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和客家話有什麼區別?

阿拉丁板凳巨人


閩南語和客家話簡直是天壤之別,雖然他們比鄰而居,但卻涇渭分明。



閩南語與客家話的區別,不只是語言,更是民系的差異,而他們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兩點:

(一)分佈區域顯著差異,閩南人居沿海,客家人住山區;

(二)形成時間明顯不同,閩南人最晚於五代,客家人最早於南宋。

但有一點卻極其相似,那便是閩南人和客家人都深刻地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牢記先人來自中原,世代守著族譜四海為家不斷遷徙。


如果真的如此,是什麼導致閩南語和客家話差異如此之大呢?

(一)古代的中國,儘管中心都在中原,但不同時代卻有著不同的語言,以致不同時期來到福建的閩南人和客家人母語差異明顯。

(二)福建土著居民的口語對南遷漢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福建土著至少含有兩種差異明顯的本土文化,如在山的畲,和在海的疍。

(三)地形的區隔使得閩客差異逐漸拉大,客家話更接近贛語,而福建境內的閩語儘管有差異,但語法還是比較接近的。


至於二者差別,更多的應該是在源頭上,閩南語最早可上溯至漢晉,那時五胡亂華剛剛興起,有許多古漢語成份被完整保留在閩語中,即使到了唐代,被五胡化的中原古音再次融入閩南語中,也未能徹底改變閩南語的古老基礎。

而客家話則不然,除了融合徹底的唐音外,還有五代十國、靖康之恥之後簡化的漢語,其主體與閩南語自然有著天壤之別,但經歷元明清之後,客家話仍然和普通話有極大差異,但這種差異卻遠比閩南語要小。

故而,閩南語和客家話的最大差別在於古音成份,其原因是年代和區域之別。


圭海四記


感謝邀請!關於閩南話和客家話有什麼區別,除了能聽出是兩種語言以外,具體他們有啥區別,因為聽不懂,所以不知道!

不過,我知道這兩種話最初是什麼話!

那就是,最初他們說的都是河南話!

由於戰亂,一群河南人避難移民到南方,是他們的河南話和當地方言融合,形成了今天的閩南語和客家話。

事實上,不管如何移民,移民母語都無法改變當地方言。只要融入當地社會,不管來自哪裡的語言,都會被當地語言慢慢吞噬掉!

那為什麼那些來自河南的移民他們的母語不僅沒被當地語言吞噬反而還變成有別於河南話和當地方言的另一種語言了呢?難道是他們別出心裁自己發明的嗎?


那是因為,他們是整個宗族、家族、族群式的移民!

由於戰亂,他們被迫背井離鄉,流離失所。


在流走他鄉的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千辛萬苦,他們都有深刻的體會——

那就是無論長途跋涉顛沛流離,還是抵禦外族欺凌,不管什麼困難和什麼麻煩,都需依靠自己家人,團結互助,同心協力去解決,才能一起共渡難關!


因此他們每到一處,他們本姓本家的,都是聚居在一起。到了目的地後,為了能彼此照應,為了避免外族騷擾共同抵禦,他們選擇在偏僻的山區密林建造能防禦的堡壘式土樓。



居住在這樣高不可攀與世隔絕的家族圈內,自己家鄉話(母語)自然而言沒被外面本地方言吞噬,自然的就倖存了下來。

雖然他們語言倖存了下來,但只要他們在此生息繁衍,只要他們後代是生在當地的,是在當地學會說話的,不管你土樓多高、多偏僻、多密不透風,從第三代開始,他們的母語就會走調,就會變得不倫不類!

因為他們在繼承自己母語的同時,也會學會當地方言,在本族之間交流時,會時不時夾帶進當地方言的某些詞彙……

就這樣,通過子孫後代,一代代不停的繼承,又不停的夾帶進當地方言詞彙及方言音調,慢慢自己的母語就會變成外人誰也聽不懂的獨有語言。

因地方不同,各方言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兩種家族語言——閩南話和客家話。


橘子大叔笑熬漿糊


客語與閩語比較,全文共1815個字

客閩這兩大民系由於地緣上接觸的原因,歷史上經濟文化關係密切,特別是客閩交界地區,人們因通婚,通商的緣故,長期以來來往密切。但是客,閩的文化特徵差異較大,不易混淆,語言特徵各自分明,較好區別客話區同贛話區一樣,地緣上連接一片。

河洛人





河洛人自漢唐以來,從陝甘豫首先進入蘇皖,過長江,沿章、貢二水到福建,南宋末年,幾十萬閩南人避難來到海南,宋元明初泉州閩南人南下廣東及沿海地區,明清時期大量湧入廣東臺灣,清朝初葉經潮汕平原大量進入海陸豐和四邑,近代隨著下南洋,開始移民國外東南亞。約8000萬

