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徵兆有哪些?

西芒



這個提問上次回答過,如果有徵兆那還得個人的感覺;如果講每個人都知道癌症的徵兆,包括醫生,那麼死亡率不會出現驚人的數字。

你如何注意癌症的徵兆,在不懂醫的情況下,胃癌、腸癌、膀胱癌,估計都是消化細統的親兄弟,在解大便時發現有帶黑色血便或經常拉,當然首先考慮是否有癌症發生的可能!但真要去醫院是否能檢查的出來?也未必(現在全靠機器設備說話)。

其實癌症早發現那就不存在過高的死亡率,胃癌、腸、肺癌、肝癌,說句老實話還得靠面診來診斷最為有效,鼻癌靠臉部黑痣發展和變化來決定。問題是不是每個人或每位醫生都懂,就不好辦了;平時醫生在診斷過程需要自己摸索辯證、分析、確認,認真對待,一絲不苟,我想,癌症的死亡率會直線下降……。


3365溪黃草專科醫生


癌症之所以難治,首先就是因為發現比較晚,早期腫瘤的治癒率已經在80%以上了。在大家都這麼重視的今天,還是有很多癌症徵兆被忽視了,不是因為馬虎,實在是因為多種徵兆都不是特異的,與平時常見的不舒服很難鑑別。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在發現這些問題時,多留個心眼,別理所當然的忽略過去。重視以下男女各十五條徵兆,對癌症的監督就涵蓋七七八八了,再提到癌症不能早期發現時,也就不用七上八下了。

首先是每個人都應該注意的症狀:

  1.腹脹。很多人認為腹脹極為常見,不必大驚小怪。但是,這可能是很多胃腸道腫瘤最早的症狀。雖然很多人最後查出來的結果就是胃炎、胃潰瘍、或者腸炎,膽囊炎等,但是首先這些炎症長期發展都可能成為癌症的誘因,其次包括肝癌、腹部間皮瘤等也都是從消化道不適開始的。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週,還可能是盆腔腫瘤,例如卵巢癌的徵兆。

  2.疼痛。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並持續一週以上時,特別是逐漸加重時,應儘快查明原因。比如,長期腹痛是胃腸癌或肝癌的常見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食道癌引起的,骨痛則可能是骨腫瘤,或者癌症骨轉移的症狀;頭痛也是腦瘤的最常見表現。

  3.淋巴結變化。不管身體哪個部位,常見的比如腋窩或頸部出現淋巴結腫大,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淋巴結持續增大,局部沒有明顯的感染,超過1個月,則很可能是癌症的症狀。

  4.發燒。發燒一般由感染或其他炎症所導致,然而,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徵兆了。美國癌症協會表示,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肺癌經常會出現阻塞行肺炎,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腫瘤也有發燒症狀。必要檢查包括:血常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5.體重降低。不用費勁就能減肥的確令人高興,但是如果一個月內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超過10%,那就應該及時就醫。體重急劇下降、厭食、反覆腹瀉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症狀,當然也可能是甲亢、糖尿病、慢性感染(比如結核等)造成的,以上也都需要到醫院治療。

  6.精神不振且伴抑鬱。明顯卻沒有原因的不高興,也提示身體可能出現了問題,多種腫瘤都有這樣的表現,很明確的比如結腸癌和乳腺癌。如果腹部持續疼痛且伴有抑鬱症狀,極可能得了胰腺癌。

  7.疲勞。一般來說,感覺疲勞,是癌症已有所發展的徵兆,但對於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癌症的疲勞和普通疲勞有什麼區別呢?普通疲勞有明確的原因,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症的疲勞不論怎麼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8.咳嗽不止。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續不斷,超過3—4周,就應該及時看醫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徵兆。

  9.吞嚥困難。長期的吞嚥困難,可能是喉癌、食道癌、胸腺瘤和胃癌的徵兆,應該儘早接受胸片或胃鏡檢查。所謂吞嚥困難,一般指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有人即使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異物感,吞嚥下食物後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

  10.皮膚變化。皮膚突然出現包塊或者色素沉著,並且變化明顯,都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觀察幾周後就應該立即就醫。另外,無論年老年輕,一旦皮膚突然出血或者出現異常剝落,也應該去看醫生。全身皮膚顏色變黃,特別是眼球結膜黃染,都提示肝病或者血液系統問題。

  11.異常出血。米歇裡博士表示,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必要時應該接受結腸鏡腸癌篩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經期之外,如出現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症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白血病會造成凝血功能下降,這時就有牙齦易出血,流鼻血等,而且出血也不容易止住。

