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做完手術,醫生都讓自費買人血白蛋白?

善良麼32565


題主也許對白蛋白的輸注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解,下面逐一回答一下各個問題。
首先說,並不是所有患者術後都需要用白蛋白,要根據患者自身營養狀況、術後恢復情況等多方面綜合考慮,確有必要時再用。
其次說,白蛋白是否完全自費?醫院為何不賣?醫保為什麼沒有?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方部門政策有差異,筆者也沒有全面調查,所以這些問題無法給與確切的回答。至少筆者目前就職的位於北京的一家三甲醫院,如果患者自身白蛋白較低,符合適應症,醫保是可以部分報銷的。而題主所就診的醫院,究竟為何讓患者到藥房自費購買,這其中是否如有些評論所言,涉及“藥佔比”、“醫保控費”等問題,建議題主直接詢問您的主管醫生,或者到醫務處就相關政策和規定進行諮詢。如果確實存在違規現象,可以向醫院或當地衛健委相關部門投訴或舉報。

最後說,國家確實一直在提倡無償獻血,筆者本人也獻過血。但儘管獻血無償,血液製品的提純、加工、儲存和運輸等各個環節,都是存在成本的,這也許是血液製品收費的原因之一。此外,目前除整形美容等一些特殊科室治療項目實行價格備案制,公立醫院的其他收費標準一律由發改委相關部門進行統一定價(民營醫院不瞭解),因此對於收費方面各個醫院應當都是統一且透明的。


(圖片來自網絡)

李巖祺


這個說法不成立!!!


一、並不是所有的醫生都讓病人自費去買人血白蛋白的。

就像我這家醫院,本身醫院裡面就有白蛋白,所以,我們是不會讓病人去買白蛋白的,當然了,如果醫院裡面的白蛋白缺貨了,病人確實需要輸注白蛋白,只能讓病人自行去買了,這個和醫生沒有關係的。

三、藥房買的人血白蛋白,來自哪裡?

這個估計藥房最最清楚,即使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對於外面藥店的白蛋白的來源也是不清楚的,但如果你去藥店買白蛋白的時候問來源,估計人家也不一定會說,即使說了,你會相信嗎?所以,有的時候還是不知道為好。

四,醫保為什麼沒有?

如果進了醫院,醫保是可以報銷的,別說白蛋白了,現在比白蛋白更加昂貴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腫瘤靶向治療藥物,醫保都是可以報銷的。所以,只要醫院有藥,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可以通過醫保報銷的,至於報銷比例,這個因病人的醫保不同而不同。

五:一瓶四五百,人血不都是大家無償獻的嗎?

一瓶四五百算是便宜的,有的品牌的白蛋白,一瓶需要八九百呢,兩瓶白蛋白一共才100ml,接近2000塊錢,眨眼之間就輸進去了。

既然稱為人血白蛋白,肯定是人血中提取出來的。我們平時的獻血大都是全血,也就是血中所有的成分全都有,獻血後需要傳染病的檢測,然後將全血的每一種不同成分分別提取出來,比如說懸浮紅細胞、血漿、血小板、凝血因子等等,然後是保存,必要的時候再用,所有這些都是需要人力、物力的,白蛋白的提取也不例外,所有這些都需要經費。因此,雖然獻血的時候是無償的,但用血的時候需要花錢,當然了,如果您獻血到了一定的量,自己或是直系親屬用血的時候也是免費的,但白蛋白是沒有免費的。

六、並不是所有的手術,都需要輸注白蛋白的。

現在的白蛋白的使用時需要指徵的,那些需要搶救、重症或是惡性腫瘤、肝硬化引起腹水的病人,是可以輸白蛋白的,顱腦水腫的病人也是可以輸白蛋白的。很多病情輕微的病人,根本不需要輸白蛋白的。

七、如果醫生讓我去買白蛋白,我要不要去買?

