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釣魚,爲什麼魚鉤總是在魚的嘴角處,是線組原因還是浮漂調掉原因?

蚊不叮驅蚊水


釣鈍了。

鉤子鉤在嘴正中為正口,鉤在嘴角是釣鈍了。原因是一,調低釣高,你調一目釣二至三目,肯定要鈍。二是提杆時機晚了,沒有抓住魚剛剛把鉤吸進嘴裡的“正口”時機,而是在魚吸食以後抬頭或遊走的時候才抬竿,所以出現了鉤嘴角的現象。

傳統的調四釣二即可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漂動即抬竿,抓住時機,不要等第二口。

調高目釣低目就靈,如調四目釣一二三目,調七目釣一二三四五六目。

調低目釣高就鈍,如調平水釣一二三目,調二釣三四目,調四釣五六七八目。

釣滑鉛相對來說就鈍。傳統釣法鉛墜沉底都釣的鈍,但有時候效果奇好。


冬天可以釣大鯽


鉤就跟魚刺一樣,人吃明顯大的魚刺,肯定進嘴會吐出來。魚吃鉤也是一個道理,只不過魚鉤有倒刺,它吐鉤剛好也鉤中它,尤其是生口魚,而老滑魚就比較會吐,所以釣魚人要抓正口,魚有吃口信號馬上提竿主動刺它嘴皮。當然也分餌料,比如蚯蚓很多就是死口甚至是吐鉤入肚,因為蚯蚓不容易脫落,魚只好連鉤一起吸進肚子。


魚樂乾坤


你提問的問題誰都說一準的,魚鉤在那個位置,誰都很難猜測的,也是把魚提上來才知道,最重要的是能釣上魚來就好。如果非要個原因答案,我可以說一下我個人看法,釣魚放魚餌時候,魚看到食物時都是很貪婪的,都想一口把食物吃進肚子裡,就會使勁咬魚鉤食物,這時候就會觸動到釣魚線上的漂上下左右晃動,這時候提杆,因為提魚杆太過於快,魚還未來的及把食物吞下肚子,在棄食物逃跑時候,因為魚中間骨硬不易鉤住,嘴角地方比較薄,所以大多數魚鉤就釣到魚嘴角邊上,望參考。


鄉村小菲菲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通常剛剛加入釣魚大軍的新手們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剛加入釣魚大軍時也是一樣上魚時,有時鉤到魚嘴旁,有時鉤到的是魚下巴,不是正口。向一旁的老釣友諮詢了一下,原來是魚漂調得太鈍,野釣不比黑坑,調四釣二我個人覺得太靈了點,野釣調平水調兩目就最好了,不靈不鈍這樣就能解決上面釣友的問題了,同時祝各位釣友:天天大鯽大鯉。


瀟湘歌哥


我個人覺得還是浮漂調釣的原因。浮漂調釣的過於遲鈍,基本處於雙鉤躺底,魚吃鉤的反應在浮漂上往往是黑漂,沒有出現有力的下頓,這是因為魚把魚餌叼在嘴裡,向前遊動時產生的漂相。魚鉤在魚嘴裡面出現側拉,中魚:往往是在魚的嘴角。如果是雙釣輕觸底,鉤尖是向上的,反映出來的漂相是,魚把餌料吸進嘴裡會出現有力的一頓。這時候提竿中魚魚鉤往往是在魚嘴:12點位置正上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