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電腦一天開機24小時,需要多久能挖掘出一枚比特幣?

耶子6


先不要說普通電腦是否能夠挖到比特幣,現在就先說說挖比特幣則需要的消耗

在2014年,每天50萬元電費產出100個比特幣,僅電費成本每枚就要5000元。但是到了現在,同樣的成本已經翻了一倍以上,每枚比特幣電費成本高達萬元。

當前大概要250~300度才能挖一個,以後耗電會越來越大.比特幣是靠運算量來獲得的,而且總數上限為2100萬,目前已經挖出50%以上.每挖出1個幣會讓下1個需要的運算量增大,最終變成無窮大.



曾經的比特幣非常好“挖”,普通電腦CPU就能完成,只需下載軟件就可以自動“解題”。但是隨著幣價上漲,想要“解題”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每生成2016頁賬本,題目的難度動態調整一次。到了2010年6月,有人開始使用顯卡挖礦,買了40多張顯卡,在天津做了個礦場,但是由於沒有及時維護,還沒有挖到多少比特幣,就虧損關停了。後來顯卡也漸漸無法解題,個人“挖礦”也越來越沒有優勢,“礦池”就被髮明瞭。‘礦池’把大家的算力收集起來,贏了大家一起分收益,就像遊戲組團一樣。挖礦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現在挖一個比特幣需要消耗的計算量普通人根本無力承擔,普通電腦也別想了。


IT硬件那些事兒


有人說過:家用電腦挖比特幣?挖得到一個算你贏!


先來簡單瞭解一下什麼是挖礦。

1.我手裡有一張面值100元人民幣(比特幣)。

3.但是需要在評論裡面猜出這張錢的編號才行,(挖礦,隨機填充數值求解)。

4.自己想盡辦法猜,猜中得100元全款——個人挖礦。

5.找一堆人一起猜——礦場。

6.召集認識不認識的人一起來猜,通過猜測的次數,按比例分配這100元——礦池。

2010 年之前還可以用個人電腦挖挖比特幣,但現在完全不可能了。

其實,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時,為區塊設定了1M的容量上限,這樣可以在個人電腦上就得以順利運行整個區塊鏈,但隨著區塊擴容至8M(大大增加難度係數),普通家用電腦被強制淘汰,算力的把控權中心化轉移到了礦場主手中。


如今挖礦都是相當耗錢的事,因為要配置專門的礦機才行,每臺機器掛著6~8塊顯卡,以一臺比較新的計算能力是13個T的礦機來計算,一天24小時運行,能挖出0.004549382個比特幣。



而且這樣的礦機,只要數十臺,每月的耗電量就會高達1萬度。


還有個人自己買了兩臺礦機,結果呢?

他所使用的礦機功率為1350瓦,按照每天運行24個小時,可以挖出0.0018個比特幣計算,成功挖出一枚比特幣的時間約為556天。按照功率1000瓦每小時約用1度電,礦機每天的耗電量為32.4度。每天耗電費用約為16.8元,成功挖到一枚比特幣的成本約9367元。

如今的比特幣挖礦已經是有組織,有規模的事情,大礦主投資1個億,兩月入7000萬,小戶乾脆不要做夢了。


立鵬說


普通電腦就算了

比特幣的產生就是通過不斷碰撞的哈希值來計算的。通俗的將就是算出正確答案的次數。一款普通筆記本電腦的cpu,每秒鐘大概可以算800多次,一塊中端顯卡可以算2000多次。具體算法單位可以參照下圖。

因為比特幣算法的特性。所以相比做複雜邏輯運算的cpu,只做簡單重複算法的GPU更適合來挖礦。為了表示現在比特幣挖礦有多難。我特意借了一塊貼吧上網友的顯卡來計算下。

