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三原則」講的是什麼?

“修身三原則”講的是什麼?

怎麼樣才能讓人們回到清靜不爭、無知無慾的本性中去,讓人們的心靈有所歸屬,讓人們淳厚朴實的本來面目得以復甦呢?

老子提出了他的“修身三原則”: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如果人類真正堅持了這三項基本原則,那社會就美好了,天下就太平了。

“修身三原則”講的是什麼?

第一個原則是見素抱樸。“見”在這裡讀“現”,呈現的意思。“素”本義為未染的生絹,引申為本色、本性、本質。“見素”就是人的思想觀念要純淨無染;“樸”是未經雕鑿、質地優良的原始木頭,“抱朴”就是要懷抱原始天然的質樸。“見素抱樸”是一種生命境界,有了這種境界的人心底沌潔無瑕,衣著樸素無華,行為精誠無妄,說話真實無假,做人不藏機心,做事不耍奸滑,當哭就哭,當笑就笑。決不會不哭裝哭,貓哭老鼠假慈悲;不笑裝笑,弄出那皮笑肉不笑的事兒來。

“修身三原則”講的是什麼?

第二個原則是少私寡慾。老子沒有讓人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做到絕對的“無私無慾”,做到徹底的無私無慾,那就超凡入聖,成神仙了。少私寡慾說的是要減損自己過度謀求和貪婪佔有的慾望,以清靜安詳之心合於自然。“寡”也是少的意思,可引申為淡而無味,老子還說過“味無味”,從無味中品出真味來,這是淨化身心之後才能達到的境界。在這方面莊子是我們的榜樣。莊子認為私是萬惡之源、百病之根。一個人如果私心纏身,必定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日思夜慮,不得安寧。這樣又會導致形損精虧,積勞成疾。莊子認為欲不可絕,但也不可縱,縱慾必然會“闖禍染病”。一個人如果少情慾,則不會欺男霸女;節物慾,則不會圖財害命;寡官欲,則不會投機鑽營。少私寡慾,才會身心健康,安然處世。莊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終日不得安寧,思想不得止息,定會百病叢生。只有心平氣和,“頭空、心靜、身穩”,有很強的自控能力,才能少受外界干擾,保持平靜的心態和健康的體魄。

“修身三原則”講的是什麼?

第三個原則是絕學無憂。“學”包含世上一切知識,所有的文化知識都屬於“學”的範疇。“絕學”不是不學,而是學而不執,有知而不執所知,也就是“無知”的境界。對書本知識不要過於執著,“無憂”就是大明白、大洞透、大徹大悟,達到無憂無慮、了無牽掛、自在快樂的境界,這是學道的最高境界。“絕學無憂”就是放下對文化知識的主觀偏執,使身心活動處於自然和諧狀態之中。在大道面前,一切知識都顯得那樣淺薄。理解“絕學無憂”,要結合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少則得,多則惑”,“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論述一併參悟,結合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的論述一併參悟。兩千多年來知識大爆炸,書本何止萬卷、萬萬卷,你永遠不可能學完,但智慧不會爆炸,智慧還是那些智慧,《道德經》被譽為“經中之經”、“萬經之王”,老子道學被稱為“千古絕學”,是人類的最高智慧。經從無字處悟,道從會意處明。《道德經》是一部值得讀一輩子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