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詞牌寫作?

凌霄8681088


詞牌名上能看出詞人是寫的什麼性質的詞。如岳飛《滿江紅.寫懷》開頭一句"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仄仄仄仄四個去聲,滿腔的情懷噴發而去。而歐陽修的《蝶戀花》一般寫深閨中的婦人思君,怨君的婉約詞。結構從婦人住的深院大宅,眼看戀人駕馬車,離去到煙花弄的章臺路,登上高樓,目送離開,自己的青春被鎖高樓,又無人問津。"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治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飛狂三月暮,門掩黃昏,不計留春處。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千秋去。"青春在歲月中流逝。


愛笑的小貓咪8


詞,是一種配合音樂的文學,是古人拿來當歌唱的(後來逐步脫離音樂是另一碼事),而詞牌正是規定了一首詞的音樂腔調。 

  填詞要選詞牌,詞牌又規定了一首詞的音調,因此選擇詞牌就要選擇詞牌的聲,而不是選擇詞牌的名字。各個詞牌都有它特定的聲,或細膩輕揚;或越豪放;或婉約柔;或慷慨雄壯;或幽怨淒涼;或坦昂。凡此種種,詞牌基本已經規定了。如《滿江紅》、《念奴嬌》適合填一些調子較高,感烈,聲俱壯的內容,因此在用韻也以入聲字為主;《小重山》、《一剪梅》適合填寫一些調子低沉,感細膩,悽清孤寂的內容,因此大多選用平韻。 
  填詞時選詞牌,最忌諱“望文生義”,即依據詞牌的表象去填詞。如《千秋歲》,本來是淒涼幽怨的調子,用韻很密,連不壓韻的各句也全用仄聲字,讀來聲幽咽(秦觀有“落紅萬點愁如海”的名句,後來黃庭堅就用此詞牌弔唁秦觀,因此後人多拿它作弔唁之詞);而如果你望詞生意地用它去祝壽,則無論如何也不合理。同樣,《壽樓》的聲調也是哀怨悽婉,不能用來祝壽。另外如《賀新郎》,詞調慷慨昂,與燕爾新婚的感不相適應,因此亦不能用來祝賀新人。這就是形式對內容的作用,如若違了它,則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詞。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郭沫若先生1958年寫的一首歌頌大躍進的詞,他把李清照的《聲聲慢》改《聲聲快》,把“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改填“蓬蓬勃勃,烈烈轟轟,轟轟烈烈轟轟”,儘管表面已經改了詞牌,但實在顯得不倫不類。 
  那麼,怎樣根據自己的思想感和內容需要去選擇那些適合表達相應內容的詞牌呢?如果你精通音律,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詞譜都以五音十二律標出了詞牌的曲調。如果你不通音律也可以按照夏承燾先生的辦法:第一,從聲、韻方面探索,包括字聲平拗和韻腳疏密;第二,從形式結構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勘和章句的安排;第三,排比前人同詞牌優秀作品,看他們用這個詞牌寫哪種感最多、最好。 
  對學者來說,三種方法中的第三種是最實際的,而且便於更快地掌握。當然,詞牌僅是一種格式,是一種形式而不是內容,而形式總是要為內容服務的,因此,我們也不能對詞牌的選擇墨守規。我們揣摩古代大詞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們的作品來衡量某些詞牌的聲;而不是用揣摩來的聲去衡量大詞人的作品。《詩序》中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詩經》,當也是用來唱的,是先有而後有言,然後才配以音律。只有這樣,個人的感才不至於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難於表達。即使是我們現今的歌曲,亦是先寫歌詞,然後再根據歌詞的內容配曲。關於這一點,《樂記》中有“詩言其志,歌詠其聲,舞動其容。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故“有心則有詩,有詩則有歌,有歌則有聲律,有聲律則有樂歌。”就連宋代王灼的專論詞牌選擇的《碧漫志》,也有“古人不定聲律,因所感發為歌,而聲律從之”之說。可見,表達真切的思想感比形式的選擇要重要得多。 
  下面將常見詞牌曲調做簡單介紹,並分別歸類:  