這是一塊七彩虹的GTX 1080TI Neptune 水冷顯卡。京東售價6999

以上是這款顯卡的參數,從參數上來講。這款顯卡已經十分殘暴。當然這是一塊N卡。從比特幣挖礦角度來講A卡的效果會好一些。不過只是做測試,無所謂了。

黑色按鈕是一鍵超頻用的,後邊的測試都是基於一鍵超頻以後1594/1708MHZ這個頻率來做的。

測試平臺:cpu i7 6700k 16G內存 測的的算力大約是1.8GH/s也就是0.0018TH/S

得出收益是每天0.00000021個比特幣,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按目前一個比特幣大約7.6萬人民幣的價格算,這臺配置上萬的主機每天能挖出價值一分六釐的比特幣。

按這個速度來挖,需要1.3萬年才能挖出一個比特幣……我天。大家還是洗洗睡了吧。

比特幣為什麼這麼難挖?

因為目前的比特幣礦場都是用專用的比特幣礦機來挖礦。一個螞蟻s9礦機的算力就是13.5TH/S相當於7500塊 1080ti顯卡算力的總和,而一箇中型礦場就擁有幾百上千臺這樣的礦機。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比特幣的全網算力是21480PH/S

所以比特幣目前的全網算力是驚人的大……普通人還是不要打挖礦致富的主意了。


有態度的土豆


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挖一個比特幣成本要耗費多少度電。

現在比特幣越來越貴了,目前一個比特幣就是一萬美元了,所以很多人都想自己弄一臺電腦24小時不停的去挖礦。那麼,現在一個比特幣普通電腦一天開機24小時要挖多久?挖一個比特幣成本要耗費多少度電?

你的電腦曾經可能就是一臺印鈔機,我不是在天方夜譚。如果在2009年比特幣誕生之初就意識到比特幣的價值,並且用自己的電腦輕易地挖到很多比特幣,留到今天的話那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曾經的比特幣非常好“挖”,普通電腦CPU就能完成,只需下載軟件就可以自動“解題”。但是隨著幣價上漲,想要“解題”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每生成2016頁賬本,題目的難度動態調整一次。到了2010年6月,有人開始使用顯卡挖礦,買了40多張顯卡,在天津做了個礦場,但是由於沒有及時維護,還沒有挖到多少比特幣,就虧損關停了。

後來顯卡也漸漸無法解題,個人“挖礦”也越來越沒有優勢,“礦池”就被髮明瞭。‘礦池’把大家的算力收集起來,贏了大家一起分收益,就像遊戲組團一樣。挖礦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現在挖一個比特幣需要消耗的計算量普通人根本無力承擔,普通電腦也別想了。

挖一個比特幣成本要耗費多少度電?

業內人士表示,在2014年,每天50萬元電費產出100個比特幣,僅電費成本每枚就要5000元。但是到了現在,同樣的成本已經翻了一倍以上,每枚比特幣電費成本高達萬元。

在比特幣的產生機制裡,挖礦獎勵是遞減的。比特幣誕生之初,每記一頁賬本,礦工就能拿到50個比特幣,後來記一頁獎勵25個,依次遞減。就像挖金子一樣,一開始挖得多,後來越來越少。每次新增獎勵減少一半的時間點,就叫做比特幣產量減半。

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在2014年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每24小時挖出3600個比特幣。

現在,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挖比特幣的難度,相當於1億個骰子扔出小於1億零50的數字,誰先扔出來,誰就獲得記賬權。此時,1億零50就是個哈希值,扔骰子的過程叫做哈希碰撞,而挖礦算力的單位就是每秒鐘多少次哈希碰撞。

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236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於20多萬個50米長的標準游泳池裡面水滴的數目。但即便是這麼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鐘左右才能碰撞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2012年比特幣進行了第一次產量減半,2016年7月,比特幣進行了第二次產量減半,目前記一頁賬本獲得的獎勵是12.5個比特幣。下一次減半會發生在2020年左右,而到2040年比特幣總數不會再增加,總量是2100萬枚。也就是說,挖比特幣的難度在遞增,而需要的時間在增加。

