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這句話?

為什麼不叫默默


對於窮病我的理解是慾望。

人的慾望的無休止的,就算把藥賣到500塊一瓶可能還是有人吃不起,希望能免費,希望得到更多,這就是慾望,這就是窮病。

窮病不代表你沒錢,也不代表你有錢,窮病是一種精神狀態,不論你有沒有錢。

你是富翁,或普通人,或有權的人,或有勢的人,只要你被慾望支配,你就是窮人,我不知道這樣說你是否能理解,如果單純的把窮病和沒錢聯繫起來,我想這個說法太過淺薄,所以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的人類可能100%的人都是窮人,都有窮病,被慾望支配。

相反你也會發現世界的發展也是因為這100%的人,這就是世界的矛盾性,你我都在其中。

可能有的人會想,修佛修道修仙之人呢?

同樣也有窮病,只是比我們病情更輕,因為欲無法避免,學習更高深的經法道文,頓悟更深的思想境界。但是他們會渡己渡人,說白了就是更會自控,或說約束,或說持戒,或說道。

大概,窮病=低滿足=高慾望。

人,動物,植物,都無法例外,因為沒欲會死的,所以只能自我控制,如何控制,感覺應該先從過馬路等紅綠燈開始,控制好想創紅燈的欲。

回到標題,這句話顯然是烏托邦一樣的想法,當然這樣說出來讓人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欲,多少還是有點作用的。

個人言論,不喜勿噴


花輪而立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這句話出現在《我不是藥神》裡最讓人扎心的一句臺詞:“世上有一種病,窮病。”以前我只聽說過疾病與“富貴病”,這“窮病”也許是說貧窮人的狀態或“窮人思維”,聽說這病還無藥可救或是非常可怕的。而我不這樣認為:

1.世界上的人或事並不公平,特別是城市與鄉村。從古至今就有窮人與富人,而且窮人多富人少,一般情況是“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窮人多從事最底層最辛苦的體力勞動,富人多從事社會高層、較輕鬆的腦力勞動。“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有可能;“讀書能改變命運”也有可能。

2.窮人思維一般表現在:越勤勞越貧困、決策太分散化、吃苦的層次太低。窮人因為資源太少,每一分每一釐都看在眼裡、斤斤計較,雞毛蒜皮的利益鬱爭搶,所以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所以一生都陷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裡無法自拔,這是窮人最大的思維障礙。“勤儉持家”是傳統美德,你若不勤勞、肯定越貧困,你若能吃苦耐勞,當今社會是不愁吃穿的,也許經多年拼搏而過上小康生活水平;“吃苦的層次太低”在勤勞的窮人裡不存在。

3.“人窮志不短”,“窮不失義、窮當益堅”,“勿以窮達而易轍,勿以夷險而易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能做到這樣則窮不是病!






使志安寧之秋


謝謝您的邀請。世界上的疾病很多,“窮”病充其量僅是其中之一。窮富是相對,沒有絕對。從前有人說,冷冷在風裡、窮窮在銅裡(沒有錢),針大孔、斗大風,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窮”到處碰壁、無路可走,在經濟社會中更是如此,幾乎成了一種病態心理中的一種“病”,其實世界上許多病多可以預防、治療、治癒,“窮”病也不例外,其實“窮”不是病,只是一種處境、處境難堪、落魄,渡過難關、依靠自己、利用有利條件與幫助,病樹面前萬木春,枯樹會縫春,會柳暗花明有一村,……這個“窮”病會好起來,當然,不能消極,要積極養病、治療,……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姚華興


謝謝邀請!我個人覺得這句話富有深刻含義,或許我這個年齡的理解有偏頗,但我非常樂意分享我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我所理解的“窮病”是一種經濟的短缺,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人只要被這種“窮”的態度所佔有,將會很難改變。我覺得這裡的“窮”可以引申為“懶”,正所謂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人之所以窮,我認為是懶,懶得去奮鬥,懶得去努力。這個世界,似乎有了錢就可以改變一切,這句話是不對的,但有一定的道理。大家都是平凡人,離不開消費,而消費需要錢,沒有錢就是窮,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這樣的。為了擺脫窮,不法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情況,所以,這裡說的窮病有一定的道理!


艾諧寫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自然規律病。

你再有錢,也不能保證你長命百歲,不能保證你不死。比爾蓋茨、巴菲特也要死,美國總統、聯合國秘書長也要生病。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決定的,有的是遺傳,有的是被病原體感染,不過大多數疾病原因極其複雜。而且,大多數疾病是治不好的。

有錢人當然可以獲得較好的醫療資源,但普通百姓也可以通過健康管理,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較少地生病。如果說富人能活到90歲,那麼一個自律的窮人也可以活到80多歲。

當然,有些人特別倒黴,有出生缺陷,基因就有問題。這時候錢就很重要了。


生活教練劉西權


謝謝邀請,看到這句話,感覺是一個思想有些極端的人說的。

來談談我個人的理解,為什麼說是極端呢,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是人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才會說只有一種病"窮病”。一個人一直順風順水的,猛然間遇到一個問題,就會認為只有這個難題。

不管這難題是什麼,都會說它是唯一的,因為讓你趕上了,正如那句話,相信在說這句話時,應該是缺錢的時候。

每一個問題都有兩面,要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去理解,去分柝,才能去更好的去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