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讀大專的現在都過得怎麼樣?

極客e工坊


這個還是要分階段的,以2000年為限,之前的大學本科生其實是很少的,答主94年高中畢業那年整個大專加本科生一共才90多萬人,那個時候很多成績不錯的甚至去讀中專。現在這幫人經過20年左右的磨練基本上都是自己所在單位的中堅力量,學歷的低對他們已經沒有實質的意義,他們過的怎麼樣往往取決於自己的機緣。之後的大專生因為高校的擴招,可能整體素質會相對來說沒有以前的高,特別是最近幾年每年可能有500萬人同時上大學,別說大專了,就是普通本科生都不吃香了,他們畢業之後一般只能進普通的公司從事低端一些的職位,在本科生都撲街的年代他們都只能混個大專文憑說明他們的學力也不算太好,日子肯定還是要過起走,肯定沒有以前的大專生那麼多的機會了。至於混的好不好,整體上的感覺是得過且過吧!


無名1975


身邊有很多讀大專的,都是畢業4年左右,有搞程序猿的月薪上萬的,也有還在廠裡上班月薪3/4/5k的,都是介於這之間吧,沒有特別牛逼創業成功,吊炸天那種。應該說人不懶的話,都不至於在家啃老,還有就是從事行業也很重要,然後畢業了學習也很重要。現在我也想要報培訓班,學習更深點的技術知識,爭去拿更高的工資。有人可能要說我沒什麼志氣,怎麼不想著創業,爭更多的錢。我其實對我還是有定位的,我就是一個適合搞技術的人,那些對我不切實際。


小強哥哥哥哥哥1


過的好與不好,好象.和讀什麼學校無關吧。一本出來的也有混的慘的,中專生也有響噹噹的,擺攤設點,釘鞋,修車的,也有比科級幹部還掙的多的。

主要看家庭條件的,能幹不能幹,一出校門就安排工作的,函授站出來的也挑著大局的職能。擺攤賣鞋的也成了集團老總。主要看能力大小。

人不要有嫉妒心裡,好與不好,全憑自己努力闖出一片天地的大有人在。好象我就寫過一篇(闖天下)的文章敘述了汾陽青年在外省市奮鬥的事蹟。


亦平70667717


感謝悟空邀請。可能會有一部分水分較大的同學和家長會感到大專生和三本沒用。首先說社會的發展需要高校的知識傳遞。有著積極的意義。至於畢業後過的怎麼樣?是一個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其一,學生在校成績不一樣。導至畢業後的能力差距。還有的同學把知識變成了套路。不能隔匯貫通,靈活運用。其二,機遇不同。以上兩種不確定因素導至不同的人生結果。


直隸智清


這個世界只要有學校或者說有分級別的學校那就必然是越高學歷越好學校的人混的越好。個例也有,但那不是主流,不然名校就不是名校了,本科也沒存在的必要了,甚至讀書讀完小學會算數會識字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