所以一句話,現在如果想挖比特幣家用普通電腦就算了,首先計算能力不行,還有所花的時間精力,電費成本等,會讓你得不償失。


攝影圈老王


沒有生產力的貨幣只是一個石頭。


只要努力總會有人挖出來的,這就像買彩票一樣,只有讓個別人嚐到甜頭,才會有更多人參與,價值才能更高增長。

所以說空手套白狼完全可以,不存在輸贏。

不過,如果用真金白銀去玩就得小心,因為比特幣就像一塊石頭,沒有任何價值,之所以人們熱捧,主要是因為有大型財團操控。

挖礦就像一塊印了全球唯一編碼的石頭,誰猜中編碼就是誰的。因為猜中編碼很難,所以石頭很值錢。

然後當這塊石頭被成千上萬的人合夥買走,石頭主人功成名就,得到石頭的人精神得到昇華。

就這麼簡單,不過過程長短就不好說了,如果能夠持續幾十年,那麼任何人都有機會從中撈一把,快速閃人。

不過萬一石頭的主人不想玩了,那結果可想而知。

所謂貨比是國家機構發行的,是根據生產力而發行的。而比特幣憑空出世與石頭無異,與黃金不能比,因為黃金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稀有物品,不可能憑空消失,也不可能忽然增多。


浪費資源幹騙人的買賣,比特幣本身屁用沒有,擊鼓傳花看誰更傻。

人類的貪婪亙古不變,變著花樣玩


深思瓶


現在比特幣越來越貴了,目前一個比特幣就是一萬美元了,所以很多人都想自己弄一臺電腦24小時不停的去挖礦。那麼,現在一個比特幣普通電腦一天開機24小時要挖多久?挖一個比特幣成本要耗費多少度電?

你的電腦曾經可能就是一臺印鈔機,我不是在天方夜譚。如果在2009年比特幣誕生之初就意識到比特幣的價值,並且用自己的電腦輕易地挖到很多比特幣,留到今天的話那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曾經的比特幣非常好“挖”,普通電腦CPU就能完成,只需下載軟件就可以自動“解題”。但是隨著幣價上漲,想要“解題”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每生成2016頁賬本,題目的難度動態調整一次。到了2010年6月,有人開始使用顯卡挖礦,買了40多張顯卡,在天津做了個礦場,但是由於沒有及時維護,還沒有挖到多少比特幣,就虧損關停了。

後來顯卡也漸漸無法解題,個人“挖礦”也越來越沒有優勢,“礦池”就被髮明瞭。‘礦池’把大家的算力收集起來,贏了大家一起分收益,就像遊戲組團一樣。挖礦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現在挖一個比特幣需要消耗的計算量普通人根本無力承擔,普通電腦也別想了。

挖一個比特幣成本要耗費多少度電?

業內人士表示,在2014年,每天50萬元電費產出100個比特幣,僅電費成本每枚就要5000元。但是到了現在,同樣的成本已經翻了一倍以上,每枚比特幣電費成本高達萬元。

在比特幣的產生機制裡,挖礦獎勵是遞減的。比特幣誕生之初,每記一頁賬本,礦工就能拿到50個比特幣,後來記一頁獎勵25個,依次遞減。就像挖金子一樣,一開始挖得多,後來越來越少。每次新增獎勵減少一半的時間點,就叫做比特幣產量減半。

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在2014年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每24小時挖出3600個比特幣。

現在,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挖比特幣的難度,相當於1億個骰子扔出小於1億零50的數字,誰先扔出來,誰就獲得記賬權。此時,1億零50就是個哈希值,扔骰子的過程叫做哈希碰撞,而挖礦算力的單位就是每秒鐘多少次哈希碰撞。