  一、壓抑淒涼類: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盤》蒼涼楚。
  《釵鳳》聲悽緊。  
  《祝英臺近》宛轉悽抑。 
  《劍器近》低徊掩抑。 
  《西吳曲》蒼涼楚。  
  《雨霖鈴》纏綿哀怨。 
  《摸魚兒》蒼涼鬱勃。
  《普薩蠻》緊促轉低沉。 
  《天仙子》傷傷別,急調苦。
  《曲玉管》抒寫羈旅中的懷舊傷離緒。
  《蝶戀花》、《青玉案》是達幽咽調,描寫感。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帶幾分切。
  《南鄉子》適宜抒寫纏綿低抑調。
  《阮郎歸》急悽苦,悽婉絕。
  《生查子》比較諧婉、怨抑。
  《鶯啼序》淒涼悲蒼,宜寫傷傷別之。
  《一斛珠》婉轉悽抑,不宜表達壯烈豪邁之志。 
  《風入松》輕柔婉轉、掩抑低徊,適宜表達和婉調。  
  《憶舊遊》、《揚州慢》、《高臺》音調纏綿,憂婉悽抑,適宜表達悽抑調。
  《何滿子》哀歌憤懣,悲涼悽怨的哀曲,“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壽樓》悽音哀樂,抑鬱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託哀思。不可顧名思義用來祝壽。  
  《千秋歲》淒涼幽怨、聲幽咽,宜表達悲傷感抑之,絕不能祝壽喜慶。  
  《淒涼犯》、《惜分飛》不宜用於祝賀之詞。這種詞牌與內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數。  

  二、纏綿婉轉類: 

  《仙歌》音節舒徐。 
  《調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樓》輕鬆流美。 
  《鵲橋仙》、《點絳唇》多用於女相會,描寫感。
  《一剪梅》等細膩輕楊的詞調。
  《浣溪沙》半闋急,下半闋緩和。
  《鷓鴣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風麗之。
  《暗香》、《疏影》音節和婉,古人多以詠梅。
  《木蘭花慢》和諧婉轉,宜於寫纏綿悱惻之。
  《桃園憶故人》一般抒發感,表現友。
  《踏莎行》描寫雅。
  《長相思》多懷舊,寫女,以聲助得其雙美。
  《滿庭芳》、《鳳凰臺憶吹簫》和諧婉約,輕柔婉轉,宜表達纏綿緒。
  《小重山》、《定風》、《臨江仙》感細膩,宜表現細膩婉約之調。
  《憶江南》、《浣溪沙》、《淘沙》、《少年遊》音節流麗諧婉,用來表達不同的思想感。

  三、豪放壯類:

  《永遇樂》感越。
  《好事近》表達越不平的調。
  《蘭陵王》表達拗怒越聲,為軍旅曲,後越調。
  《龍》越,表達悽壯鬱勃感。
  《清平樂》,片感拗怒,下片轉為和婉。
  《南浦》高昂歡樂,不宜表達淒涼悲傷送別之。
  《破陣子》為軍樂,適合抒發昂雄壯緒。
  《漁家傲》拗怒,表達兀傲悽壯、爽朗襟懷的調。
  《沁園》、《風流子》壯闊豪邁,顯示寬宏器宇和雍容度。
  《念奴嬌》多表達雄壯豪邁感,不宜形容女嬌弱婉曲心態。
  《六州歌》音調蒼涼悲壯,適於表達慷慨悲壯的聲,多言古興亡之事。
  《賀新郎》調高昂,宜表達慷慨昂、豪邁雄壯的英雄感。不宜作催妝喜慶的祝賀曲詞。
  《釵鳳》、《更漏子》、《調笑令》、《憾庭秋》、《鹽角兒》適宜表達昂慷慨壯烈感。
  《調歌》、《滿江紅》,調子較高,感烈,聲俱壯,適宜於表達慷慨悲壯、豪放雄渾的詞。一般不宜寫委婉柔的思想感。