醫生如果覺得病人需要輸白蛋白,首先應該把原因給病人解釋清楚。如果讓病人出去買,也需要把原因解釋清楚。如果原因合情合理,那麼,出去買也是可以接受的。怕就怕在本來輸與不輸白蛋白差別不大,同時本來醫院就有白蛋白,醫生仍然讓病人出去買,估計這裡面就有問題了。


頭號在線醫生


這又是一個挖坑的提問,給手術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有嚴格的適應症,哪來的都要讓患者使用?

首先,人血白蛋白是一種用於臨床急救的特殊藥品,和其他血液製品一樣被列入特殊藥品進行管理,臨床上使用有相對嚴格的適應症。

醫院當然有人血白蛋白,並且,現在全國的醫院都已經取消了藥品加成,意思是,醫院的藥品價格與外面藥店的價格理論上是一樣的(至於外面藥店有沒有加價不知道,反正現在醫院從藥品上是沒有賺一毛錢的),如此,病人在醫院買藥與藥店買藥的價格理論上是一致的。那麼,為什麼有時候醫院會讓病人在外面藥房買白蛋白呢?

前面說過,人血白蛋白在管理上是比較嚴格的,要開處方,並且要上級醫師,科主任簽字,有時候找不到科主任,沒人簽字,就沒辦法開藥,更重要的是,對於臨床科室、一線醫生而言,每一家醫院都會考核一個指標:藥佔比,一旦這個月你的藥佔比超標了,輕則扣工資獎金,重則通報批評,甚至行政處罰,這些,扣的可都是醫生們的血汗錢啊。所以,有時候醫生就會讓患者家屬出去外面的藥房買,反正價格是一樣的,醫院附近都有藥店,也很方便。

其次,要告訴這位提問者的是,給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有嚴格的適應症,並不是“做完手術都要使用人血白蛋白”,1.失血創傷、燒傷引起的休克;2.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煩壓升高;3.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4.低蛋白血癥的防治;5.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6.用於心肺分流術、燒傷的輔助治療、血液透析的輔助治療和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這些情況下,是輸人血白蛋白的適應症。

第三,為什麼醫保沒有?意思是為什麼醫保不能報銷人血白蛋白?這個問題問得好,應該讓醫保局來回答。

第四,人血不都是大家無償獻的嗎?為什麼一瓶白蛋白要4、5百?

這個問題也問得好。打個比方,江湖河流大山裡的水不要錢吧,可是人家把水淨化了、過濾了再賣給你喝,一瓶要2元甚至3元5元,身價頓時上漲百倍。

人血白蛋白也是一樣的。

各地區的血站從無償獻血得來的血,需要經過以下步驟,包括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等,其中還有一部分損耗(不合格的血液),每一步驟都會產生一定的費用,即使不考慮人力資源、科研技術、固定資產等其他環節前提下,從無償獻血的”血”到最終臨床上使用的”血”是不同的,“血液成本”主要來源於採集、檢驗、分離、儲存、運輸等環節所需成本的總和,同時,患者在血製品的時候也會產生一定的成本,醫院在給患者用血的時候也會收取一定的費用,包括交叉配血檢驗費、血液儲存費、輸血注射費、輸血專用管及針頭的費用,等等,這些費用加上血液及製品在生產過程產生的費用,就是患者最終用血的費用。

人血白蛋白得最終價格當然包含了以上成本。

不知道以上回答能否讓提問者滿意?謝謝。


麻醉超人鋼鐵俠


什麼疫苗都打未必好

武漢市中心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 李元元

接種疫苗能預防疾病,因此有人覺得多打幾種,應該更能提高免疫力,更不容易得病。其實,打疫苗不是多多益善,更不能當成提高免疫力的補品。

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我國疫苗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依照政府規定受種的疫苗。目前一類疫苗以兒童常規免疫疫苗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減毒活疫苗、無細胞白百破疫苗等,大家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免疫計劃定時接種。二類疫苗是對一類疫苗的補充,可根據個人的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比如被狗咬傷後,就必須注射狂犬疫苗;長期在人員流動密集區工作的人群(如護士、醫生),以及65歲以上老人或體弱多病等人員,可在流感季選擇接種流感疫苗。