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236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於20多萬個50米長的標準游泳池裡面水滴的數目。但即便是這麼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鐘左右才能碰撞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2012年比特幣進行了第一次產量減半,2016年7月,比特幣進行了第二次產量減半,目前記一頁賬本獲得的獎勵是12.5個比特幣。下一次減半會發生在2020年左右,而到2040年比特幣總數不會再增加,總量是2100萬枚。也就是說,挖比特幣的難度在遞增,而需要的時間在增加。


戒菸買饃饃1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為區塊設定了1M的容量上限,這樣可以在個人電腦上就得以順利運行整個區塊鏈,但隨著區塊擴容至8M(大大增加難度係數),普通家用電腦被強制淘汰,算力的把控權中心化轉移到了礦場主手中。

如今挖礦都是相當耗錢的事,因為要配置專門的礦機才行,每臺機器掛著6~8塊顯卡,以一臺比較新的計算能力是13個T的礦機來計算,一天24小時運行,能挖出0.004549382個比特幣。

而且這樣的礦機,只要數十臺,每月的耗電量就會高達1萬度。

如果自己有專業礦機,所使用的礦機功率為1350瓦,按照每天運行24個小時,可以挖出0.0018個比特幣計算,成功挖出一枚比特幣的時間約為556天。按照功率1000瓦每小時約用1度電,礦機每天的耗電量為32.4度。每天耗電費用約為16.8元,成功挖到一枚比特幣的成本約9367元。


快樂撒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b020003185bc458cf0c\

楊沐白


感謝邀請!!普通電腦挖掘比特幣的難言之隱。

一、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全新的東西。是中本聰在2009年就已經提出來了,中本聰好像是日裔美國公民。

比特幣採用的區塊鏈的技術進行編寫的。比特幣採用的是p2p形式的數字貨幣。是數字貨幣。

二、比特幣產生

比特幣的產生是不斷的碰撞哈希值來計算的,通俗的說就是大量的計算,計算出正確的哈希值,普通電腦的cpu也就只有1000多,gpu也就只有2000多把,普通電腦的主流配置,請看下面的哈希值計算次數。

由於我沒有找到具體的對比cpu和顯卡也不能很好的說出一臺普通電腦可以挖多少礦,請看下邊總結吧。

三、總結

普通電腦挖掘比特幣我想說你是在搞笑嗎,你普通電腦24小時不關機,1年也挖不出一個來,所以說不要抱有幻想,要是普通電腦可以挖,那麼比特幣還能那麼貴幾千美金一個。所以說普通電腦挖礦是不存在的。數字貨幣不可操縱有極大的風險性。以上專業信息。


新科技新體驗


各位老鐵屌絲,想知道詳情請戳進來

因為比特幣算法的特性。所以相比做複製邏輯運算的cpu,只做簡單重複算法的GPU更適合來挖礦。為了表示現在比特幣挖礦有多難。我特意借了一塊貼吧上網友的顯卡來計算下。

這是一塊七彩虹的GTX 1080TI Neptune 水冷顯卡。京東售價6999


先看一下這個顯卡的參數

以上是這款顯卡的參數,從參數上來講。這款顯卡已經十分殘暴。當然這是一塊N卡。從比特幣挖礦角度來講A卡的效果會好一些。不過只是做測試,無所謂了。


得出收益是每天0.00000021個比特幣,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按目前一個比特幣大約7.6萬人民幣的價格算,這臺配置上萬的主機每天能挖出價值一分六釐的比特幣。挖出一個比特幣大概需要1.3萬,還是洗洗睡吧!不要想著用鈔票點菸,開著蘭博基尼泡妞了。


比特幣為什麼難挖

因為目前的比特幣礦場都是用專用的比特幣礦機來挖礦。一個螞蟻s9礦機的算力就是13.5TH/S相當於7500塊 1080ti顯卡算力的總和,而一箇中型礦場就擁有幾百上千臺這樣的礦機。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比特幣的全網算力是21480PH/S


比特幣的算法高度難度遠遠超乎出我們普通人的思維算法,我們就不要想著這些高難度的東西了;本本分分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