  四、其他:

  《六麼》歡快爽利。
  《憶餘杭》因描寫杭州而來,描寫風景最宜。
  《八聲甘州》搖筋轉骨,剛柔相濟,最使人迴腸。
  《霓裳中序第一》音節閒雅。
  《江神子》為祀神之樂,宜於莊嚴。

  

一般短篇宜抒,長篇宜舖敘。 

  一般下句平仄相對的較和婉,如秦觀《八六子》“月一簾幽夢,風十里柔”。 下句平仄凌犯著多拗怒,如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以近體五、七言為主的詞牌大多適於舒緩雍容的感,如《浣溪沙》、《採桑子》、《蝶戀花》。
  凡多轉韻之調皆屬於一種拗怒,如《減字木蘭花》、《虞美人》。
  句法長短參差的詞牌宜於拗怒悲咽的感。如《蘭陵王》、《六醜》、《淘沙慢》。
  學者宜用書寫精壯質樸之的《八聲甘州》;從容和婉柔的《滿庭芳》;以及《驀山溪》、《減字木蘭花》、《臨江仙》、《蝶戀花》、《菩薩蠻》,比較好掌握。
  參考書籍:龍榆生《詞學十講》、《唐宋詩詞格律》,王力《詩詞格律》,李新魁《實用詩詞曲格律詞典》,朱承平《詩詞格律教程》,徐晉如《大學詩詞寫作教程》,啟功《詩文聲律論稿》等。以諸人詞調說多取材《碧漫志》,如有條件可以通讀原文,另附《詞調輯草》以供參考。
  【沁園】又名《壽星明》。格局開張,宜抒壯闊豪邁之。蘇辛一派最喜用之。(參觀『高揚爽朗』部【沁園】條)
  【破陣子】一名《十子》。唐教坊曲。陳暘《樂書》:“唐《破陣樂》屬龜茲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畫衣甲,執旗旆。外藩鎮衣犒軍設樂,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也。”
  【滿江紅】 《樂章集》、《清真集》入“仙呂調”。宋以來作者多以柳永詞為準。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一般例用入聲韻。聲越,宜抒豪壯感和恢張襟抱。亦可酌增襯字。姜夔改作平韻,則調俱變。
  【念奴嬌】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元稹《連昌宮詞》自注:“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之後,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於樓曰:‘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見《元氏長慶集》卷二十四)王灼《碧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調”,復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此調音節高抗,英雄豪傑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劍錄》稱:“???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亦其音節有然也。茲以 
  《東坡樂府》為準,“憑高遠眺”一闋為定格,“大江東去”為變格。一百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其用以抒寫豪壯感者,宜用入聲韻部。 
  【蘭陵王】 《碧漫志》卷四引《北齊史》及《隋唐嘉話》稱:“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王。與周師戰,嘗著假面對敵,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今《越調?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或曰遺聲也。此曲聲犯正宮,管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清真集》正入“越調”。毛幵《樵隱筆錄》:“紹興,都下盛行周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以周詞凡三換,至末段,聲尤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歌者。”此曲音節,猶可於周詞復詠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韻,第二段五仄韻,第三段六仄韻,宜用入聲部韻。
  【蘭陵王慢】宋毛開《樵隱筆錄》:“紹興,都下盛行周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以周詞凡三換,至末段,聲尤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歌者。”
  【舞馬詞】 《唐書?樂志》:明皇嘗命教舞馬四百蹄,各為左右分部目,衣以文繡,絡以金珠,每千秋節舞於勤政樓下。賜宴設酺,其曲數十疊,馬聞聲奮首鼓尾,縱橫應節。又施三層板,乘馬而,抃轉如飛。或命壯士舉榻,馬舞其,歲以為常。
  【喜遷鶯】 宋王明清《揮麈餘錄》卷一,記嘉祐間蔡挺知慶州、渭州,賦《喜遷鶯》長調:“汗馬嘶風,邊鴻翻月”,“劍歌騎曲悲壯”。
  【賀新郎】 音韻洪暢,歌時浩唱。楊冠卿《賀新郎》詞序:“秋乘風過垂虹時,與一羽士俱,因泛言弱、蓬萊之勝。旁有溪童,具能歌張仲宗‘目斷青天’等句,音韻洪暢,聽之慨然。”張仲宗即張元幹。“目斷青天”,是其《賀新郎》“送邦衡(銓)待制赴新州”一詞中語。又馮取洽《賀新郎》(次韻江定軒詠菊):“浩唱雲箋《金縷調》,興發小槽珠酒。”《金縷調》乃《賀新郎》別名。葉夢得《賀新郎》:“誰為我,唱《金縷》。”張元幹《賀新郎》:“舉大白,聽《金縷》。”都是指所賦本調,歌時皆須“浩唱”。(參觀『蒼涼悲壯』部【賀新郎】條) 

