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時代,銀行應該向咖啡廳學習什麼

新零售時代,銀行應該向咖啡廳學習什麼

老趙是一家咖啡廳的老闆,賣的是“最正宗的意式咖啡”。

他以前在意大利生活過幾年,學了精髓回來,做出來的味道確實很正,吸引了很多對美式咖啡厭倦的年輕人。

後來他發現顧客越來越少了。一問才知道,街角有家咖啡廳也打出正宗意式咖啡的名號,味道竟然差不多,但因為地理位置更方便,人們更願意去那裡消費。

老趙於是發起了第二杯半價等各種低價優惠活動,誰知那家店也跟著做活動,不管老趙出什麼招,對手都能快速複製、反擊回來。

老趙很絕望,跟朋友抱怨:“我的咖啡才是真的正宗,那家店只不過是山寨版的,產品根本沒我的好,可大家還是願意去那裡,我真想不通!”

朋友說:“如果味道差別不大,其實很少人能喝出兩家咖啡的不同,現在的年輕人懶得去深究,都是哪家舒服去哪家……”

朋友的話給了老趙啟示:

-現在的人更懶了,喜歡便捷;

-他們消費的不只是商品,還有服務。

於是,老趙開始改變咖啡廳的經營模式——

·開通線上服務,承諾半小時內送餐上門,如果超時就送店鋪優惠券或精緻小甜點;

·到店消費除了時間承諾,還可以享受咖啡廳內的免費讀物、全新升級的沙發和真誠的微笑服務……

·另外,他還定期在咖啡廳舉辦讀書會、咖啡知識講座等線下聚會,跟很多顧客成了朋友,廣告語也從“最正宗的意式咖啡”變成了“共享品質生活”,生意變得越來越好。

老趙的咖啡廳為什麼能重生?

追根究底,是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關注點從咖啡轉變到了顧客身上,挖掘需求、滿足需求,打造特色化服務,從而建立信任、增加黏性。

“以客戶為中心”已經成了這個時代幾乎所有行業的原則,包括銀行業。

很多銀行不停給櫃員、大堂經理、理財經理等各個崗位安排服務類的培訓,因為金融產品很容易被複制,但銀行給客戶帶來的差異化服務體驗是很難被複制的。

現在都講新零售,其實新零售的本質也是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利用技術和資源整合,讓購買更加精準、便捷、高效

銀行業應該向非銀行業——特別是互聯網公司和新零售學習,看看一些服務型公司、零售店、酒店是怎麼打造客戶體驗的。逐漸向零售轉型,搞清楚這些問題——

·怎麼挖掘客戶需求?

·怎麼做到將客戶細分,怎麼打造個性化服務?

·怎麼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

·怎麼連接用戶的生活、消費、金融場景,讓客戶從滿意到驚喜,方方面面都離不開你……

當銀行不再像銀行,才能趕上時代的列車。

你認為最成功的銀行業零售業務市場活動都有哪些?為什麼?

如果題主是銀行從業人員的話,我認為如果是想通過這樣的提問方式來解決工作上的問題的話是不太容易的,畢竟目前行業競爭激烈,而每個銀行針對自己的零售業務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戰略目標。而如果題主不是在總行,而是在分行、支行、甚至是網點從事金融工作的話,那還會受到地域、城鄉、客戶理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會導致你的工作方向和方式存在巨大的差異。

即使如此,我還是按我的思路簡單的提供點信息。

首先,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零售業務都是常規商業銀行的重要利潤來源,並且這種利潤在銀行收入佔比中上升是目前各商業銀行的一個重要工作目標。正因為如此,各銀行都在經營戰略轉型,零售業務就其中的一個核心內容。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目前國內零售業務的問題和特點,再逐個淺談。

1 零售業務的客戶眾多,任何一個個人都有可能是零售業務潛在的客戶。而中國人口數量如此之多,這個量化市場能提供的總客戶數和總業務量肯定是相當驚人的。但是這樣的情況同時

也帶來另一個問題,單個個人客戶相比起公司客戶來說,如果不形成規模經濟,量變引起質變的話,很難為銀行帶來理想的收入。所以我認為你所謂的市場活動首先應該針對性的解決這個問題。

從目前國內銀行業整體服務情況來看,網點服務由於體制化原因,服務方式消極、被動,單靠網點高低櫃及大堂的純人力來做產品營銷的話,效果和週期可想而知。幸運的是,現在由於技術

與業務的進步,其他更有效率的渠道也逐步的繁榮起來,如電子銀行渠道。所以應該結合單個銀行的實際情況,應該大力的將傳統渠道與新興渠道有機的配合在一起,共同的來做零售業務產品營銷及宣傳工作,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促進個人客戶的規模化,完成單渠道營銷向多渠道營銷的方式轉變。

2 零售業務產品單一,缺乏市場細分。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產品主要還是以存、貸、國債、基金為主,客戶定義缺失。做為零售業務產品,最終還是要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帶來

利益或者便捷。因此銀行一定要放低姿態轉變思路,不能再守著以往的傳統產品固步自封、啃老過活,認為我們能提供的只能是這些,其他的沒有。這個問題就需要相關業務部門做好產品

創新與風險法規的平衡,不斷的推出有針對性、有吸引力、有優勢的零售業務產品。比如說,針對在校大學生、旅遊者、出國留學、遊戲玩家等各種有不同需求特點的客戶推出不同的產品,

當然這些類別下面還可以做進一步細分,這取決於你們的思路與市場調研的力度。

另外,要推進這樣的一個戰略目標,肯定不一個人能完成的。往往要牽動與協調行內多個部門做調研、思考、探討與決策,而這個通常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大行更甚。

好了,雖然還有很多內容,但是先說這些,因為你要做的具體工作取決與你所處的角色、位置與環境,全部列完,對你不一定是好事。針對具體工作,一定還是要多觀察、多思考,儘自己的全力去解決問題。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