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婚事新辦 喪事簡辦 文明新風拂蓮鄉

湘潭在線7月23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振宇 通訊員 李耀湘 彭紅 肖凱龍)烏石鎮1000餘名黨員幹部鄭重承諾:“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慶事宜不辦,拒絕浪費、反對攀比,弘揚孝道、厚養薄葬,遵德守禮、文明行事”;

石潭鎮90後青年劉星夫婦不用花車和車隊,選擇步行迎親;

雲湖橋鎮向紅村原黨支部書記盧紅軍事母至孝,母親去世後未舉辦喪事、不收任何禮金,在當地傳為佳話;

楊嘉橋鎮金筆村村民楊志輝生前留下遺囑:遺體火化、喪事從簡。在他之後,該村村民倪伏泉等也響應政府號召,自願實行火葬;

茶恩寺鎮茶花村數十年來一直保持著鄰里之間隨禮不超過10元的良好風尚;

……

近年來,湘潭縣堅持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個關鍵環節來抓,並以此來引導鄉風民俗健康向上,全面推動移風易俗,一股文明新風在蓮鄉大地徐徐吹來。

那麼,在具體推進工作上,湘潭縣又是怎麼做的呢?

湘潭縣成立了推動移風易俗、建設文明蓮鄉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顧問、縣長任組長,並出臺了《湘潭縣“推動移風易俗 建設文明蓮鄉”工作方案》,形成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明確了鄉鎮在這項工作中的主體責任,要求各鄉鎮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工作細則、細化移風易俗工作標準,同時把關審核和指導各行政村村規民約的制定及“四會”組織(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理事會和禁賭禁毒會)的組建和工作推進,推動工作落實;明確了村級直接責任,要求各行政村必須按照“一約四會”的標準成立相關組織,將鄉風文明建設工作要求融入村規民約,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自覺遵守。

與此同時,湘潭縣堅持把“推動移風易俗、建設文明蓮鄉”融入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戰略行動中去。繼今年2月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之後,湘潭縣又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全面推進一系列創建活動,這其中包括“文明村鎮”創建、“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園”評選、“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鄉賢名人”等典型選樹等,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多層次、全方位推動創建活動和倡導文明新風尚。

湘潭縣還注重強化載體創建,從多個層面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堅持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開展系列農村文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廣大群眾轉變思想觀念,革除陋習,樹立起科學文明的生活觀念。這其中包括以學習、研討、宣講、微宣講和“書記(局長)大講堂”“一村一員一課堂” “社區論壇”等形式開展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等主題專題講座,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策法律、發展思路、蓮鄉故事、湖湘文化、農業技術等6大主題為內容的1000場宣講活動等,湘潭縣還組織編寫了《湘潭縣市民文明手冊》並免費送到每一個市民家中,以推進文明習慣養成。此外,湘潭縣還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老年節等“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文明新風尚。

鑑於婚喪喜慶大操大辦、人情彩禮水漲船高、封建迷信死灰復燃、賭搏之風屢禁不止等客觀情況的存在,湘潭縣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出臺了《湘潭縣婚喪禮俗整治方案》,為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提供了規範和標準;加大了對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整治力度,要求廣大公職人員和黨員幹部帶頭踐行,爭做移風易俗、倡導文明鄉風的模範;切實發揮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的積極作用,引導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帶頭抵制奢侈、攀比、鋪張浪費等風氣,以良好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帶動廣大群眾革除婚喪陋習;落實殯葬惠民政策,全面實現城鄉低保戶、五保戶等特困群體的基本喪葬費用全免,目前五保對象死亡後火化率達95%以上;同時積極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大力倡導殯葬改革,對參與殯葬改革的一般農戶予以2000元/戶的補貼,鼓勵農民自覺抵制封建迷信思想,樹立良好的文明風氣。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