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一句話引發激烈較量,對中國同樣將產生深遠影響

特朗普一句話引發激烈較量,對中國同樣將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阿爾法;圖片來自網絡;歡迎參與文尾延伸話題

此刻的特朗普,內心估計是崩潰的。

這位特立獨行、不按常理出牌的世界領導人,正在被國內精英階層和輿論口誅筆伐、無情嘲諷。美國幾乎所有主流媒體一邊倒的全是批評之聲,把特朗普罵得狗血淋頭。就連共和黨自己人也罕見地與民主黨人保持一致,一起對他“吐口水”:

民主黨領袖舒默說,美國曆史上沒有任何一名總統像特朗普那樣支持美國的敵人,就特朗普的舉動,對許多美國人而言,唯一可能的解釋是他有把柄在俄方手中;共和黨重量級元老麥凱恩認為,這是記憶中美國總統最丟人的表現之一,這次會晤是“悲劇性錯誤”。

著名影星、前加州州長施瓦辛格專門錄製了視頻質問特朗普,稱“特朗普總統,我剛看了你和普京總統的記者會,那真讓人感到難堪。”他還不無諷刺地表示“你站在那裡,怎麼能那麼慫?就像一個小粉絲”。還有更多人將賣國賊、叛國者的帽子扣在特朗普頭上。

讓特朗普闖下大禍的不過一句話,他在與普京會晤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普京提供了非常強有力的無可辯駁的證據,俄羅斯沒有干預美國的選舉,而且他相信普京的話。在此之前,無論美國輿論還是國會兩黨,都對這個問題高度關注,而且深信俄羅斯干預了美國大選。

特朗普一句話引發激烈較量,對中國同樣將產生深遠影響

“雙普會”結束時,特朗普曾在推特上發文稱“為了和平,甘願冒政治風險”。當然,為了和平是假的,冒風險卻是真的。事情的走勢證明,此行所要付出的代價、承受的壓力仍然超出特朗普的想像。國內鋪天蓋地的批評,讓擅長極限施壓的特朗普也被嚇著了,很快便改口稱他是口誤,他的本意是想說他看不出有什麼理由不是俄羅斯干的。

“雙普會”的很多新聞阿爾法都看過了,相信特朗普此前所說絕對不是口誤,因為他多次表達了這層意思。美國國內那麼多人包括共和黨人死抓著他的這句話不放,一方面確實這話犯是忌諱,另一方面還是大家還想借此牽制和阻擋特朗普改善美俄關係。

拉攏俄羅斯,這是特朗普競選時就提出來的策略。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敵意並沒有傳統政客那麼強,他認為中國和歐盟在經濟上佔了美國的便宜,是主要的敵人。“雙普會”前夕,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歐盟與中國是“經濟上的敵人”,而俄羅斯“在某些方面上是敵人”。

作為一名商人,特朗普更願意與經濟比較孱弱的俄羅斯合作,共同對付佔了美國“便宜”的歐盟和中國。因為他也不傻,知道以美國的國力不能把中歐俄一鍋燜,但最終的結果卻事與願違。特朗普想拉俄對付歐中,而國內精英層卻逼著他拉歐對付中俄。

需要多扯一句的是,正是商人總統特朗普與傳統政客在對世界局勢的認知上出現了矛盾,才讓美國雖然在戰略上將中俄作為對手,但實際行動卻始終無法集中全力形成合力。最終導致的結果卻是美國同時向中俄歐“開炮”的最糟糕局面,不過這對中國來說是件大好事。

特朗普競選時的口號,如今均在一一兌現。雖然都在國內產生軒然大波,但大多都得到順利推進,而拉攏俄羅斯則是唯二難以推行下去的政策,不說唯一是因為之前邊境隔離政策讓特朗普罕見地作出些許改變。美國國內對美俄走近如此牴觸,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害怕紅色帝國復辟。美蘇幾十年的冷戰,前紅色帝國給美國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擔心繼承前蘇聯衣缽的俄羅斯會恢復元氣,重新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哪怕在美俄蜜月期,美國都始終在執行弱俄、裂俄政策。只有一個四分五裂的俄羅斯,才能讓美國人放心。