但是,短時間內重複、大量注射疫苗,非但不能提高免疫疾病的能力,反而可能造成免疫麻痺,即機體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降低,影響對疾病的預防。比如,最近一些患者看到網上流傳“疫苗中含有的人血白蛋白能促進傷口癒合”,就來門診要求注射疫苗。這樣做的後果一方面會抑制肝臟自身合成的白蛋白,加重病情;另一方面會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白蛋白由人類血漿製成,雖經過加工滅活和去除了可能包含有的傳染性病毒,但理論上仍然可能存在未知的或新發病毒及病原體傳播疾病的潛在風險。

因此,大家一定要在正規機構接種疫苗。每次注射前也要告知醫生曾經的接種狀況。要知道科學的免疫接種應是既不漏打、少打,也不重打、多打。▲(文章來源:生命時報)


生命時報


  人血白蛋白為人血液製品,主要成份為人血白蛋白,輔料為辛酸鈉、氯化鈉、滅菌注射用水。人血白蛋白,具有一定的適應症,如果說做完手術醫生都讓自費買人血白蛋白,是不可能的。

  人血白蛋白適應症為:1.失血創傷、燒傷引起的休克。2.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顱內壓升高。3.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4.低蛋白血癥的防治。5.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6.用於心肺分流術、燒傷的輔助治療、血液透析的輔助治療和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

  禁忌症為:1.對白蛋白有嚴重過敏者。2.高血壓患者,急性心臟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3.嚴重貧血患者。4.腎功能不全者。

  據上所述,做完手術,醫生不會都讓患者或家屬自費買人血白蛋白。如果有必要使用人血白蛋白,醫生會讓自費買人血白蛋白,究其原因,可能是:人血白蛋白在管理上控制嚴格,不但需要開出處方,還需要科室主任簽字、院長批准,如果一時找不到主任、院長就不能買藥;再則,每個醫院都有藥佔比,藥佔比不可超標,否則罰款、挨批;另外,醫院買藥與外面藥房的價格一樣,外面方便。

  以上,就是對“為什麼做完手術,醫生都讓自費買人血白蛋白?”的回覆,希望能夠幫助你。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這個問題應該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給手術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有嚴格的適應症,基本上不會讓患者自己去購買,不過,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例外。

人血白蛋白是一種人血液製品,主要成份為人血白蛋白,其中還會加一些像辛酸鈉、氯化鈉、滅菌注射用水來進行調和。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人血白蛋白的原料來自人血,因此即便對原料血漿進行了相關病原體的篩查,並在生產工藝中加入了去除和滅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論上仍存在傳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體的潛在風險。因此,在臨床使用時應權衡利弊。

人血白蛋白的適應症有以下六種:

1.失血創傷、燒傷引起的休克。

2.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顱內壓升高。

3.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

4.低蛋白血癥的防治。

5.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6.用於心肺分流術、燒傷的輔助治療、血液透析的輔助治療和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

當然,人血白蛋白和大多數藥物一樣,具有一定禁忌:

1.對白蛋白有嚴重過敏者。

2.高血壓患者,急性心臟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

3.嚴重貧血患者。

4.腎功能不全者。

所以,在做完手術後,醫生一般都不會讓患者或家屬自費購買人血白蛋白。

但如果真有特例,很可能是以下原因:

1.每個醫院都有藥佔比,藥佔比不可以超標,否則很可能將面臨罰款等處罰。

2.醫院與外面藥房的價格基本相同,但醫院購買需要很多流程,因此從外面購買更加方便。


公共食談


謝謝邀請,做為一個醫生,我負責任的告訴你,輸白蛋白有嚴格的適應症,不是你想輸就能輸的。而且,人血白蛋白是很稀缺的,我們科的患者想要輸,都得跟醫院藥事部門申請,符合適應症,醫院才會批准你用。

