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朋友圈發的照片就能預測抑鬱症,這靠譜嗎?

教你攝影教你美


其次我不覺得朋友圈的照片可以預測抑鬱症,因為抑鬱症是一個很正經的精神類疾病,它需要通過專業的人士和專業的臨床經驗還有數據才能檢測出來!而朋友圈像一個小社會不能排除裡面有很多drama的成分!之前騙婚的那個欣欣不是就上過什麼釣凱子課程然後教她如何經營朋友圈麼?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刻意經營過,所以得到的預測也不會精準!當然瞭如果要給一個大致的方向也是可行的!

 1、若所有狀態都關於他家寶貝

這種人是人畜無害的典範,他們通常勤勉負責有條理,泡社交網絡的時間也明顯少於同齡人。當他們在線的時候,基本上會分享些安全低調的話題,比如家庭聚會和日常趣事,三俗八卦之類絕對不會出現。跟類似性格的人相比,他們的人緣也更好。

  2、若特別愛感恩或秀恩愛
  跟你想象中不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更多地跟低自尊及缺乏安全感相關聯。“感覺自己真是太幸運了”這種感慨,恰恰反映了肯定自我價值和抑制不安全感的需求,因為他們必須一遍遍地說服自己“我的親密關係非常穩固”。不幸的是,這種狀態平均得到的點贊數更少,而且會讓人變得不受歡迎。

  3、若大量分享政治觀點或智識相關
  這是個開放、好奇、有創造力的人。他們往往不屑於拉家常,而是把社交網絡當成了擴散觀點和常識的一畝三分地。

  4、若常常發佈跟朋友的合影
  很明顯這種人非常外向。愛交際的人怎麼會放過社交網絡?他們通常朋友圈廣大而且更新頻繁,一發就是一大段,互動熱烈完全停不下來。

  5、若drama不斷
  沒錯這裡說的就是那些整天咋咋呼呼小題大作的人,感嘆號、生氣臉和大哭臉是他們的最愛。他們似乎線下生活十分悲慘且得不到關愛,所以跑到朋友圈來求安慰。心理學家認為這類人比較神經質,他們更像是需要在社交網絡尋求認可。

  6、若每條狀態秀肌肉和健身餐  基本可以診斷為自戀患者,而且有裸露癖。他們對外表無比在意,而且不厭其煩地曬出每一點成就來尋求存在感。通常這種狀態會收到很多贊,但研究人員推測網友們只是出於禮貌,而暗地裡早就厭煩了“快看我快看我”的姿態。你覺得呢?


第一心理沫大俠


不能,要是有可能的話。我們公安破案就不用那麼費事了,看醫生就帶著一張照片好啦!(如:老人看病不方便)一萬個一千個不靠譜,簡直是天方夜譚~笑話,何談靠譜,預測有點像算卦,你這個預測說的神乎其神的,太玄乎,太不靠譜了……


李雪206071038


不靠譜,天方夜譚。我有抑鬱症,平時好人一個,犯病的時候就想自殺,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犯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好,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得的抑鬱症,好的時候就是正常人,不好的時候就是鬼。


一諾116


絕對是不靠譜的,日本跳海的那個女老師,死前不是還曬聞花香的照片啊!你給我猜出她要跳海?這可不是極個別的案例。很多現實中發生過的。

再比如說,高#民你能猜到他是窮兇極惡之徒?

再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年初的一群以抑鬱症跳樓的一個群體,我不說你們都知道吧!前一天還在做開會什麼的,第二天就跳樓仙遊了,最後結論是抑鬱症。平時全國,全市,全縣,全鎮人民咋沒發覺啊


煩鴉是隻鳥


個人認為:“靠譜”算不上,但細心的人根據照片中的“微表情”結合文字透露的情緒,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畢竟有些東西是掩飾不了的,~尤其內心狀態。


BKGZ


沒聽說過,有點玄乎。如果可以的話,那還用醫生、吃藥?唉!現在的網絡是發達了,可什麼亂七八遭的事都出現了。



咖啡燕


人的表情確實是心理的表現,能否看出是否抑鬱,這有道理但也有許多不確定性。首先你要確定何為抑鬱?輕度是不好診斷的。比如,人長什麼樣為不漂亮?你從何時才算餓?這本身就不易確定化的概念。看錶情是否抑鬱有點意思但只能是玩玩而已!


學民思考


心理,無非就是心中存在的道理,當一個人通過一些證據,知道你心中所想的道理時,當然可以預測你的心理健康狀況。許多心理醫生就是依靠情感的交流,一步步瞭解心中的想法,由此進行邏輯思維分析。所以,預測歸預測,並沒有什麼可怕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其實就是心正不怕影子邪。



談情君


抑鬱症的病人,很多行為舉止都是正常的,不發作看不出來。這個問題就是標題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