  蒼涼悲壯 

  【揚州慢】 此姜夔自度曲,入“中呂宮”。其序雲:“淳熙丙申至,予過維揚。雪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自碧,暮漸起,戍角悲。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八聲甘州】 簡稱《甘州》。唐邊塞曲。
  【甘州遍】 出於大麴《甘州》,高調。毛文錫《甘州遍》:“美人唱,揭調是《甘州》。”揭調即高調之謂也。
  【金人捧露盤】 又名《銅人捧露盤引》、《西平》、《西平曲》。唐李賀有《金銅仙人辭漢歌》,並序雲:“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樂家取以制曲,故多蒼涼楚之音。
  【六州歌】 程大昌《演繁露》:“《六州歌》,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聲為弔古詞,音調悲壯,又以古興亡事實文之。聞其歌,使人慷慨,良不與豔詞同科,誠可喜也。”一百四十三字,前後片各八平韻。又有於平韻外兼葉仄韻者,或同部平仄互葉,或平韻同部、仄韻隨時變換,並能增強壯聲,有繁弦急管、五音繁會之妙。要以平韻為主,仄韻為副,務使“玄黃律呂,各適物宜”耳。
  【淘沙】 唐教坊曲。劉禹錫、白居易並作七言絕句體。五代時起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又名《賣花聲》。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越悽壯之音。《樂章集》名《淘沙令》,入“歇指調”。前後片首句各少一字。復就本宮調演為長調慢曲。)。《清真集》入“商調”,韻位轉密,句豆亦與《樂章集》多有不同。
  【西吳曲】 《詞譜》雲:“調見《龍洲集》。”今所傳《龍洲詞》無之。可能為劉過自度,音節極蒼涼楚,一百五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四仄韻。 
  【賀新郎】 又名《金縷曲》、《燕飛》、《貂裘換酒》。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一百十六字,前後片各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壯,用、去聲部韻者較悽鬱,貴能各適物宜耳。
  【調歌】 源於隋煬帝所制《調》,其聲韻甚悲切。此調是截取大麴《調》的首章另倚新聲而,今存最早作品是北宋前期蘇舜欽詞。唐人《調》曲淒涼怨慕,聲韻悲切。宋人《調歌》則調昂揚酣暢,韻味豪放瀟灑,適於表現豪放之,故豪放詞人多用此調。此調所詠有懷古、登覽、贈別、慶賀、感時傷世等。張孝祥《調歌》自注“凱歌劉恭父。”張鎡《調歌》自注:“項平甫大卿索賦武昌凱歌。”
  【雨中花】 高調。歌聲悲壯烈。蘇泂《雨中花》詞序:“數前,忽聞改之(劉過)去世,悵惆殆不勝言。因憶改之每聚首,歌《雨中花》,悲壯烈,令人歌舞。”金蔡松年《龍》:“別夢江漲雪,記《雨(中)花》,一聲雲杪。”。

