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廣州和佛山合併,會發生什麼?

I怘I


廣州和佛山合併,無非是少了一個城市,以及廣州多幾個城區,這是最直觀的感受。或者廣東省少了個經濟強市,僅此而已。

至於有的朋友說,廣佛合併就超越上海了,就排全國第一了!不過告訴大家,這只是一廂情願的猜測,實際上,廣州佛山合併,不僅超不過上海北京,就連深圳都超不過!1+1仍然是1,廣州市繼續排全國第四,這是廣佛合併的悲哀。所以,廣佛沒有合併的必要。

實際上,一個城市的實力絕對不是表面的GDP那麼簡單。甚至就表面的GDP都很有問題,比如你這個GDP是否真實,是否有含金量,是否重複計算,等等。 一個城市的實力不僅僅體現在經濟數字,更加體現在其職能,更體現在其政治地位。

就算是經濟方面的綜合實力,也不是僅僅是簡單的GDP,還有財政收入,投資,進出口,融資,上市公司數量規模,更體現在銀行存款這個最直觀的數字上。

廣州的財政收入,幾乎是北京上海的零頭,和小深圳相比,連深圳的一半遠遠都沒有。廣州人總是怪財政收入低是因為要交省級稅收,可是杭州成都武漢不是同樣是省會嗎?蘇州不是隻是普通地級市而已嗎?廣州的財政收入還落後於杭州蘇州重慶天津,就和成都武漢差不多而已!佛山,又僅僅是廣州的零頭,談何廣州佛山合併能和京滬相提並論?

說回銀行存款,北京上海都是十萬億以上,北京十三四萬億,上海十二三萬億,深圳都有七萬多億。可是廣州多少?緊緊五萬億?佛山多少,一萬四千億而已!也就是說,就算廣佛合併仍然無法超越深圳,更不用說和京滬比!

說回進出口,深圳上海一直是中國的進出口數一數二的前兩位城市。廣州也就僅僅前十左右,遠遠落後於深圳上海北京,甚至還落後於蘇州東莞,佛山的進出口也沒有深圳的一個區的水平,廣佛合併仍然只是個二線城市水平!

上市公司,這個事關一個城市的融資和資金流入非常重要。北京深圳的上市公司市值全國排前二,上海第三,杭州第四。廣州佛山仍在前幾之外!廣州上市公司不到一百家,還落後於蘇州杭州南京。佛山多少?連三十家都沒有!北京上海深圳都是三百家上下。廣州佛山就算合併,也沒有人人家的一半。

其它的,比起高校社會服務等,還有基礎設施,廣州佛山就算合併,不說和北京上海相比,就是比武漢南京西安成都都沒有優勢!

綜合來看,想合併佛山就想位居全國前列,可能性根本沒有。


武大東湖


廣佛兩市近來頻頻互動,讓眾多人目不暇接:

2016年6月23日,廣州市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工程西延順德段正式動工,計劃在2020年建成試運營。

11月23日,廣州市荔灣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發出“廣佛新城(五眼橋—滘口)規劃”公告。

11月26日,廣州大學城衛星城建設在佛山順德啟動。

12月6日,佛山未來將有共計10條地鐵線與廣州地鐵線網中的13條地鐵線實現無縫對接。

12月20日,廣州5號線接駁佛山5號線。

“廣佛新城”五眼橋—滘口片區

這些訊息說明,一個涵蓋廣佛兩市、PK京滬的“超級城市”正呼之欲出。

從經濟上看,GDP超過北京,上海

2015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已達18100億元,連續27年穩居全國第三。佛山地區生產總值8003億元,排名全國第16名。兩市GDP簡單相加是2.6萬億元,略高於上海(2.5萬億)、北京(2.3萬億)。

但問題是,城市實力可以如此簡單地做加減乘除嗎?那深圳是不是也可以加上東莞?

廣佛聯合體有一點不一樣,就是兩地市政府的直線距離只有18公里,比天河區府到番禺區府的距離還要近。廣州向西28公里已經完全覆蓋佛山的中心城區,向東28公里,也基本到達東莞的地界。

廣佛兩地具備非常理想的同城化條件,如果二者聯手,的確可以打造一個在規模效應上比肩京滬的超級城市,但當然還需要產業帶動。


從交通上,大輪帶動小輪轉

廣州5號線銜接佛山規劃5號線

新的規劃方案提出:要打通4條東西向主要道路、2條南北向主要道路,

廣州5號線銜接佛山規劃5號線...

