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是什麼意思,怎麼解釋,出處是什麼?

論語_弟子規_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出自《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名話的意思是你自身的德行及福報要與你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要相匹配,如果違背自然規律行事會受到報應的。它主要勸導人要百善孝為先、積善修德、胸懷浩蕩之氣不做奸邪不義之事,而且要遵循五輪規矩,長幼有序,男女有別,不得越位,否則會多行不義必自斃。

《朱子治家格言》又稱《治家格言》,為清代學者朱柏廬所著。朱柏廬,江蘇省崑山縣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著名理學家、教育家。他的著作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勸言》等。 《朱子治家格言》是我國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僅五百多字,講述了許多為人處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張的勤儉持家、不貪便宜、公平厚道、誠實待人、與人為善、力戒色慾和浮華,反對見利忘義等觀點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孔子在《周易·繫辭下》也說:“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是說:“德行淺薄卻地位高貴,智能低下卻心高志大,力量微弱卻身負重任,這樣的人沒有幾個是不遭受禍害的。”這也是所所謂的“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吧!

一、中華 傳統文化 的中“五倫”關係,即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這是五倫大道,是人類存在的五種正常關係,出了這五種關係都是違背倫常的。

“倫常乖舛”中的“乖舛”就是違背、出格、偏離的意思,是否定了倫常,“立見消亡”就是馬上就會遭禍(疾病、災禍、夭折)。


二、中華 傳統文化 講的是道德,首重德行的修養,道是自然規律,德是按自然規律做事,這樣的人是有德行的人,就是按四維五常八德做事,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義、禮、智、信。”人的德行要同他所在的地位(社會、團體、家庭等等)相配,否則也會招至災禍。

三、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殃,殃盡定昌;為惡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昌,昌盡定殃。


網媒二丫


陳大惠:德不配位 ,必有災禍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那麼愛生病,今天的年輕人那麼容易英年早逝?平時兒童醫院孩子們看病排隊排到外面來。有很多年輕的人一出名就死了,有些官員一提升重病,有的人家裡有錢剛蓋完房子,人去世了,出車禍了。為什麼?就是這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載萬物。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載就是承載;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打個比方說,這有一張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給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們看這個桌子怎麼樣?它就開始發抖,它就開始變形了,出現崩潰之前的先兆。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清華大學的古訓“厚德載物”,金錢、權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報,都是壓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載的了嗎?靠什麼承載,靠符合萬物規律的德行。
比如有當父母的,當爺爺奶奶的,你要經常把珍惜福報這句話跟自己的孩子講,對他非常有好處。福報,福報就是我們的享受。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我能有一萬的不穿一千的,能吃十萬的我不吃兩萬的,這些都叫福報。中國人講惜食,珍惜的惜,食物的食。惜食、惜衣,就是我們穿的衣服,你要珍惜它,人貴惜福。你得積攢自己的福報。
有人說陳老師,你講的我不相信。四個字送給你,“以身試法”,過去有一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太重要了。生死存亡,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裡頭裝不下的東西,你這不是惹禍嗎?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還少嗎?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報不相稱。我剛才給大家看了我使用一塊錢的手機、穿8塊錢的布鞋,我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我沒有什麼德行,我用這些很簡樸的東西,我心裡很踏實。你沒有德行,享受的太大,奔馳、寶馬、豪華別墅,頓頓飯都是上千上萬,就是消耗自己的福報,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
現在人們瘋狂的追名逐利,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為了掙錢不惜一切手段。我們現在天天看這個奔馳車好,那個大別墅好,你看人家當官當這麼大,不行我一定要把這個錢掙到手,大家都是在這樣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結果會如何呢?“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現在的學生、孩子不是那樣,他不管他是什麼身分,就是要最好的。你一分錢不賺你就要最好的,誰教的?電視上教的,社會在教,家長也在教,老師也在教;攀比,家長都鼓勵,媽媽明天給你買個更好的壓倒他。你看看,完全錯誤。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會怎麼樣?我們老祖宗講的會折你的福報。
我們老年人過去講“折福折壽”,是有道理的。大家不要忘了,壽命和福報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個能量罐。我們不會愛孩子,現在對孩子的那種愛完全是違背知識,你越愛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災禍,越容易夭折。年輕人為什麼年紀輕輕的去世的那麼多?三十多歲,突發疾病為什麼那麼多?因為他的福報、能量快速消耗了。所以吃的簡樸、用的簡樸,真有好處。明白了這個道理,才知道厚德載物,你才敢消受。你看著領導做好車,就想把他拉下來,你看那些企業家那麼有錢,就想我要把這個錢拿過來,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麼樣的德行和福報,他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穩。再說一句《周易》裡的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你看著人家發財,你看著人家出名,你看人家當教授,當領導,你有沒有想過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
禍患的先兆——傲慢
我們留心觀察周圍的朋友、家人,當他出事出問題之前一定會有先兆,什麼先兆?就是反常。什麼反常?比如傲慢。無比的傲慢,決定要出事,為什麼?他那張桌子已經開始發抖,已經開始變形了,已經不正常了。
我今天給各位帶來了一本書,這本書是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名字叫《地獄門前》,講李真的。通過這本書,我們看到他很多的作為,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失常”。說這個人精神失常,言語失常,為什麼?一個新華社的記者給我講,李真做了國稅廳廳長後,走路橫著走,指手畫腳,感覺好像天王老子,已經都沒人樣了。福報到底是什麼?通俗地講福報是一種能量,您這張桌子受不了一百斤的能量,您只能受十斤的,你還非得去當個廳長,當廳長得有大德行,他要為全省的稅收負責,那得有大德行、大胸襟的人才能承載得了這種福報、關係和待遇,所以說厚德載物。中國曆朝歷代選官員,先看德行,不看學歷,學歷那是知識,那不是德行。
這些東西都是真的,我們仔細觀察,生活當中有大學問,這個在平時看不到,只有在古聖先賢那裡才能看得到。孩子出事之前也有這個問題,他表現說話狂妄、目中無人、目無尊長,這都是災禍要出現之前的表現。不相信這些東西,就是不相信自然規律,不相信太陽從東邊出來,不相信有黑天有白天。
什麼是“道”?什麼是“德”
身在現代社會,我們現在不缺錢,也不缺技術,但是大家找不到那種幸福、安全、和樂、和諧的感覺,為什麼?不學傳統文化,不知道道德已經很久了。到底什麼是道德?我現在做個彙報。
道是什麼?其實很簡單,道就是自然萬物運行的規律,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這個叫道,比如說早上太陽在東邊升起,晚上一定落下;蘋果一定要秋天結果。這是永遠不變的自然規律,這個就叫道。
什麼是德呢?按照自然規律,按照自然的秩序,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這就叫德。還有人說這個太高深了,我跟各位講,一點不高深。秋天結蘋果,您覺得這個蘋果高深嗎,一點不高深。蘋果樹結果、老母雞生蛋,這有什麼高深的。自然大道,這個道,最樸實,最生活。您手摸到、眼看到、耳聽到的一切都是道,都是傳統文化。它一點都不神奇,一點都不奧妙,非常通俗易懂,問題是現在沒有人講。農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穫,所作所為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他就叫有德。這個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按照自然規律生活,不要破壞自然規律。
各位,道德這個道就是自然的規律,自然的秩序,自然的關係。規律、秩序和關係,就是道,按照自然的、天然的規律和秩序和關係,去生活去工作你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阿彌陀佛在人間f


