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北伐,南方漢人政權的恥辱!最後一個漢人名將被活捉!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多次北伐,比較有名的則有元嘉北伐、陳慶之北伐等。雖然這些北伐都是以失敗告終,但最恥辱的一次北伐還是南朝的最後一次北伐,也就是南方最後一個政權南陳的太建北伐。其領軍將領吳明徹作為南朝的最後一個漢人名將竟被北周活捉。

最後的北伐,南方漢人政權的恥辱!最後一個漢人名將被活捉!

​吳明徹,子通昭,秦郡人,是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吳明徹在幼年時,其父母就雙雙亡故,成年後出任了梁朝的東宮直後。太清三年(548年),侯景作亂,叛軍進逼建康,天下一時大亂。當時吳明徹家裡有餘糧三千餘斛,然而鄰人四舍卻都已飢餓不堪,於是吳明徹就把家裡的餘糧都和鄰居們平分,因此救下了很多人。

承聖三年(554年),陳霸先鎮守京口時,因素聞吳明徹的名聲,於是就招攬了他,和他談論時世以及書史經傳,深得陳霸先賞識,被封為戎昭將軍。永定元年(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建立了陳國,吳明徹被拜為安南將軍征討王琳,後無功而返。此後多次參加戰爭,勝敗不一。而真正讓他打出名氣的還是567年的沌口之戰。

當時,吳明徹對陣的是一支由西梁、北周以及叛臣華皎組成的聯軍,兩軍在沌口相遇展開大戰。交戰時,吳明徹募集軍中小船先去承受敵軍水軍的拍艦,等到其發拍(炮)都用了差不多,再採用陳軍的大艦發拍反擊,因此敵軍的船艦盡為陳軍所擊碎。敵軍眼見不妙,採用火攻,然而卻因風向突變,反而禍及自身,大潰敗。此後,吳明徹聲望日盛。

最後的北伐,南方漢人政權的恥辱!最後一個漢人名將被活捉!

因此,在太建五年(573年),陳宣帝計劃討伐北齊時,吳明徹被推舉為北伐主帥。吳明徹率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克泰州、歷陽、合肥、合州、仁州。在攻壽春城時,決堤引水灌城,大敗北齊軍,一舉擒拿了北齊將領王琳、王貴顯等人。此後,北齊與北周的戰爭加劇,無暇南顧,而陳朝亦滿足於既佔之淮河兩岸地區,無意北進,因此此時北伐所得及其有限。

太建九年(577年),陳宣帝聽聞北周滅掉北齊後,意圖趁機奪取淮北地區,於是詔令吳明徹再次進軍北伐,這也是南朝的最後一次北伐。北周聞訊,即派梁士彥率軍抵抗,兩軍於呂梁遭遇交戰,吳明徹多次大敗他,於是梁士彥退城自守。吳明徹引清水灌城,在城下環列戰艦,變陸戰為水戰,加緊攻打。呂梁城危急。

最後的北伐,南方漢人政權的恥辱!最後一個漢人名將被活捉!

於是北周又派王軌率軍前去增援。王軌對此則採取了極有針對性的措施,在水中佈置障礙,“橫流豎木,以鐵索貫車輪,遏斷船路”。陳國軍隊驚慌失措,於是提出了自掘河堤、隨水勢退兵的應對措施。此時的吳明徹正苦於背上生瘡,雖知道事情不會成功,但還是抱著僥倖的心理,同意了這一提議。

結果,水勢根本無法維持到陳國軍隊撤退就漸漸小了,於是船隻在半路就紛紛擱淺,部隊潰散。吳明徹走投無路,被追擊而來的敵軍活捉了。北周敬佩吳明徹是個名將,沒有將他殺害,封他為懷德郡公,官拜大將軍。但不久後,吳明徹就因憂憤加重病情,死於長安,時年六十七。南方政權的最後一個漢人名將就此落下了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