目前廣州地鐵5號線已建成還設了滘口站,南面有廣佛江珠城際,置於石圍塘站,規劃1條從滘口到東沙的有軌電車線路,長度約1.5km,具體沿芳村大道、東漖北路、廣鋼鐵路專用線走向。

傳統的格局開始慢慢打破,隨著交通日益完善,佛山眾多板塊提出“廣佛”概念。順德整合了北部三鎮,提出要做新的廣佛核心區,南海獅山也提出充當廣佛副中心,三水區也提出要做廣州的後花園,一時間廣佛概念區域一下子擴張了不少。

佛山正開始進行一場長達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新一輪交通大升級。是大輪帶動小輪轉的過程,而這次升級的兩大抓手分別是軌道交通建設和一環西拓,目的都是讓廣佛都市圈的輻射力西拓。隨著軌道交通和跨市快速路的迅猛推進,廣佛同城已經走過了“點”、“線”的發展階段,而轉向了更大空間地域——“面”上的發展。


人才上,催化區域人才流動

最近提出的“廣佛新城”概念,也已開始擬定未來“廣佛生”的指標,處於接壤地區的荔灣、南海的學生未來將可以自主決定自己在兩地中的哪一地學習。

“得人才、德未來。”順德區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實施人才強區戰略,重點瞄準廣州、深圳,打造順德特色引才品牌,吸引廣州大學城人才、機構、科創資源集聚,著力建設廣州大學城衛星城。

廣佛同城背景下,廣佛兩地人才流動日益頻繁。對此,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副院長鄭厚明認為,政府前期的大量政策鋪墊,為人才戰略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有利於產業的加速發展。


【各位讀者】

廣佛若同城,它的未來,你看好嗎?


長江有心事


廣州與佛山一直以來,都以“廣佛同城”自居,但在行政上仍然是兩個城市。如果廣州與佛山合併,會發生什麼呢?

變化一:廣州將成為中國第一城。

廣州2017年的GDP已經突破了兩萬億元,達到了21503.15億元,同期的佛山GDP規模為9549.60億元,二者之和為31052.75億元>上海的30133.86億元,廣州與佛山合併,將順利超越上海,成為中國GDP第一城。

變化二:廣州的核心區將會西移。

佛山在廣州的西南方向,如果再以天河區作為核心區,對佛山的輻射能力就會不足,有點鞭長莫及。因此,如果兩城合併,中心區極有可能轉移到荔灣區,對於荔灣區的經濟形態是個極大利好。

變化三:廣州將成為最宜居的核心城市。

廣州與佛山未合併之前,廣州在核心城市當中本就是特別宜居的一個城市,這個一句不僅體現在空氣、環境上,主要體現在房價上。

以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為準,最近一個月廣州的二手房均價為31409元/平方米,同期的北京、上海、深圳分別為62957元/平方米、54615元/平方米、54689元/平方米,廣州是四個一線城市中房價最低的一個。

如果廣州與佛山合併後,二手房均價將進一步下降,根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佛山的二手房均價為12589元/平方米,一旦合併廣州的均價將會明顯下滑,比杭州、南京、天津的二線城市的房價都要低。


天天說錢


我覺得廣佛合併的可能性並不大。倒是珠三角的六市合併(深莞廣佛中珠)合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隨著國家的高速發展,中國有必要完成對這個世界的引領,而珠三角六市合併(今後或還要包括了港澳)無疑就是中國引領世界的開端之一。委實,億級人口的城市對世界的貢獻是決定性,而目前全世界有資格建立億級人口城市的國家只有中國一家(未來印度也是有這個資格的)。而珠三角也是中國唯一能夠建立億級人口城市的地區,包括長三角和京津塘是沒有這種可能的,因為事實上目前的珠三角六市已經基本形成一個城市的輪廓。所以國家的意志如果強力推進建設億級人口的巨型城市的話,珠三角六市就是首善之域。其實早在多年前珠三角合併就炒得沸沸揚揚的了,顯然,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注視著這個區域。我個人認為,珠三角六市兩區成為一座城市之時就是中國穩定世界一哥地位的元年,也是人類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轉折。珠三角合併於國家於世界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目前的情勢也是漸漸見到在這整片區域形成一座城市的雛型。廣佛同城合併已具可操作性,但珠三角合併成一座城市也具備了一定基礎。總之,我更樂見於珠三角合併的蒞臨。而珠江市或南都市(個人對這座城市的名稱暫定)將會成為全人類每一雙眼睛的瞻仰!