  高揚爽朗 

  【漁家傲】 高調。晏殊《漁家傲》:“齊揭調,神仙一曲《漁家傲》。”王之道《漁家傲》:“絕唱新歌仍敏妙,聲窈窕,行雲遏《漁家傲》。”元許楨《漁家傲》:“從此圭塘時檢校,停短棹,柳高唱《漁家傲》。”歐修用《漁家傲》調作鼓子詞十二篇,歌唱時用小鼓伴奏。 
  【龍】 清澈嘹亮的笛曲。《文選》卷一八漢馬融《長笛賦}:“近世羌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後來遂以“龍”比喻笛聲。李白《宮中行樂詞》;“笛奏龍,簫鳴鳳下空。”杜甫《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詩:“晚採橫笛好,泓下亦龍。”蘇軾有一首《龍》(楚山修竹如雲),就是專門詠笛的。蘇軾《菩薩蠻》:“越調變新聲,《龍》澈骨清。”則詠《龍》的調聲。《龍》為越調,見《片玉集》卷七注。吳文英《龍》自注:“無射商。”其俗名即越調。周邦彥《月下笛》詞,亦專門詠笛,結句曰:“黯凝魂,但覺龍萬壑,天籟息。”笛曲一般曲調亢爽響亮,與琵琶曲、琴曲、簫曲有所不同。曹冠《漢宮》:“江城寒管,任龍吹徹何妨。”劉過《臨江仙》:“琵琶金鳳語,長笛龍。”亦可藉以窺其聲。 
  【沁園】 仁宗時的都下新聲,聲甚清美。劉斧《青瑣高議》前集卷八《續記》條:“聞前客肆中唱曲子《沁園》。肆內有補鞋人傾聽甚久,顧(崔)中曰:‘此何曲也?其聲甚清美。’‘乃都下新聲也。’” 