你這個問題問得別有用心,正規醫生不可能隨便讓你出去買白蛋白。

至於為什麼白蛋白不報銷,這個是國家醫保部門規定的,我們醫生也做不了主,我們也很無奈。

人血白蛋白是從血液中提取出來的,雖然獻血是無償的,但是提取白蛋白需要很多道工序,包括提取後的儲存和運輸,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所以白蛋白不可能無償賣給你,而且這些東西的定價權也不是醫院,我告訴你,任何藥品和耗材的價格,都不是醫院定價的,現在已經取消藥品加成了。國家規定白蛋白多少錢,醫院就是多少錢賣給你,一分不賺。所以不要把責任推到醫生和醫院身上。



附上輸白蛋白適應症:

1.失血創傷、燒傷引起的休克。

2.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顱壓升高。

3.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

4.低蛋白血癥的防治,一般要低於25g/l。

5.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6.用於心肺分流術、燒傷的輔助治療、血液透析。


普外科曾醫生


我個人覺得以上幾位筆者回答的都很保守。除了人血白蛋白的組成和其功效以外。其實醫生讓家屬自己購買白蛋白還有一個說破不點破的“潛規則”,那就是提高醫生的灰色收入。各大醫院尤其是主任醫師都有自己的業務單位,也就是醫藥公司。患者就醫是個很矛盾的事情,有病看病,看病吃藥。吃什麼藥?醫生說了算。患者只有服從,這點尤其是腫瘤患者家屬是最有見解的。打個比方,有患者得了惡性腫瘤有機會手術介入治療,那麼術後第一個階段就是比較費錢的。因為惡性腫瘤手術往往創傷面都相對比較大,自身白蛋白不達標,這時醫生就會找患者家屬談話,讓其去購買白蛋白。這時有個疑問,既然需要,那為什麼不從醫院藥房開出呢?這時得到的答案就是醫院每月都有藥物考核,如果超標了會如何如何,再有就是告訴你醫院的白蛋白價格很高,也許還未納入醫保等等……這時絕大部分家屬就會自己購買,而醫生就會要求家屬必須購買某某廠家的,否則不敢給病人上藥!其實醫生心裡很清楚,他給的廠家,家屬是很難買的到的。這時家屬就會找到醫生反應困難。醫生就會順理成章的給家屬說我給你打電話,他把藥給你送過來,你只需要付錢就行了。與此同時送多少量也是醫生說了算。這樣這筆交易算是完成了。家屬為了自己的病人,勉強的理解醫生那麼就給以後的治療留下伏筆。除非你是院領導的親戚朋友,要麼是科室主任的親戚朋友,否則這條路基本是每位家屬的必經之路。後期如果根據病情需要化療的,那麼醫生的小灰就又可以實現了。很多事情換湯不換藥,基本路數雷同。這也就體現了某種程度的過度治療,比如醫院現有的化療藥物對待某些腫瘤就有好的療效,醫生就會給家屬說用某某某藥物針對性會更好等等。絕大部分家屬就會支持醫生的說法,可是某某藥物還是那些話,以後的經歷就和白蛋白的過程是一樣的了。但是關鍵問題出現了,如果病情穩定好說,那麼如果復發或轉移了呢?那病人的耐藥性就會大打折扣。可能本人說的有些跑題,現行的醫療改革某種程度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益處同時也對醫院的總體收入產生了一定影響。醫保範圍內的藥物及檢查項目增加了,可是治療費用上調了這是典型的換湯不換藥。國家的為民政策是絕對的!可事實也觸動了某些行業及個人的神經,這是病!比惡性腫瘤還要命的病,得治!!!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天空143617430


現在醫生也沒有那麼壞.真正壞的也是個別.確實如果白蛋白你去醫生指定的地方買是有提成的.在這裡建議消費者如果用到白蛋白可以查下自己所在城市的醫藥公司.去那裡面買稍微會便宜些!

說說在我前面幾個問答吧.我看到有一個說現在醫院藥品都沒有差價,這句話當真看笑了我.你說的是普通常用藥?一件大輸液成本也就幾十.塑料的貴一點.也不會到一百.抗生素消炎小針都是幾毛一支貴點不會超過10塊一支.奈何老百姓醫院輸液動不動百元起一次.

