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華》:當情緒沉澱之後我們還能想起什麼?

《嘉年華》:當情緒沉澱之後我們還能想起什麼?

《嘉年華》:當情緒沉澱之後我們還能想起什麼?

年少的時候,看到社會上發生的醜惡新聞,總會不由得憤怒、憤慨,這些情緒充盈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思想,在此後我們回想起這樣的事情,除了憤怒以及一些比較直觀的判斷外似乎已經剩不下什麼了。

看《嘉年華》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不同於現在大部分現實題材的電影處理方式。無論是韓國的《熔爐》《媽媽別哭》《辯護人》,還是最近上映大賣的國內電影《我不是藥神》,司空見慣的憤怒、哀嚎、悲慟等過於飽滿的情緒通過電影的敘事最大化的呈現出來,當你的情緒被電影牽著走時,口碑也隨著被票房牽著走,水漲船高了。

當然這裡不是說電影中強調情緒不好,而是類似於現實題材的電影,冷靜與剋制的處理才更是一種體面,一種美德。《嘉年華》整部電影就是這樣,以一種冷靜的敘事方式來進行,剋制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始終。

《嘉年華》:當情緒沉澱之後我們還能想起什麼?

在冷靜敘事之下,幾個問題很清晰地表露出來:

小文的父母,不如意的婚姻,女兒因此缺乏關懷。而中國上一代的父母普通具備一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當小文被性侵,辱罵、毆打成了這個母親教育的全部。

小米因為在家庭找不到絲毫關懷,讓小米去流浪。孩子的天真單純認為以為流浪就可以逃避、自保。

社會的侮辱。酒店老版的窩藏證據,醫院一次又一次的“檢查身體”,權力的壓迫和控制,企圖以金錢解決問題。

所有影片中律師不斷地去申訴,每次換來的更像是侮辱和嘲諷。爾等屁民隨意蹦躂,不過是如來佛掌心的孫悟空。只要他們輕輕一動,你還是不要被壓在五指山下?有這種認知的是電影中的小文,是莉莉,是前來想用金錢解決問題的那兩個傳話人。造成這種中國式普遍的悲劇不僅僅是性侵者,更是組成社會的每一個人。

《嘉年華》:當情緒沉澱之後我們還能想起什麼?

《嘉年華》:當情緒沉澱之後我們還能想起什麼?

聊《嘉年華》這部電影就不能不說夢露。夢露是誰?上世紀50年代,夢露以性感尤物的形象在美國道德和性愛思潮中受到廣泛的追捧。在2014年6月,一尊夢露的雕像出現在廣西貴港。但僅僅過了六個月,這尊雕像因為被有關部門“有傷風化”的理由勒令拆除。

這樣一尊夢露雕像貫穿了電影始終,這個意象很值得玩味和思索,每一次的出現都伴隨著著劇情的推動以及女孩命運的變化。從影片剛開始的時候,通過黑戶女孩小米手機鏡頭是夢露的裙下風光,此時夢露雕像被人們因為新鮮、因為好奇等各種原因,出現在各種遊客的合影照片中的。夢露的雕像最後一次出現,小米騎著電動車在一條機動車道上前行,在錯位的道路上,前後無數的車輛中她的形式顯得格外危險。在她的前方是被拆遷廢棄的夢露被貨車拉走。而結局是什麼?這是好電影的結尾處理方式,就是故事結束了,但話題伴隨著電影的結束開始了。

《嘉年華》:當情緒沉澱之後我們還能想起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