下和皮膚的皺摺處,在臉部、腳和耳道發生感染就更嚴重,發生任何部位皮膚感染均應儘早到醫院檢查和處理。

可以用熱水泡腳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圍神經病變,病人對冷、熱、疼、痛等感覺不靈敏,熱水泡腳往往會導致燙傷,甚至感染引起糖尿病足。建議用低於37℃的溫水洗腳,泡腳時間不超過10分鐘。

5糖尿病監測中存在的誤區

自我監測時只需監測血糖嗎?糖尿病可誘發多種併發症,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當體重增加、血壓升高時,可能意味著併發症發生,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多方位監測。

血糖平穩後就不需要監測血糖了嗎?血糖平穩後,可以減少血糖監測時點,但不應放鬆對血糖的監測。建議定期對空腹、餐後、睡前血糖予以監測,預防併發症。

感覺低血糖時不用測血糖就進食行嗎?低血糖常表現為飢餓、乏力、頭暈等難受症狀,但有時這些症狀並不是發生了低血糖,而是疾病發生的信號,如果一難受就進食,容易造成高血糖, 不利於血糖平穩控制。難受時應立即測血糖,確認為低血糖(低於3.9mmol/L)時再進食,進食15分鐘後再測血糖。

糖尿病常見誤區以及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

6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

目前我國的肥胖者越來越多

而糖尿病發病率也以驚人的速度增加

更可怕的是,少年、青年患者明顯增多

其中最多的是肥胖者!

長期持續肥胖者

糖尿病發病率會比普通人高出4倍

糖尿病常見誤區以及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

7從肥胖到糖尿病的進展

肥胖→糖耐量低減→2型糖尿病→難以控制的高血糖→糖尿病併發症→致殘及死亡。

那麼,如何初步估計自己

是否有患上糖尿病的趨勢?

8糖尿病早期症狀為

1、口腔:口乾口渴,飲水多,口腔黏膜出現瘀點、瘀斑、水腫、牙齦腫痛,或者口腔內有灼熱感。

2、體重:體重緩慢降低,但沒明顯的原因。

3、體力:常有疲乏和飢餓感、出汗、心悸、顫抖、低血糖

4、尿液:男性尿頻、尿液多

糖尿病常見誤區以及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

5、眼瞼:眼瞼下長有黃色扁平新生物(黃斑瘤)

6、皮膚:下肢、足部潰瘍經久不愈;或有反覆的皮膚、外陰感染;皮膚擦傷或抓破後不易癒合;男性或有反覆發作的龜頭炎、外陰炎、陰道炎。

7、血管: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

8、生殖:女性發生多次流產、妊娠中毒、羊水過多、或分娩巨大胎兒。

9、“三多一少”:即為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這是最明顯的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