我也不懂白蛋白是怎麼製成的.只曉得白蛋白是救命藥.國產的比西班牙的貴。為什麼在藥品目錄上醫院卻不賣.賣起來不掙錢還虧錢.因為中標價比較低。醫院進不到中標價的白蛋白!

這裡面涉及太多利益鏈了.藥品生產商-銷售員-醫藥公司-銷售員-醫院!當然現在有人會跳出來說什麼現在藥品都統一招標價了.我呸.有的藥品中標價當真不可思議.特別心腦血管和新特藥這一塊.其實藥品出廠價並不高.中間經過咱們大天朝各地區所在醫藥公司一運作.價錢旺旺不可思議。

我好像說了好多.文采不好說的也前言不搭後語.但說出來都是真話.中國的老百姓看病真不容易。醫院裡面醫生大部分都是好人.當然每行也都有不良的渣渣存在的.去大醫院看病如果開出來藥實在超過咱們經濟能力.可以拿著藥房去當地醫藥公司問問.當然.多問幾家.醫藥公司也喜歡坑這類人.你要多問多比較.至少是比藥店和我醫院便宜很多的!


樂哉其中144098491


血液主要有兩種成分組成:

細胞:紅細胞(攜帶養料和氧氣)、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起到和炎症對抗作用)、血小板(起到凝聚為血栓止血作用)。

血漿:水和血漿蛋白,包括清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與免疫有關)約各佔70%和30%。血漿中的水分含有鈉、鉀、鈣、磷等是血漿中的晶體滲透壓主要成分,而白蛋白是維持血漿的膠體滲透壓的重要成分,同時又是供應組織營養的重要物質。無論晶體滲透壓下降還是白蛋白過低引起膠體滲透壓下降,血液中的水分就會通過毛細血管滲透到血管外的組織間隙,(包括皮下水腫、胸水、腹水)發展下去會引起組織中的細胞水腫,尤其是大腦神經細胞水腫會產生意識模糊、反應異常、精神症狀甚至會死亡。

血漿中的白蛋白主要由肝臟合成,前題是每天能吃進去足量的蛋白質和肝臟功能正常,如因各種原因不能正常進食(疾病厭食、挑食、老年人胃納差等)或有肝臟疾病、重症感染毒素抑制肝臟蛋白合成、老人肝臟合成蛋白能力下降等、都會導致低(白)蛋白血癥。

其次血蛋白消耗過多:手術中出血量多少不僅喪失了大量血細胞,也會使血漿喪失,貧血和低蛋白血癥出來了。不及時補充紅細胞和白蛋白一是恢復慢,如術後二天不排氣不能進食或體質太虛弱進不了少,要不了幾天低蛋白血癥會帶來輕重不一的後果。當然感染、發燒、化膿等也會消耗大量白蛋白。

中國人普遍對輸血存在很大顧慮,不知道血液衝的細胞都有生命期,細血球生命二個月左右,白蛋白也有生命週期,因此骨髓每時每刻都在造新的血細胞、肝臟每分每秒在合成白蛋白。支援獻血者少了、人口越來越多、當然各種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對血製品的需求到了供不應售的程度。

外科手術治療手段越來越先進、手術人數翻了幾翻、老齡化帶來疾病包括內科血液科、呼吸科、腫瘤科用血量不斷增加,血製品必然成為緊缺“商品”不過是用來救命的商品。況且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標準靈活性很大,醫保負擔不起,不是不好報銷而是把輸血輸白蛋白標準定得過嚴防止灡用。(總有些病人當然會侵佔真正需要血製品救命的其他人)醫保雖無明確強制性規定白蛋白用量,醫院、醫生自然懂得怎麼控制,真正該用的不用(若藥庫有貨)發生醫療糾紛你倒黴,還是用一點,但不可能用到必要的程度,所以叫病人家屬至自費藥房買,各有各的難處,治病救命要緊。

2018.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