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業現在已經不受年輕人的喜愛了嗎?

蔡天龍


我是學護理專業的。怎麼說呢,也不能說是不受年輕人喜愛了吧,每年報醫學專業的人還是挺多的,但是出來從不從事本專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醫學專業有什麼特點呢?

1.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有人說,只要專業選的好,回回期末塞高考。其實沒有那麼誇張了,但是每到考試周瘋狂背書是真的,內外科書一千多頁,不劃重點的那種背,背的我想死。

2.醫患交流是學問

現在醫患關係那麼緊張,做的不合適會捱罵的。曾經在門診實習的時候,A大夫看的快,B看的慢,掛B大夫號的一大爺坐不住了,指責我們服務不好,A大夫的其他病人沒來呢,為什麼不能讓他看。醫院規矩又不是我定的,為什麼罵我,555~

當然大部分患者都是十分可愛的*^o^*

3.風險高

從事醫學行業必須學會保護自己,醫院是一個患者高度集中的地方,如果不做好保護措施,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此外,還有各種輻射,危險的藥品,化學品。

4.上夜班

對於從晚上6點到早上8點的大夜班,我就笑笑不說話,甚至還想再上一個。醫護人員的作息十分不規律

5.慢回報

護士:三甲醫院的話,許多要求本科學歷,畢業參加規培,至於時間的話各個地方不一樣。也有某些地方不要求規培。

醫生:想去三甲醫院,至少研究生,然後規培是少不了的,至於多久就不清楚了。

醫生中確實有年入百萬的大佬,但是寥寥無幾

6.有學歷好找工作

只要你不要求必須在某個市,某個醫院,工作還是比較好找的。

7.成就感

當你看到鮮活的生命重新煥發生機的時候,那種成就感無與倫比。健康所繫,性命相托。人活著不能只為了錢對嗎?

其實我個人覺得檢驗不錯,本科學歷就夠用,雖然面對的東西不太好,但是有時候真的比跟人打交道簡單多了。路是自己選的,選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各位加油,願大家都有錦繡前程。


白芷花開半夏


我不是醫學專業的,但就所見所聞可以聊一聊。

醫學專業是大後期職業,從業時間越長,名聲、收入就越高。大家可以看到,去醫院掛號的時候,越是老專家越搶手。廣大群眾恨不得簡單的發燒感冒都得找一位“老西醫”看看。

醫學的後期性還體現在兩個方面:1)學業時間特別長,本科五年,這就比其他專業多了一年。現在進醫院,至少博士起步,海外經歷,博士後經歷都是必須的。因此,醫學專業同學就業基本也都30了。2)前期職業提升較慢,新人入職後還要進行規培3年,然後從中級職稱、副高職稱、正高職稱慢慢混,大部分人都要40歲之後開始有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醫患關係十分緊張,醫生的工作本來就很辛苦了,現在還要擔心自身安全問題,被打了還沒地方說理去。

所以,對於非醫學世家的學生來說,從醫之路還是很坎坷的,需要極強的努力和毅力!

這也就給人大家不願意學醫的假象。其實醫學專業還是挺不錯的,人要有長遠規劃。


歡迎大家討論,有興趣的請加關注


公考漫談


可能是因為太苦了,但醫學也有很酷的一面,下面說說:先說臨床醫學,雖然容易就業,但一般要慢慢熬,不一般的也是有的,鳳毛麟角,30來歲主任,40歲專家(據說可以有50w額度的信用卡,嘿嘿嘿)...懷揣醫者仁心的美好想法,做這個事業挺好的!如果轉管理崗,就需要情商、關係網這些了。再說基礎醫學,需要有超強的學習和自律能力,更重要的是興趣!說白了就是搞研究做實驗,學術水平高了,就業範圍特別廣,醫院、藥企、科研機構、院校...總體來說,醫學類需要極高的個人品格操守、極強的心理素質,能耐得住寂寞,也能受得了社會上各種人的不同聲音!對了,“之所以說醫學酷,是因為醫學和教師,一個拯救肉體,一個拯救靈魂。---北屋的k”


北屋生存主義


我個人認為,醫學專業還是很受年輕人的喜愛的。因為社會的發展,開始拓寬更多的領域,然而醫學專業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專業。

根據人們現在的生活狀態和養生的意識來看,醫學專業這個領域還是有發展前景的。

然而現在年輕人的心理,是希望以後能有一個穩定的生活,而並不會像80年代時期的年輕人一樣,想要創業有自己的事業。現在的男年輕人更注重的是穩定平靜,醫學專業給年輕人帶來的以後生活就是非常穩定的,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


林慄桐


由於醫生這個職業的關注度很高,收入也是逐年提高,這個提高還體現在平均工資和最高工資上,同時醫生的社會地位也是穩步提升,醫生又是一個公認的越老越吃香的職業。

所以,就算當醫生很難,工作很辛苦,還會過勞死和意外死,依然還是越來越多人去報考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