二是擔心歐美關係生變。冷戰結束後,美國利用歐洲對俄羅斯一貫的恐懼心理,通過北約東擴、轟炸南聯盟、拆解塞爾維亞、唆使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反俄等手段進行挑撥離間,歐俄關係每況愈下。如今特朗普為了一點經濟利益,就要拉攏俄羅斯、敲打歐洲,國內無論是精英階層還是普通的白人民眾,對歐洲都抱有深厚的感情,大家普遍擔心此舉將惡化歐美關係。

三是防範歐洲失控。利用一個破碎的歐盟作為美國的橋頭堡,對日益強勢的俄羅斯進行制衡,從而掌控歐洲的局勢,進而影響和左右歐亞大陸,最終維持對世界的霸權,這是美國二戰後一以貫之的戰略,中間雖然稍有微調,主要是受中國崛起的影響,以後有機會聊聊這一節。

抱這一觀點的主要美國政治圈中的建制派以及戰略學界,別看這些人數量雖然少,但擁有大量資源和話語權,對政策具備核心影響力。如今特朗普卻為了經濟利益背棄“祖宗遺訓”,勢必逼著歐盟加強獨立性,比如此前法德正在搞的歐洲軍隊、歐洲剛與日本達成自貿協定等。

此外,美俄接近剛開始可能會造成歐盟的恐慌,但經過一段時間後歐盟會發現,俄羅斯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可怕,完全是心理作用在作祟。到那時,美國再也別想把俄羅斯當成嚇唬歐盟的“狼外婆”,歐俄便將加速接近。沒有歐盟這個著力點,美國恐怕就真得滾回美洲。

特朗普一句話引發激烈較量,對中國同樣將產生深遠影響

國內有人擔心,美俄接近將會導致中俄疏遠,其實大可不必。俄羅斯對於特朗普的拉攏其實十分警惕,“雙普會”前普京就公開放話稱對會晤沒抱過高希望。畢竟戰鬥民族被美國和西方騙過太多次,最慘時差點把底褲都騙沒了。直至今天,俄羅斯還沒有完全從被騙中緩過氣來,特朗普拿出來的是坑還是大餅,相信普京自有判斷。

當今的世界格局,阿爾法認為中俄友好在可預見的中期基本不會變,也不能變,這是兩個國家共同利益需要的結果。國內輿論場上那些動輒拿歷史問題和領土問題來阻擾中俄友好的人,要麼是傻要麼是壞。此外,中歐關係在特朗普的逼迫下、在歐盟的狐疑中,正不斷走近。

對歐盟向中國伸出的橄欖枝,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過於樂觀。歐盟現在雖然對美國意見很大,但只要美國稍微改變態度,他們便會瞬間改變在中美之間的立場。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特朗普才敢吃定歐盟。美國換一個總統,或者換一種策略,中歐關係就有可能生變。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其實是兩個美國。一個是精英階層的美國,他們具有強大的話語權,思維還停留在冷戰時期的爭霸模式,一個是底層百姓的美國,他們更在乎麵包而不那麼在意爭霸,但他沒有話語權,發出的聲音常被主流忽略。特朗普能上臺,還是後一個美國在起作用。

如今,美國對外政策的種種讓人看不懂、神經錯亂,全都源於前一個美國與後一個美國的衝突。在美國國內理清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前,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機會,也就是戰略機遇期。有人認為戰略機遇期是穩定、平和的,其實也可以存在於衝突之中,或者衝突的間隙中。我們一定要抓住這種難得的機會,主動出擊、敢於塑造於我更加有利的戰略態勢,從而延長戰略機遇期。

事情仍在起變化。剛剛又有消息傳來,特朗普表示還會與普京進行第二次會面。隨後,白宮證實特朗普已指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年秋天訪問華盛頓。看來,這個“犟老頭”還真是挺固執的,有種不撞南牆不回頭、不把美帝拆了不罷休的精神啊。

有一天,中國人民或許真的要給他發個一噸重的大獎章。

延伸話題:特朗普改善美俄關係能離間中俄關系嗎?歡迎參與話題討論,更多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嚴正聲明:多家自媒體未經授權,在微信平臺抄襲“阿爾法軍事”的文章,給我們造成很大困擾。如果有需要,請光明正大地聯繫本號管理員,我們願意開白名單。原創不易,謝謝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