林岱基


廣州佛山合併,逆襲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大經濟大市

廣州2017年GDP總量21503億,佛山總量為9549億,總和是31052億,兩城若合併,將超過上海的30133億,成為中國第一大經濟強市。

從歷史來說,佛山大部分地區長期隸屬廣州,比如南海、禪城、順德、三水;從現在來說,佛山和廣州已經實現城市化對接,佛山很多區域到廣州主城區,比廣州自己的花都、番禺、黃埔還要方便,不是一市卻勝似一市。

廣佛之間的一體化發展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兩城的互動、經濟、民間往來非常頻繁,交通便捷度也非常高,住佛山去廣州工作司空見慣,所以兩市隨著進一步的發展,至無城區完全無縫對接之時,儼然將渾然一體。合併還真的是有可能被提上議程的。


子夜的風


在歷史上,今天佛山長期是廣州的一部分。以明清時代為例,今天的佛山南海區和禪城區歸南海縣管轄,順德區明清叫順德縣,三水區明清叫三水縣,而南海縣、順德縣和三水縣都是廣州府的管轄範圍。因此,“廣佛同城是有歷史淵源的。

如果廣佛合併,最直接的結果是面積、人口和經濟實力將大增。2017年廣州面積7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0萬,GDP總量21503億元;佛山面積38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6萬,GDP總量9550億元。廣佛合併後,面積將達到113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66萬,經濟總量31053億元。


最為中國第一大城市的上海,陸地面積是63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20萬,GDP總量30133億元。


一旦廣佛合併,它將和上海展開直接的競爭。到時誰成為中國第一大城市,就有看頭嘍。到時,中國五大城市的排名將是這樣:廣佛 、上海、北京、香港和深圳。廣佛成為中國GDP最高的城市。

在廣東省內,廣佛合併後,將超越深圳再次成為嶺南第一大都會。廣佛GDP佔全省GDP比重達到34.5%,超越深圳的25%,GDP總量比深圳高38%。


紅谷新視界


隨著中國城市的不斷擴張,很多城市之間的合併和重組在所難免。這種合併往往伴隨著“一體化”之名,行的卻是吞併之實。地區內的大型城市會趁機佔小城市的便宜,讓對方在某種意義上成為自己的後花園。

廣州和西南側的佛山,不可避免地也會陷入這樣的暗流中。但佛山依靠自己獨特的文化底力和經濟模式,仍然在這個潮流中穩住陣腳不失,確實是一個奇蹟。

01

茂禮雕龍昔

香名展驥初

真正的佛山和人們印象中的似乎不太一樣。乾淨的高樓、碧藍的天空、通暢的街道,這裡的確很容易讓人想起來這是一座因佛而立的城市,多少帶有一些仙氣。

當真有這麼好?

東晉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法師達毗耶舍帶了兩尊銅像來到此,開啟了佛山和佛學之間長達千年的羈絆。法師走後,佛寺坍塌,人們逐漸遺忘了這裡曾經的宗教盛況。重新發掘出佛像,已經是200多年後的事情了。

由於佛像埋藏地還帶出了人們急需的泉水,讓這些佛像頓時帶上了神秘色彩,當地人於是將此地命名為“佛山”,紀念這次事件。

話說!

佛山人民你們知不知道這個“古仔”的!