倫常:就是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倫理道德的內容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要求,每個人都必使遵守,加強道德修養。必須遵循,否則就會使家庭,單位,國家亂套不順也叫乖舛。災難臨頭,家破人亡。為什麼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的裴氏家族千年不衰?就是裴氏家族世世代代把倫常道德傳承下來,重視倫理教育。從秦漢到魏晉,從隋唐至今,耕讀孔老二作為教師,還是值得尊敬的,叫他教育家,也應該稱得上。但聖人嘛,還是息息吧!統治階級之所以將他樹為聖人,是為了統治的需要。如果你去看過曲阜孔廟,那就是個小故宮。所謂的聖人,實質上是什麼就全清楚了。傳家的孔老二作為教師,還是值得尊敬的,叫他教育家,也應該稱得上。但聖人嘛,還是息息吧!統治階級之所以將他樹為聖人,是為了統治的需要。如果你去看過曲阜孔廟,那就是個小故宮。所謂的聖人,實質上是什麼就全清楚了。家風從未斷過。出了不少的名人,有政治家裴秀裴楷是三國曹魏及西晉時期的大臣,裴讓之,歷任東魏北齊兩朝大臣,裴蘊是隋朝大臣,裴矩是北周、隋唐的三朝元老任史部尚書等職,裴寂是唐朝開國之勳,裴度是一代賢相,被世代傳領,唐代政治家。而且是四朝元老。裴休唐代名臣也是晚唐有名的方法家。裴行儉是隋未將領,威震西域,善識拔人才,仗義疏財,後世人為其社廟享尊。裴茂東漢時人,官至尚方令。裴潛是三國時期人足曹操門下的一位宰相兼軍參謀,裴叔業,南北朝人,是南齊大將,裴邃是南梁將領,為政清明,廉潔有一手好文筆,在普通五年,卒于軍中,被晉爵為候:諡號為烈。裴氏家族出官員名人數不勝數,就立傳者有600條人,在此不一一列舉。從裴氏家族的興旺發達,就可以看出,家教家風對後人是多麼的重要!它的核心就是家族有良好的家風一一道德教育。是一個家族用德配位的輝煌結果,千家才戶如果都象裴氏家族那樣重視道德教育,我們這個社會就更會大放光彩。申明:我查看了上文中有一段有不知是怎麼來的,就在我寫作停頓了一下,那條跟著字走的豎線移了位置,我用手把它移到寫字的末端時,就飛入了一段文字:從:孔老二作為教師……到實質是什麼就全清楚了。"這段話,請《今日頭條》的老師給我想辦法刪除,因為我設辦法處理掉,真是奇怪!


