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這輩子

2018-07-2217:13

今天看到兩則消息,一個是西安市教育局對高新一中違反規定進行高考成績宣傳的處理通報,並要求雁塔教育局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另外一個消息是蘇心的一篇文章,說一位媽媽本想對孩子實施“快樂教育”,但當因為孩子成績差,在家庭聚會和家長會上連遭尷尬和打臉後,不得不重新採取上課外補習班,聘請名師一對一輔導來提高孩子成績的做法。

從這兩個事例看出,無論是教育局的通報,還是這位母親一開始採取的“快樂教育”想法,都是在盡力與現實普遍行為進行的鬥爭。孩子的母親已經屈從現實,承認失敗;教育部門的強制措施能否奏效,會不會按下葫蘆浮起瓢,收到好的效果現在還不好說。

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大家都說我們現在的教育出了問題,尤其是素質教育方面欠賬太多,可都覺得又找不到解決素質教育好的辦法,一直處在雷聲大、雨點小,理想豐滿、現實打臉的尷尬境地,家長和老師們喊來喊去最終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還得回到應試教育的老路上去,沒有人能夠突破。

其實,個人覺得高考恢復40年來,應試教育雖然問題較多,但從公平的角度講還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前些年這種教育方式為國家還是選拔了大量的人才。今天我國各條戰線上的骨幹許多不都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嘛!

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問題出在近十幾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人們口袋裡的錢逐漸多了起來,對下一代的教育也顯得越來越重視,虛榮心、攀比心理也隨之日漸增長,原來那種自然選擇、自然淘汰的路子逐漸被一些投機取巧的人打破,國家對這個問題也沒能及時地引起高度重視、採取科學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制止和引導,到今天形成了成千上萬“莘莘學子”擠獨木橋的“羊群效應”壯觀場面,而且導致了諸多青少年出現心理疾病,引發社會問題後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程度。

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在這種思維模式的驅動下,家長們盡最大的努力給自己的孩子創造條件。上學要進名校,畢業後都要去考公務員,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青春發育期出現身體和心理問題,自殺、毆打父母等奇形怪狀頻繁發生,大家都在問:這個社會現在到底怎麼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教育部門實行的也是應試教育,但那時大家根本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學習好的學生就繼續上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博士;不喜歡學習考不上上一級學校便自然淘汰,農村學生要麼入農,要麼學做生意;城市戶口的學生或到技校學門技術出來工作,或者也去做生意。總之,大家都能找到各自的事情,把這種社會分工看得很自然,優勝劣汰生存法則大家遵守的很好,也認為較為合理,沒有覺得有太大的壓力。

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進入新世紀後,這種自然法則逐漸被打破,這跟大學擴招、教育產業化有著直接關係,所有的學生到今天很少有上不了大學的,學歷成了用人單位的敲門磚,從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要求越來越高,導致本科生現在到了用人單位那裡都已經不值得一提,這便讓全中國的家長都認準一點,說什麼也要讓孩子上好學校,說什麼也要追求高學歷。

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到現在都沒有弄明白一個常識性問題,就是沒人願意承認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也不尊重人的能力具有多樣性、行行可以出狀元的客觀實際,唯獨相信的就是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大家只要議論到孩子,學習好的家長便會覺得臉上有光,而成績差點的孩子的家長則會產生自卑感,覺得丟人;學校也是隻拿考試成績來評判老師而不管其它。請問,這樣的教育環境能夠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嗎?

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遵從自然法則不但對孩子們的將來有利,培養出各得其所的方方面面人才,有利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對家長、學校、老師,整個社會都會減輕壓力負擔。

所以,抓素質教育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教育部門一家的事,需要國家出面正確引領、營造氛圍,向民眾講清道理,合理引導,需要多做些春風化雨、細緻入微的事情,少做些大呼隆的責任追究、問責考評,看似很重視,實則沒什麼效果的表面文章,因為那些事情不是觸及靈魂,讓人發自內心自覺自願遵循遵守的事,因此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不解決根本問題。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相信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我國的素質教育應該會有一些效果,也是廣大民眾所期待的!

高考狀元學校被通報,但素質教育絕不是僅靠卡和壓就能達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