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十四個月了,還不會叫媽媽,正常嗎?

何子茵


14個月的孩子,也就是才剛剛一歲零兩個月,不會叫爸爸媽媽,這不是個例。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家庭教育氛圍不同,語言發展也就存在一些偏差。

有些孩子剛剛一歲,就會叫爸爸媽媽,而且吐詞清楚,發音標準,比如我侄女就是這樣;有些孩子則是一歲以後才開始牙牙學語,最開始表達不清楚也比較常見……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建議家長這樣做:

帶孩子做一個全面的健康體檢

如果家長按時給孩子做了健康體檢的話,那麼對孩子的身體狀況會很清楚。比如說,看孩子是否缺乏某種微量元素,他的成長髮育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的等等,醫生會根據實際的檢查結果給出專業的意見與建議。


注重高質量的親子交流和互動

一歲多的孩子,正是建立安全感和激發他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階段。孩子每天所接觸的人和事,是主要因素。這個時期,孩子學習說話主要是靠模仿家長的發音來展開。如果家長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好好引導,那麼孩子的表達慾望就會越來越強烈。

舉個例子:陪孩子一起玩,不是在一邊看著他,而是要加入他。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與關懷,願意主動開口說話。雖然,一開始他可能只會說一個字、兩個字,甚至於你還不一定能聽得懂,但是隻要他願意說,你就不要去阻止,而是需要鼓勵。

用你和孩子都喜歡的方式去交流和陪伴,給孩子的語言表達創造良好的氛圍。比如親子游戲、親子閱讀等等,都是非常棒的方式。

鼓勵和引導孩子主動表達

孩子學習說話,其實是成長階段的第一個質的飛躍,就好比他學習走路一樣。這需要循序漸進,慢慢地進步。家長平時就要注意去引導孩子,激發他主動表達。比方說,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他偶爾會根據聽到的詞彙,自己去模仿你的發音。那就不妨鼓勵他大膽說出來,重複幾次也沒關係,但也不要強求。適當地表揚,也是必須的,認可孩子的進步,對他來說是一種動力。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

一歲多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和探索心最強烈的時候,五彩繽紛的大自然會是他們的最愛。我家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正好當時我全職在家,所以經常會帶他出去玩。不管是公園,還是名山大川,除了大自然本身的神奇之處,還能夠接觸更多的小夥伴。他更容易主動表達,也更容易敞開心扉。

總的來說,家長需要用對的方法,多一些耐心去引導孩子。不要盲目去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多實踐多總結,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