佛在中國與禪幾乎相提並論,因此佛山又被稱為“禪城”。這也是現在佛山市中心區的名稱來歷。這是佛山人都如數家珍的城市典故,也是佛山文化底色中最深層次的一筆。

禪城區。

除了和佛學的緣分,佛山還是粵文化的策源地之一。畢竟就在廣府門前,佛山的文化地位在整個嶺南都算得上崇高。

嶺南文化中最得精髓的粵劇和舞獅,均發源於佛山。佛山祖廟內的萬福臺坐南向北,見證了粵劇幾百年的興衰。

祖廟

萬福臺

舞獅

不過真正讓人們記住佛山的,恐怕還是這裡深厚的武術根基。佛山武館,在中國近代史上是赫赫有名的金字招牌,從這裡走出的武術大師通過後來香港電影的傳播,在大眾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佛山無影腳”這樣的冠名功夫,更讓佛山的號召力得到了提升。比起一般的城市,佛山城的文化感染力非同一般。

這裡需要一名技術指導……

葉問也是出生於佛山滴~

歷數這些城市歷史,很難不讓人感嘆,佛山竟然是一座幾百年來就是以創新立根的城市。

深圳的年輕是因為涉世不深,佛山的年輕則是因為不斷蛻變的城市文化,簡直就是城市裡的不老妖精。

厲害了。

於是今日的佛山,依靠的不是它的文化底蘊,而是一批具有前沿思維的民營經濟,就不令人感到特別奇怪了。

02

詔從三殿去

碑到百蠻開

現代的佛山其實是一個晚近的概念,有人甚至認為這是一座用五個小城市拼起來的大城市。

北側的三水和西側的高明經濟稍弱,也沒有走出特別強勢的民營企業,在佛山朋友圈裡的存在感比較低;中間的禪城是政治和文化中心,是組成現代佛山市的核心,卻不是最中堅的力量;順德和南海將市中心從兩側包住,卻對佛山這個概念缺乏認同感。

禪城區與周邊:

三水、高明、順德、南海

佛山是一座以製造業立市的城市,工業產值多年來都位列全國前茅。2014年,佛山GDP總量為7600億元,其中工業的貢獻超過4000億元,是當仁不讓的經濟火車頭。這些製造業企業,大多分佈在順德區和南海區,它們的傲嬌也由此而來。

犀利,犀利。

對大概念缺乏認同感的,往往是富庶地區。正如靠近上海的崑山人不認為自己的蘇州人一樣,順德和南海也不太認同佛山。

這兩個區是佛山乃至整個廣東的隱形富人區。尤其是順德,說不定就能在街上遇到一箇中國民營500強的老總。

嚇得我局的寶寶不敢去順德了…

分分鐘拉低成條街的嘅平均收入…

在順德,誕生了以美的和格蘭仕為代表的電子電器行業、以碧桂園為代表的中高檔房地產業、以順豐為代表的快運速遞行業等一系列強勢企業。

這些企業的名號,在全國都鼎鼎大名,也難怪順德人會言語間選擇性地遺忘自己也是佛山人。

新崛起的代表。

這種經濟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的分離,讓佛山在外地人面前經常受到“不團結”的指責。這個指責並非空穴來風,但對佛山仍然顯得不公平。

這是因為製造業和服務業在產業集群方面有著巨大的區別。

製造業集群,主要依靠上下游產業鏈的集群,只要有限的幾個相關產業配套完成就能開工上馬。

現代物流快捷穩定,很多工業區甚至連這種產業集中度都可以放棄,直接和遠方的低價供應商合作即可。

再加上製造業企業往往佔地多、單位面積產出少,只能散佈在一個相對廣大的範圍裡。

作為一個專業的地理號

在這麼嚴肅的講解段落中插表情包

顯得我們更專業了(迷之微笑)

好啦,這套表情的來由

廣東省以外的同學應該get不到笑點

歡迎廣東人民評論區講解~

而服務業則要求高度差異化的集群。一個區域裡,要求最大限度地集中各類服務業提供商,讓客戶能一站式解決問題。

這種情況下,金融、保險、銀行、零售等行業往往互相吸引,形成一個商業圈。這樣的商圈長期演變,就會成為一座城市的經濟絕對中心。

北京、上海、香港、東京、紐約這些超級城市能被人叫得上號的城中心區,便是這個邏輯的產物。

來看一下服務業構成的

宇!宙!中!心!

主要產業是製造業的佛山,則只能忍受沒有一個絕對中心的苦惱。禪城區雖然貴為市中心,卻對順德和南海的事務缺乏控制力,政策傾斜更加激化了這一情況。

上世紀末,順德被選為現代化城市試點區,被賦予了一部分地級市的權限。當時的順德在經濟、社會、文化方面有自由管理的權限,越過佛山直接向省政府彙報。

越過佛山直接向廣州彙報....

