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糖料蔗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桂農通


廣西的糖料蔗產業,已經20多年來面積產量及產糖量均全國第一,產業規模約佔全國的60%,是名符其實的“中國糖都”。

廣西的糖料蔗穩居了全國第一寶座這麼多年後,產業的瓶頸已經慢慢顯然出來,那就是品種、人工、成本、加工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因素。還有沒有辦法將這一產業穩下來呢?桂農通認為:

第一,要變粗放管理為精細管理。廣西的糖料蔗種了幾十年,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對廣西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是農民脫貧增收的一個大產業,產業綜合產值超過了1000個億。

但不客氣地說,廣西的糖料蔗過去都屬於粗放管理,種植的地是山地坡地旱地,種下了後除了每年施一兩次肥外,基本不管理,連蔗殼都懶得去剝,一直到砍收。

因此,多年來糖料蔗的畝產量一直在4噸左右,沒有辦法突破。最近廣西實現高產高糖雙高糖料蔗建設後,大量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通水通路,畝產才有了慢慢提升。

要想讓糖料蔗產業穩下來,留下來,必須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強管理快速提高單產。其實農民很實在,只有當每畝地產出的蔗達到一定量,畝產出效益達到一定量,農民種蔗收入才有保障,才有人願意繼續種。

第二,要變初級加工為精深加工。廣西的糖料蔗多年來的產品就是白糖、黃砂糖,還有部分是蔗糖酒精。這些產品,都是初級加工產品,除了直接作配料食用外,大量的白糖都要拉到外地進行二次加工成為各種糖果等深加工產品。

廣西在蔗糖方面的深加工問題似乎年年都說,在各級的政府報告都提到,據筆者瞭解到目前仍沒有看到蔗糖的深加工企業及廣西本地的深加工產品。

桂農通認為,沒有深加工的升值帶動,沒有深加工龍頭企業的拉動,僅依靠種來維持,是留不住這麼大的一個種植業的。

第三,變農民勞作為機械耕作。廣西的糖料蔗問題,最大的就是成本,而成本中最讓人傷腦筋的就是砍蔗人工。廣西的蔗收穫一般正是春節前後,請人砍蔗的人工費每天每人沒有150元絕對拿不下來,有的地方據說超過了200元一天,一畝蔗就那麼4、5噸的產量,除了人工、化肥農藥和種子,所餘無幾,甚至虧本。

加上現在有速生桉,易種易管收入穩,即使天天有人罵種桉樹破壞生態環境,但是退蔗種桉的人仍有增不減,還美名其曰為“退蔗還林”。

桂農通認為,如果糖料蔗的機械種植、機械收穫得不到徹底的解決,用不了多少年,廣西的種蔗與砍蔗將後繼無人。

第四,必須研發推廣新品種。很多人不知道,廣西的糖料蔗種的面積有上千萬畝,但品種卻是從臺灣引進在廣西種了十幾年的臺糖系列蔗種,據說比例達到了60%以上,最高時達到80%。

這麼多年下來,再好的蔗種也會有退化。現在的糖料蔗病蟲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治,甚至含糖量有下降的趨勢,這應該就是品種問題。

雖然也有相關部門一直在組織蔗品種的攻關研發,但至今在市場上佔到一定份額,讓蔗農接受並大面積推廣的品種,卻一直沒有見到。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要麼是研發的新品種比不過臺糖系列,要麼是不實用沒有推廣價值。

廣西的糖料蔗產業,事關全國的食糖安全,與糧食安全一樣重要。希望能夠引起各級重視,出臺措施,多想辦法,將這一產業持續下去,發展下去。


桂農通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是製造蔗糖的原料。廣西是我國最大的蔗糖產區,一直以來,廣西的原料蔗產量和食糖產量均佔全國總量的60%以上分額。那麼廣西的糖料蔗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呢?

一、區位優勢:

廣西種植甘蔗的區域優勢十分明顯。首先,廣西為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大部分土地在北迴歸線以南,年平均氣溫在22℃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約 1300mm,是最適宜種植甘蔗的地區之一。其次,廣西有種植甘蔗的土地條件和空間。據有關部門統計,廣西現有耕地面積263萬公頃。其中旱地面積115萬公頃。目前甘蔗種植面積僅佔全區耕地總積的26%,有發展甘蔗生產的廣闊空間條件。


二、加工優勢:

廣西製糖企業在國內製糖行業和食糖市場中處於主導地位。目前廣西產糖量已連續十幾個榨季居全國第一位。近十多年來,廣西的產量、質量、成本、蔗款兌現等多項指標均取得較好的成績,同時,綜合利用和深加工已開始起步,這為甘蔗的種植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三、近年來價格比較穩定。

近年來,甘蔗價格達到了500~550元/噸,加上糖廠的補貼等,每畝甘蔗利潤約有700元左右。如果蔗農能在種植成本上進行壓縮,還有利潤空間可提升。


愚人跳農門


廣西糖業的發展前景,如果從甘蔗成本降低,甘蔗的單產提高方面去考慮發展前景的話,這條發展之路會很難走,現在糖業主要的問題是效益問題,農民種甘蔗不賺錢,誰願意去種甘蔗?提高甘蔗單產,降低甘蔗成本,雖然能提高一定的效益,但農民的希望值,有很大的差距。現在種甘蔗,一畝的效益在一千塊錢左右,通過提高甘蔗單產,降低成本所能增加效益達到300--500元/畝,那一年畝甘蔗效益也是達到1500元左右,這樣效益水平對農民來說,吸引力不是很大,只不過現在還沒有更好選擇,農民種蔗積極性不是很高,農民種蔗積極性這樣,糖業發展前景是令人擔憂。所以如何大幅提高種蔗土地效益,如畝甘蔗地效益達到3000--5000元,讓農民願意種蔗是我們要探索。如甘蔗間套種,甘蔗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甘蔗為主線,發展多種甘蔗副產品綜合利用等等探索,才是廣西糖業發展前景所在。


老蔗頭


廣西糖料蔗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近幾年,廣西的糖料蔗發展確實迅猛,各方面的數據都明名列前茅。比如2016年的時候,全國甘蔗種植面積1527千公頃,廣西就佔了62.28%,也就是約951.02千公頃;在甘蔗的產量上也是位居首位,2016年廣西甘蔗產量為約為7100萬噸,是第二名雲南2000萬噸的3倍多。另外,同樣是在2016年,廣西入榨甘蔗達到了4432萬噸,產糖量為511萬噸,佔全國食堂產量930萬噸的54.95%。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明顯的知道,廣西的甘蔗種植面積、產量以及產糖量均位居全國榜首,而且位置非常穩定,沒有對手。

那麼,問題來了。已經是甘蔗產業第一的廣西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



  1. 提高單產量。廣西的產量之高,是種植面積大支撐著。那麼,是否可以在縮減面積的還能夠保持高的總體產量呢?且看這一組數據。廣東的甘蔗單位面積產量為91396kg/公頃,而廣西的甘蔗單位面積產量為78455kg/公頃,與位居單產最高的廣東少了12941kg。也就是說,廣西的甘蔗單產量還有上升的空間。所以,應該研究如何提高甘蔗的單產量。
  2. 成本太高,應該研究減少成本。在廣西一畝甘蔗的種植成本約2198.77元,而畝產5459.73kg,以550元/噸的價格收購,產值約3002.85元,利潤約804.08元,利潤非常少。而且550元/噸的價格還是最高價的,一般都是500元左右,利潤更少。所以,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應該往減少成本的方向發展。



有關於蔗料糖產業的發展前景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