  12.口鼻變化。吸菸者要特別注意口腔及舌頭上出現的白色斑塊,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持續的鼻塞伴頭痛要警惕鼻咽癌的發生。

  13.消化不良。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以及女性(孕期除外)長時間不明原因持續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肝癌、膽囊癌的症狀。

  對於女性還應該注意以下徵兆:

  1.乳房硬塊。女性如果發現乳房皮膚髮紅、有腫塊,就要分外當心。非哺乳期的女性,出現乳頭凹陷,或者常常流出液體,也是不好的信號。如果乳房皮膚起皺、乳頭收縮或不對稱、乳頭大小和形狀改變、乳房紅腫、出現硬塊等,可能是乳房發炎的表現,也可能是乳腺癌的症狀。

  2.不規律出血。月經週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視。它們很可能是婦科常見癌症———子宮內膜癌的一大徵兆。而大便出血則可能是結腸癌的徵兆。

 男人應該注意的:

  1.睪丸變化。睪丸癌多發年齡段為20—39歲。男性每月應自我檢查睪丸情況,包括睪丸大小變化、出現明顯的腫大或縮小、陰囊內出現包塊、陰囊墜痛感等,有問題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感到陰囊墜脹,感覺裡面像是放了一個煤球,並持續一週以上,要馬上找醫生診斷。這是睪丸癌最典型的前兆,需要進行血液檢測和陰囊超聲檢測。

  2.小便問題。隨著年齡增加,男性小便問題日漸普遍,尿頻、尿急或尿不淨較常見。如果症狀加重,特別是小便有強烈的緊迫感,應警惕前列腺癌或者膀胱癌。通常應做直腸指檢,醫生會告訴你是否前列腺肥大,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狀。尿常規可以提示腎、輸尿管和膀胱等部位的病變。

  隨著醫學的進步和發展,對癌症的治療方法已經從單純的手術、化療和放療的經典治療,拓展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綜合療法多種途徑,不少惡性腫瘤的5年存活率都在逐年提高,而且生命質量也顯著改善,多數愈後病人都能像健康人一樣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這些良好的治療效果都取決於癌症的早期發現和規範化治療,我們需要防微杜漸,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診療之間。


美中嘉和談腫瘤


癌症一直都是現在醫學的難題,很多人在癌症早期的時候,絲毫沒覺得有症狀,但是後面癌症就像龍捲風,來得太快,都反映不過來,但是任何病症都有規律可循,癌症也不例外!

所以早作判斷,早做治療,都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給大家羅列一些癌症的先兆症狀!

癌症常見的共同先兆症狀有:

1、原因不明的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消瘦:

腫瘤為癌腫增殖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引起機體的代謝障礙,導致厭食、噁心、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及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如果短期內發現體重大幅度下降(例如1~2月內下降5千克以上),就要提高警惕,出現長期消化不良、進行性食慾減退、消瘦等,應注意癌症的可能。

2、不明原因的發熱:

腫瘤代謝產物或壞死分解產物吸收引起發熱,癌症發熱多為波動型,或為不規則型。

3、疲勞與乏力:體重減輕、免疫下降、營養不良等均會引起體質衰弱、疲勞等症狀。

4、疼痛:腫瘤局部壓迫或腫瘤局部浸及神經、血管、骨膜等引起疼痛。如膀胱癌會使人排尿時疼痛;某些肺癌會先讓人覺得手臂、肩膀、上臂、側胸疼痛。

5、出血:癌症可侵犯血管而造成血管破裂出血。無明確原因,而發生無緣無故的反覆出血,就要考慮是否是癌症的先兆。

無痛性血尿,原因不明的便血、黑便,多為膀跳癌、胃腸癌。久治不愈的乾咳或痰中帶血,要警惕支氣管肺癌。鼻出血則可能是鼻咽癌。月經紊亂,經期外出血,應警惕婦科癌症可能性。

6、不明原因的貧血,也是癌症的常見症狀。貧血是因為紅系造血障礙和出血、營養不良所致。

7、持續性嘶啞、乾咳、吞嚥困難,應警惕喉癌、支氣管肺癌、食管癌等。

8、觸及的硬結或硬變:

例如在乳房、皮膚、舌部、頸部、腋下或腹部等發現的硬塊、腫大的淋巴結等。因這些表淺部位的硬結腫塊易於發現,如乳腺癌、皮膚癌、舌癌、或癌性轉移等。


承啟中醫文化


對不起。你提的這個問題只有醫學專家才能回答,普通百姓所知道的那一星半點兒的知識不足以解除你的困惑。你還是去看大夫或者請教專家。


劉金瑞15


我是這方面的外行,回覆不了這個問題,對不起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