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東的石油那麼多?

無憂草73407693


我們來看看為什麼中東這個地方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石油。這叫做巧合加巧合,缺一不可。

要想形成和儲存石油,必須有以下這些條件:1)地層當時應該在低緯度,這裡能夠提供充足的生物有機物質;2)地理位置必須在大陸邊緣的淺海,這裡陽光充足,適合生物生長,深海地區沒有足夠的物質沉積,形成不了巨厚的地層;3)地層必須要發生構造沉降和隆升,形成地層旋迴。有的地層要含有大量有機物質,生成石油,有的地層要有很多孔隙來儲存這些石油,有的地層則要非常緻密,像一個蓋子一樣把下面的尤其封不住。不然形成的石油會飄向地表消失掉;4)如果地層完全水平,這些油氣還是存不住。因為油氣比較輕,往上飄,所以地層要形成背斜,向一個倒扣的碗。要想讓水平地層形成這種彎曲的形狀,一般需要構造運動。但是構造運動如果太強烈,形成很大的斷裂,油氣會順著斷裂跑掉,空歡喜一場。所以,構造影響要恰到好處,讓地層彎曲,但是又不會產生大的斷裂。

中東這個地方,以上條件完全符合,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首先阿拉伯板塊當初和非洲連在一起,所以它就地處非洲板塊的東北緣,淺海地區。這裡一直在低緯度地區繞來繞去。阿拉伯板塊西面是高原,東面很自然的就是地槽區,形成了巨厚的沉積,各種地層應有盡有。幾十個百萬年前,紅海開裂,阿拉伯板塊開始朝向亞洲板塊撞了過去。在伊朗南部都出現了山脈和高原,形成扎格羅斯造山帶,並在山的南面形成前陸盆地。地層發生彎曲,形成了油氣圈閉。

所以,我們立刻就可以判定,在伊朗南部的油田形成時代肯定晚,因為這些構造發生的時間要比阿拉伯地區的晚。阿拉伯地區東部盆地形成的油氣圈閉是由地槽升降造成的,時代要早很多。所以,別看伊朗和阿拉伯地區近在咫尺,而且都發現了大量油田,它們形成的構造體系完全不同。

目前,阿拉伯板塊還在向亞洲方向運動,幾十個百萬年後,波斯灣就會消失,阿拉伯和波斯連接在一起。在這樣的劇烈碰撞中,地層會遭受重大破壞,之前的這些油氣也會灰飛煙滅。也就是說,即使現在不開採這些石油,幾十個百萬年後,那時的智慧物種也無法再利用。不過,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很快油氣就會被開採光。

和波斯灣地區比較像的是墨西哥灣,那裡的油氣也不少。

我們再想象一下,如果印度和亞洲還沒完全碰撞上,之間也保留了一個像波斯灣這樣的地形,那裡會不會有大量的石油分佈?

這個可能性有,但是不會像波斯灣這樣豐富。因為印度是從很冷的南極飄過來的,地層裡本身就不會有那麼豐富的有機物質。青藏高原本身也是一些小塊體從南面飄過來的,含油的可能性很低。

但是雲南這個地方早期是華南板塊的邊緣,有成油的條件。而且青藏高原隆升也影響了這裡的地形地貌,形成油氣圈閉。目前這裡確實發現了很大的氣田。

塔里木是個克拉通,在其周圍的天山,有利於在山前形成各種構造圈閉,只要油氣沒被破壞,塔里木地區可能找到大的油氣田。


樂淘爸爸


石油是一種從地球的地売開釆出來的液體,帶有粘稠性,顏色為深褐色的可燃物。

大多數地質專家認為,石油是古代特別是海洋湖泊的生物死後屍骨分解的結果,一般在封閉環境的情況下在一定的壓力與溫度演化而成,可供給開採的石油存在時還必須有一定的體量,貯存石油的地売底層還應該有一層緻密層成為盤子狀態彙集著石油。

我國四川省處於一個盤地地貌,四川省自貢市則是四川盤地中的一個較小盤地,古代在這裡就可以抽取石油,我國在解放初期的柴達木盆地也發現石油。

中東地區處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在地面下的地売層下部形成盤地地貌,也就是說,阿拉伯半島的東西兩側海灣就是一塊大盤地的邊緣,前幾年還在南也門處也發現石油,實際上整個阿拉伯半島地下存貯物就是一個大油庫的石油,前蘇聯的巴庫油田應該是上述大油庫的北部邊緣。

這個大油庫處在北迴歸線的南北兩側幾個緯度的地方,這是個世界上植物界與動物界的最歡樂的天地,或者有幾百萬年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前存活過無數生物,人類比較早的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在這個地區誕生也不是偶然的。

中東地區那個地方的石油很多的原因就在這裡。


大偉140797056


截止到2017年底,中東石油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的61.5%,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油庫。

中東石油如此之多,簡單總結由以下三個因素共同控制。

1、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這給大量石油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2、中東地區在世界內,地形較其它地區低矮,形成盆地狀態。中東猶如“盆底”,容易石油累計其中。這給石油聚集提供了儲集空間。