嚐到甜頭的順德面對再想收回權限的佛山,就常常有些急眼。不過這樣的矛盾還無關宏旨,佛山真正應該緊張的問題在廣佛一體化上。

03

饋我兼金佩

和之美玉簫

“廣佛一體化”或者說“廣佛同城”是一個早就被提出的計劃。早在1919年,孫中山就在《建國方略·實業計劃》中粗略地提出了一個大廣州的概念,讓他鐘愛的廣州成為世界級的港口。這個計劃此後不斷被人改頭換面地提出,但是至今還沒有徹底落地。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廣佛同城”在遙遠的20世紀就提出了!

佛山確實離廣州太近了,扼守住廣州西南側,逼得廣州只能向東側擴張。在東莞也崛起之後,廣東的最大勢力範圍其實已經被兩者徹底限定,也許對於一個大廣州計劃而言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靠著廣州這麼近,卻還沒有被無情地吞併,顯然佛山是自有一套辦法的。上一節提到的製造業實力,就是佛山通過經濟自主的方式抗拒廣州滲透的主要支柱。

和東南沿海改革開放以後大多走上的國資和外資製造業的路線不同,佛山的製造業幾乎全都是民營資本在運作。

由於民營企業思路活、對市場的感覺更敏銳,對政策扶持的需求就不高。作為政治中心的廣州,在民企眼中,就沒有什麼吸引力。在企業文化氣質和經營理念上,這些大膽的企業家更和來自廣州的國企文化格格不入。

每一個都不弱。

廣州引以為豪的經濟滲透力,在佛山更是水潑不進。2014年,龐大廣州的工業增加值只比小小佛山高出了15%左右,工業總產值甚至還沒有佛山高。

已經把民營製造業做到極致的佛山,似乎根本也看不上廣州的製造業基礎。這樣在廣州面前,佛山當然更加硬氣。

不過隨著廣佛地鐵的修建,和兩城出租車一體化的建設,人們估計某種意義上的“吞併”還是在所難免。這對於廣州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

加上佛山的GDP,大廣州已經有了趕超北上兩大佬的實力,更能按住蠢蠢欲動的深圳。可這樣的一體化卻可能給佛山帶來人才和資本流失的悲劇。

真的會流失嗎……

但廣佛同城十年過去了,外界的擔心好像沒有成真。佛山沒有因為交通和通信上的合流而被廣州吞沒,反而仍然保持著獨特的高速增長。民營資本對國資外資的基因抗性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更實在的原因還是佛山獨特的競爭策略。

不少廣州人拿著廣州的工資住在佛山,圖的就是一個生活愜意。和廣州忙忙碌碌的城市氛圍比起來,佛山的生活節奏就要緩慢很多。

確實是很近的。

不僅如此,相對低廉的房價物價,和清爽乾淨的環境,也讓人才在離開時要好好留戀一番。反正從佛山坐地鐵進廣州比從花都進城還方便,留在佛山何樂而不為呢?