客家人




客家人是一個跨省民系,除官話外省份最多的,而且有客家話的省份幾乎都有官話。客家移民趨勢應該是:中原—贛南—閩西—嶺南—湘川,約7000萬

閩客文化差別

①客語區,山區較多,屬山地文化。而閩語區基礎是靠海,屬海洋文化,同客比,文化經濟生態環境不同,文化底層也不同

②客語區的主要移民期分別在晚唐宋初,南宋,元初間。而閩語區大多是魏晉,唐時

閩客語的形成圖解



客家話是中原官話與古贛分化,古贛主要來源就是唐關中一帶口音,而唐西北濁音清化也是從這個開始。客家話音變最多,客語入聲尾保存得好,介音多。無全濁聲母。書面整體性較好。

閩語原為閩越之語,閩越之語起源於古代江東語(即為古吳語,同樣現代吳語的前身與閩語沒有什麼不同,當然是古吳語),古吳語和現代的吳語和閩語差別非常大,不可同日而語。閩語入聲尾保存得好,韻母有些脫落。整體接近上古漢語,和北方官話,吳語一樣也有輕聲,福州話音變最為複雜

閩客語詞上的同異

同:①古非敷奉三母字,客閩一樣,有一部分古匣母字,閩語白讀今聲母是零聲母,客語"厚"讀如古群母同閩語

②有一部分古書審三母和心母字,個別古聲母審二字,閩語今白讀塞擦音,客亦有之。客話中古擦音聲母字今讀塞擦音,與閩同

異:①古全濁聲母字今逢塞音,塞擦音,客話絕大多數送氣,極少數不送氣;閩語多數字不送氣,少數字送氣,而哪些字在閩語中送氣哪些字不送氣,在閩語各方言大體一致

②客話部分古匣母合口字念v聲母,濁聲母失落,u聲化為v,閩語則無

③古知徹澄三母字,閩語今白讀t,而客話今聲母一般讀ts

④有一部分古云喻三母字,閩語今白讀陽調類的h聲母,客無。

⑤部分古次濁聲母上聲字,閩語今白讀次陽調,客無。相反,客話古次濁聲母念音平,閩無

⑥閩客語最重要的區別是常用口語詞彙不同 ,閩語有海洋生態詞而客無

與其他方言

河南平輿的蛇讀作sa,龍讀作liong,開封的國字念gui和客家話相似,但調略有不同。河南人我是俺,部分地區還讀作ngan,

據王力等大語言學家研究成果,很久以前,華夏人第一人稱為 ngai或nga。閩西是nga其他是ngai,俺讀ngan,據說是由 nga men(們是北方複數後綴)變為 ngam,後m變n,即成了現在的ngan,當然普通話中沒有ng這個聲母,於是就成了an。簡單就這個樣。涯不是來源於於俺,但是應該是同源,不能說誰來源於誰。

客家ngai和俺是同源。北方人讀yin或者ren和客吳贛相似,樂讀lou和南方大部分一致,只是多念惱。客家話葉讀呀,和吳語一致,應該是葉姓人從江浙到客家的

閩南話的車讀掐,保留了古漢語,閩南話讀cai3材,科讀kou5和河南話差不多,閩南人家是厝,應該是古人從太行山經安徽到福建帶來的,愚公移山和安徽壽春能找到厝的源流

以百家姓為例,文讀方面比較

閩南有361,其中客家75%,潮州54%,吳語45%,粵語32%

潮州有281,其中閩客均70%,吳語53%,粵語33%

客家有406,其中閩南67%,吳語50%,潮州48%,粵語34%

總結

閩語許多語音特徵超越《切韻》,而切韻正好反映的是晉唐時漢文化地區的語音系統,這些與《切韻》不合的語音特徵是閩地漢人與古越人即南島人長期融合的結果,如部分次濁字念擦音,幾個曉母字念k聲母,匣母字白讀有讀舌根塞音,有讀零聲母者,聲調方面不規則變化等。這種音韻特點是古閩語跟土著越語長期交互作用後形成的。

客家話的情形則不同,語音學有證據表明,客家方言極接近唐五代至宋初時中原地區的語言,基本是在晚唐五代至宋初時,從中原漢祖語中分離出來,逐漸發展演變而形成的,他的許多音韻特徵與晚唐五代宋音韻要點相符,音韻格局介於唐末至《中原音韻》之間。語言學證據與史學家的結論及文獻族譜的記載大體一致。即:客家的形成應在晚唐五代至宋初以後,客家先民來自以中原為中心的廣大北方地區,繼承著宋朝以前的中原文化傳統


宇文度鵬


謝邀。閩南語和客家話是兩個語種,發音,語音各有不同。

客家話多聽幾次,還能類通一些,和白話與普通話之間,懂白話或普通話能聽得出一些。很多地方省份都有,東南亞也很多,比較廣泛區域的語種。

閩南語就完全兩回事,得懂一地方話才易聽得明。主要在福建閩南區域,廣東潮汕地區,臺灣現大部分地區為主要鄉音,屬小語種。


虎威胡嶽


我是地道的廣東客家人。同時上學時也接觸過不少潮汕人。潮汕話屬閩南話的一支。對於潮汕話,除了罵人話之外我是一句都聽不懂。同時我也會講粵話,潮汕話與粵語也是天差地別。和潮汕話比較,客家話與粵語比較接近。客家話就像是綜合了普通話與粵語後語言。而潮汕話我覺得更獨立……我國的各大方言都區別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