3、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洩露揮發。這給石油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條件。我國的四川盆地在1和2兩點上和中東很相似,但因沒有良好的保存條件,歷史時期生成油氣都散失掉了。


月來越白


多謝悟空邀請。中東石油多,同它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有關,大家都知道,石油最重要的來源是動植物的屍體缺氧腐化最後在全封閉的地殼中高溫高壓並經過幾億年形成的,也有人說石油不一定是動物屍體轉化。從中東的位置看,它以前是整個大陸的一部分,位置比現在偏東,植被和動物都很多,有一段時間,突然因為地殼運動,整個中東的山嶺像被地振一樣,翻山倒海,把所有的生物植物都翻到在泥土之下,並且不斷的地殼運動使這些生物轉入了很深的地層,這樣就缺氧了,再後來中東板塊移動到了現在這個位置,氣候變得炎熱無比,高溫也有了,再經過幾億年的高壓高溫的提煉,最後變成了今天的石油。多謝。


歐陽老師廣州


謝謝邀請🙏。中東地區無論石油的生產還是石油的探明儲量都位居世界前列,這說明,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得天獨厚。什麼方式的得天獨厚呢?

一,早期地質年代生成石油的古生物尤其是動物資源豐富,多多益善了。

二,地表災變劇烈頻繁,區域地質環境以海相湖相盆地為主要特點,覆蓋、掩埋作用明顯。

三,後期地殼活動穩定有序,具備良好的儲油條件和石油運移的集中條件。

大凡具備以上三個條件,就會形成儲量豐富的油氣田資源。如果還有埋藏淺、儲層厚,儲層孔隙度大等特點的話,那就真是上天的眷顧和恩賜了。

不過,這裡還有一個題外話,中東地區地面上的事兒多,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大家自然就盯著它,也就覺得它的石油多,其實,前蘇聯的一些地區,墨西哥委內瑞拉的一些地區、巴西沿海的一些地區,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地區等等等等,石油都不少而且資源稟賦也不差,自然的,它們也是符合上面三個條件要求的。


郭城3點14壹伍玖


中東地區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探明石油儲量最多的地區,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達一千億噸。

那為什麼中東地區會有這麼豐富的油氣資源呢?這是因為該地區處於亞歐、非洲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非常活躍。在三疊紀和白堊紀時期,由於氣候適宜,植被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動物進化快,且種類繁多。在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動植物被埋地下,億萬年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了變化。同時,由於盆地地型地貌的關係,逐形成了石油,且中東又處於盆底的位置,加上覆蓋嚴密和不易揮發,便形成了地球“油庫”的自然資源。

人類發展至今,由於科技的進步和運用技能的能力空前強大,在對自然資源的運用上發揮了顯著的促進作用,使地下資源造福於人類,為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和繁榮起到了保障性的貢獻。


華正先生


石油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血液,石油儲量則取決於三個字:源、運、儲。

源:指的是富集有機質的烴源巖,而烴源巖的形成則往往於大洋缺氧事件造成的生物短時間大量死亡有關。自寒武紀以來,地球上發生過很多次缺氧事件,最後一次大約在5000萬年前,這些缺氧生物死後提供了烴源巖生成的條件,也就是石油的源頭。

運:指的是由於溫度和壓力的升高,埋藏在地下的有機物經過長時間的分解改造,最後匯聚到有存儲空間的部位,這是石油能形成的關鍵。

儲:是指油田的保存,埋藏太淺容易被破壞,而太深則無法利用。

再來看看中東地區,在最近的5億年間,一直處於相對穩定的環境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盆地,這些盆地也發生過很多次缺氧事件,石油不僅形成了,而且還保存的很好,也很利於開發,這就是為什麼中東的石油那麼多。


小泰的遊戲清單


謝邀!中東地區堪稱世界的大油庫。該地區已探明石油儲量1100億噸,佔世界石油存儲量的57%,每年開採量約11億噸多,佔世界石油開採量的37%。至於該地區石油存儲為何那麼多,道理並不複雜,海灣地域往往地下石油豐富。是上蒼賜予人類的寶藏。


寧靜致遠186136159


中東的石油比水多,比水便宜。中東從地質構造上看,地形處於板塊交界處,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三大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的浮生生物繁殖快,動物進化快,種類多,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時期地質災害集中,大量動物植物被掩埋於地下,與大氣隔絕,形成石油。而中東地區地勢低窪,形成一個盆地,使中東地區就像一個大油庫。


網事圈


多謝邀請:對於石油的產生一說,都歸類於遠古時代動、植物及各類生物經地殼運動。大量植物動物、各類生物,被掩埋於地下,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

中東石油多,說明很久很久的遠古時代。那裡除了有文明外,生命體徵最旺盛的地方。那裡除了陸地上植被旺盛,而且大海里物種豐盛。導致地殼運動後產生大量石油。還有就是地型問題,中東類似於盆地狀,所以容易石油聚集。且地會表封閉較好,不易揮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