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你還能不能熟練的背誦,小時候老師教的某一首古詩;你還能不能清晰的記起,小時候坐在爺爺懷裡聽到的某個歷史故事;你會不會在某個時間懷念,小時候跟隨著父親去村頭的戲臺看戲的那一種期待的感覺?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時光荏苒 ,我們的生活方式也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的 改變 。在八十年代初的我們穿著開襠褲玩著泥巴的時候,又怎麼會想到現在的孩子都是坐在家裡玩著電腦呢。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 ,想見一個人,馬上就能見著,想念一個人,馬上就能聯繫上 。想學一個東西也很容易的找到很多的資源 。因為節奏變快 ,人的內心也漸漸的變得浮躁了 。感覺很多人做一件事都是趨於利益的考量,內心想到的都是自己能得到什麼,求名求利 。這本來也沒什麼,但是很多人卻在追求的過程中逐漸拋棄了過去的東西。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正如我們社會在發展的時候,漸漸的遺失了傳統的文化 。當然,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一直覺得傳統文化的傳承一定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環節 。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如今,有很多有著遠見卓識的人都在致力於留存和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 。在江西鷹潭的龍虎山下,有一位老人正在這裡為了留存和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做著努力 。他就是劉家昌老師 。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這位活躍於七八十年代樂壇的臺灣音樂家 ,已經在龍虎山隱居了近十二年 。在這片靈秀之地,他聯手臺塑集團建造了華泉小村這一個文化和藝術的聖地 。而在小村的中華藝術精舍,正是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而建造 。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青銅器,茶具 ,竹簡,醫學,武術,藝術,古樂器,以及各種各樣的歷史故事,都以其獨特的形式留存在了這個精舍裡。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箏,鼓,壎,罄等古樂器留其形和聲,我們只要把手指放在展示窗的特定位置一揮就能聽到這些古樂器的聲音 。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戲曲的臉譜櫥窗邊上就是一個小型顯示器,裡面播放的是戲劇內容 。武術,舞蹈以及相關的記載都被記錄了下來。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當然,這裡留存的東西真假我不得而知 ,但是這些東西讓我對我國的古文化又多了一份瞭解。那些一起參觀精舍的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古代文化表現出的熱情居然比我們更高,多少還是有些令人汗顏的。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據說,華泉小村是劉家昌老師此生最後一件作品。也寄託著他對於弘揚中華文化的心願。說起中華文化,筆者一直沒有準確的定位,不知道中華文化的真諦在哪,但是這些傳統的器物和藝術也應該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寄託吧。

當傳統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我們總是在意那些已然失去的東西,去解密,去研究,那倒不如留下這些許的傳統給子孫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