吳定律


德,道之外相;道,德之內本。

一個人,真正得道了,則心神內化為道,外顯為德。

德,通俗的說,就是一切言行舉止,一切外在的表象!

一個人,不識天時地利,不知人善任,不謙虛謹慎,虛懷若谷,而是表現的囂張跋扈,自私自利,暴躁不講禮節,喜怒無常,那又怎會沒有災禍呢!!!

倫常,通俗的說,也就是天地規律在世俗社會的規則體現!

就像太陽系中,如果一會兒太陽跑到地球來玩一下,一會兒月亮又跑到水星去玩一下,那可不就是立見消亡嗎!?!?


三教一家共華夏


出自《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倫就是關係,“常”就是永遠不變的規律。“乖舛”是違背、背叛自然規律。“倫常乖舛”就是違背了倫常大道。道就是規律、秩序和關係。一棵樹,要從種子長成參天大樹,跟陽光、空氣、土壤、水分、養料都有關係,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棵樹一樣,自自然然會和周圍有關係,這個關係就是倫常大道的“倫”。

這種關係不是我們自己規定的,也不是誰發明的,它是天然如此的。樹和水有關係,你偏不讓它跟水發生關係,“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樹就死了,就這麼簡單。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要好好做人,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它不是金錢的關係,是道義的關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人性,人性本善,這就是德行。天天照著自然規律去做,你就有德行。就像下雪一樣,今天下點,明天下點,後天下點,天天下,雪越下越厚,這就叫厚德。厚德才能承受得了“物”。“物”就是你的福氣,就是你的享受,就是你的待遇。厚德才能承載得了福報。

“德不配位”就是說,這個人不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淨做壞事,是個缺德的人,德行太薄了,德行不配你的待遇,“必有災殃”。

很多年輕人一出名就死了;有些官員一提升就重病;有的人家裡有錢,剛買大房子人去世了,就是四個字“德不配位”,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報不相稱。

打個比方,你的德行好比一張桌子,這張桌子只能承受十斤的重量,也就是十斤的福報,你非得給它放上十五斤、二十斤、五十斤的重量,那這個桌子就開始發抖就開始變形,最後就會塌了,就是德不配位。

現在人們瘋狂追求名利,為了出名不惜代價,為了掙錢不擇手段,聖人教導我們這叫“不義之富貴”,就是不符合道義的,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財富、地位。我們現在天天看,這個車好那個大別墅好,看人家當官當那麼大,不行我也要把那個錢掙到手,大家都這麼想,完全不懂得道理。結果會如何呢?“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厚德載物”,金錢、權利、名望都是自己的福報,都是壓自己的物,您能承載的了嗎?靠什麼承載?靠符合萬物規律的德行。不要冒風險去掙兇財,要相信自然規律,“修和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上天會給你一個好的回報,“天”不是封建迷信,“天”是指自然規律。


非想非非想-1



假如你是一臺拖拉機。

位:代表你是拖拉機車頭。

德:代表拖拉機貨箱。

你車頭馬力在強勁,沒有貨箱那是裝不了貨物的。

與其研究馬力改進動力的,倒不如想想製造個貨箱。

動力小無所謂,大不了我走慢點,有了貨箱就可以裝貨物了。在能裝貨物的情況下,慢慢研發動力改進馬力。有的拖拉機車頭就是因為沒有貨箱,一直往前衝,不拉點貨物,穩定性不行,半路翻車。車頭保費。


王道正道


德是人體小宇宙的磁場。來自自心及思想境界的昇華,道德的積累。磁場大的人,體內由正能量構成的磁場強,智慧大,體質好,抗病能力強,遇事沒有私心惡念和慾望,及富正氣,講原則。凡事不講原則,不顧是非,主動向邪惡勢力妥協的人,等同於邪惡,甚至比邪惡更邪惡,不僅助紂為虐,更是替邪惡搖旗吶喊,這樣的人,天懲,天收了


玉142588495


回答一下。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出自《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意思是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然過程。一個人不離道悖德不合道,卻身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高,互相不匹配,這是要遭天刑的。天刑于人之形,則身得病,天刑于神,則心生痛苦煩惱。

只有貴生賤物則則長久;而離道悖德之人是賤生貴物,必不長久。


崇儒


做人要有一定的行為規範,這個規範就是傳統的道德,我們的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不斷髮展進步,不斷總結,逐步發展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思想體系,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配有相應的地位。如果是奸詐兇惡的小人雖然一時得稱,由於他的行為與並不符合人們的期望,甚至只是為私己,必然會遭到人們的反對,所以必會禍殃己身。道德倫理,是人們共同遵守的原則,一但違背這個原則,就會被大多數人所唾棄,所以,人生得意,還需崇尚儒雅,多修先哲,既使失意,也不要忘記悟道參禪。


仰望星空119661691


做好自己,只求心安。

對信佛的信主的很欣賞,也很敬佩。

如果真有啥報應為啥惡人壞人照樣平安健康。大地震大災難死亡多少人,老的小的都有,都是做壞事了。

做人要對得起自己是良心,品德好,努力向上。一切交給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