在禪城喝喝茶,去順德談個生意,跑三水高明的生態園度個假,大概會成為越來越多忙碌廣州人的真實生活吧。

至於佛山人自己,當然是偷偷跑到南海看靚妹,以免被廣州人把走啦。


日出東山紅滿天



我在與他們毗鄰的東莞工作了快10年了,廣州佛山也就去過幾次而已。 廣州佛山特大城市 大家看看上面的這個地圖,不難發現,佛山和深圳原來挨著如此之近,大部分地區都處於交界中。 廣州佛山 對於廣州和佛山合併我們來看看佛山本地人是怎麼個看法: 1.“我佛山人給樓主解釋一下吧,佛山分5區,綜合實力排名順德 南海 禪城 三水 高明,市中心是禪城,但是市中心的商業功能實在太弱了,來過佛山的都知道禪城市中心除了旅遊景點基本沒有值得逛的地方,服務業實在落後,真正的大城市服務業是非常發達,例如北上廣深港澳,佛山現在發展的佛山新城配套設施還沒跟上,只有樓盤商場,學校醫院政府辦事處一點都沒,所以人口大部分還在舊城區,如果佛山是大城市我只能說佛山是大人口城市而已,再說到廣佛同城,行業對接導致利益損失,醫療,讀書,郵政,電信,交通尤為突出,你說怎麼可能合併呢? ” 廣州佛山夜市 2.“佛山人哪裡想變成廣州人?廣州很好嗎?佛山有自己的根源文化,才不稀罕和廣州 合併呢。這幾年同城化都沒進展,佛山人想必不是傻子的。 ” 廣州佛山夜景 3.“不是說廣州不好,是廣佛形成互補城市了。合併除了行政便利之外,好像沒多大作用吧。例如番禺在廣州的存在感非常低,但是番禺以前是順德的,廣州對番禺認同感並不高。” 廣州佛山的漂亮夜景 4.“佛山禪城,順德,原居民很多的,地區觀念比較強 順德合併進禪城那麼久了,順德人從不稱自已是佛山的 是吖,在佛山快10年了,每次跟順德本地的同事聊天時都避忌說他們是佛山人,要是叫他們佛山人,他們就跟你急~” 美麗的廣佛 廣州和佛山都市圈才是真正和美國都市圈可以相提並論都市圈。中國的城市群與美國都市圈根本不是一回事。 美國的都市圈城市與城市之間照樣有大面積無人居住區,如北加州都市圈的奧克蘭和薩克拉門託,五大湖都市圈的芝加哥和底特律。 還是美麗的夜景 最後,各位看官們,你們覺得廣州和佛山合併怎麼樣呢,同意的舉個手先!


Aglove酷


會發生好多事兒,經濟肯定會更好!來看下網上的猜想

 ■2000年,廣州城市戰略中提出“西聯”,加強與佛山聯繫。  

■2002年,廣佛都市圈概念提出。 

 ■2003年,佛山提出“東承”戰略,主動承接廣州輻射帶動。  

■2004年,兩市簽署建設廣佛區域公交電子收費一卡通系統備忘錄。當年起,有關廣佛合併為直轄市的傳言與討論一直沒停止過。  

■2005年,12月召開“廣州·佛山區域合作發展論壇”,由理論探索變為實質合作。  

■2007年,兩市共同編制《廣佛兩市道路系統銜接規劃》,在道路交通上著手對接。同年,廣佛軌道交通全面動工。  

■2008年10月起,兩市“年票”互認互通。12月,國家發改委發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在國家戰略層面明確提出推動廣佛同城化攜領珠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  ■2009年3月,兩市簽訂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12月,《廣佛同城化發展規劃(2009-2020年)》出爐,提出2020年兩市全面實現同城化目標。 


 ■2010年《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出臺,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重慶被定位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其中只有廣州不是直轄市。  

■2015年,兩市共同建成“3環14射”高速公路網和15條地鐵線。其中,東南西環、東環北延長線、華快三期和廣清高速構成廣佛一環高速路,環內是廣佛同城化的主城區。  

■2018年,廣佛提前兩年全面實現同城化,10項核心經濟指標超越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成為名副其實的“準直轄市”。 

 ■2019年,廣佛15項核心經濟指標超越四直轄市,兩市場聯手向中央申請合併為直轄市。  

■2020年3月,廣州直轄市成立。


叫醒不過三生


廣州本來就是番禺和南海兩縣的縣城,佛山不過是南海縣轄的一個小鎮,後來才分轄。

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那麼熱衷於討論城市合併,而且越是落後的地方人們越熱衷,我想是自卑吧,幻想有一個大政府來讓自己出人頭地。我相信沒有幾個廣州佛山本地人會關心這個話題,深圳直轄也更多是完全和他們無關的外地人人在討論,而東莞惠州的本地人絕大多數是持反對態度。

難道我們的城市面積還不夠大嗎?拿北京的一萬六千多平方公里和上海的五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去和幾百平方公里的紐約倫敦巴黎去比,情何以堪啊!老是說深圳面積小,兩千平方公里在世界上大城市絕對排前三。所以中國的城市不是太小了,而是太大了,個個都想自成一統,地方政府考慮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才導致行政區域互相豎起藩籬,阻礙了人財物的交流與流動。如果我們都是小政府,只提供服務和配套,人財物根據市場、環境自主流動,才有可能城市群的同城化。所以廣州佛山不是要合併,還要拆分,起碼番禺增城從化順德三水高明都要拆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