  抑鬱悽婉 

  【壽樓】 始見於史達祖《梅溪詞》,題為“尋服感念”,殆是悼亡之作。一百一字,前後片各六平韻。中多拗句,尤多連用平聲之句,聲低抑,全作悽音。有用以填壽詞者,大誤。 
  【一剪梅】 雙調小令,六十字,下片各三平韻。每句並用平收,聲低抑。亦有句句叶韻者。  
  【小重山】 又名《小重山令》。《金奩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阮郎歸】 又名《醉桃源》、《碧桃》。《神仙記》載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鄉甚苦。既歸,則鄉邑零落,經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悽音。四十七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生查子】 唐教坊曲。《詞譜》引《尊前集》入“雙調”。四十字,下片各兩仄韻。各家平仄頗有出入,與作仄韻五言絕句詩相仿。多抒怨抑之。
  【釵鳳】 又名《折紅英》。六十字,下片各七仄韻,兩疊韻,兩部換葉替。聲悽緊。 
  【祝英臺近】 又名《祝英臺令》、《月底修簫譜》。元高栻詞入“越調”,殆是唐宋以來民間流傳歌曲。詠晉之梁祝事。宛轉悽抑。忌用入聲部韻。 
  【雨霖鈴】 唐教坊曲。《樂章集》入“雙調”。《樂府雜錄》:“《雨霖鈴》,明皇自西蜀返,樂人張狐所制。”《碧漫志》卷五引《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雲:“帝幸蜀,入斜谷,霖雨彌旬,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時梨園弟子惟張狐一人,善篳篥,因吹之,遂傳於世。”《漫志》又稱:“今雙調《雨淋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一百三字,前後片各五仄韻,例用入聲部韻。  
  【河 傳】 《碧漫志》卷四引《脞說》雲:“《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聲韻悲切。”《漫志》又稱:“《河傳》唐詞,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凡前段平韻,後仄韻。其一乃今《怨王孫》曲,屬‘無射宮’,以此知煬帝所制《河傳》,不傳已久。然歐永叔修所集詞內,河傳附‘越調’。亦《怨王孫》曲。今世《河傳》乃‘仙呂調’,皆令也。”《金奩集》所收令詞併入“南呂宮”,《樂章集》入“仙呂調”。唐宋人所作令詞,句豆韻腳,極不一致。 
  【竹 枝】 唐教坊曲名。其聲怨咽。元郭茂倩《樂府詩集》雲:竹枝本出於巴渝,唐貞元中,劉禹錫在沅、湘,以裡歌鄙陋,乃依*人九哥,作竹枝新調九章,教裡中兒歌之。由是盛於貞元元和之間。按《劉禹錫集》,與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敘雲:竹枝,巴歈也。巴兒聯歌,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其音協黃鐘羽,但劉白詞俱無和聲,今以皇甫松、孫光憲詞作譜,以有和聲也。蘇軾《竹枝歌引》:“《竹枝歌》本楚聲,幽怨側怛,若有所深悲者。”晁補之《神引》:“怪《竹枝歌》,聲聲怨,為誰苦。”又《龍》:“《竹枝》苦怨,琵琶多淚,新年鬢換。”元張翥《南鄉子》詞:“唱自淒涼,一曲《孤鴻》顧斷腸。恰似《竹枝》哀怨,瀟湘,月冷雲昏覓斷行。”
  【飲馬歌】 《飲馬歌》乃女真金之曲,傳至南方,用作詞調。曹勳《松隱樂府》卷三有《飲馬歌》,自注:“此腔自虜中傳至邊,飲牛馬即橫笛吹之,不鼓不,聲甚悽斷。聞兀朮每遇對陣之際吹此,則鏖戰無還期也。” 
  【霜天曉角】 聲調悽婉。韓元吉《霜天曉角》詞序:“飲武將家,有歌《霜天曉角》者,聲調悽婉。”按《霜天曉角》也當是笛曲。蘇軾《龍》“楚山修竹如雲”一詞詠笛,其末句:“為使君洗盡,蠻風瘴雨,作《霜天曉》。”
  【蘇武令】 聲韻悽楚。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四:“紹興,都下盛傳《蘇武令》一詞,聲韻悽楚,言是李綱作。” 
  【何滿子】 悽哀憤懣。《碧漫志》卷四:何滿子,白樂天詩云:“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一曲四詞歌八疊,從便是斷腸聲。”自注雲:“開元中,滄州歌者姓名,臨刑進此曲,以贖死,竟不免。”元微之何滿子歌雲:“何滿能歌聲宛轉。天寶年中世稱罕。嬰刑系在囹圄間,下調哀音歌憤懣。梨園弟子奏元宗,一唱承恩羈網緩。便將何滿為曲名,御府親題樂府纂。”張祜作孟才人嘆雲:“偶因歌態詠嬌 。傳唱宮中十二。卻為一聲何滿子,下泉須吊孟才人。”其序稱:“武宗疾篤,孟才人以歌笙獲寵者,密侍左右。目之曰:‘吾當不諱,爾何為哉。’指笙囊泣曰:‘請以此就縊。’憫然。復曰:‘妾嘗藝歌,願對歌一曲,以洩憤。’許之,乃歌一聲何滿子,亟,立殞。令醫候之,曰:‘脈尚而腸已絕。’[一雲肌尚而腸已斷。]崩,將徙柩,舉之愈重。議者曰:‘非俟才人乎。’命其櫬至,乃舉。” 

  流麗舒美

  【行香子】 雙調小令,六十六字,片五平韻,下片四平韻。音節流美,亦可略加襯字。
  【採桑子】 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唐教坊大麴有《楊下采桑》,南卓《羯鼓錄》作《涼下采桑》,屬“太簇角”。此雙調小令,殆就大麴中截取一遍為之。《尊前集》注“羽調”。《張子詞》入“雙調”。
  【搗練子】 又名《深院月》。例作徵懷念徵人之詞。《太和正音譜》入“雙調”。 
  【漁歌子】 又名《漁夫》。唐教坊曲,入“黃鐘宮”。廿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
  【醉翁操】 琴曲,屬“正宮”。沈遵創作,蘇軾始創為填詞。其序雲:“琅琊幽谷,山川奇麗,泉鳴空澗,若中音會。醉翁喜之,把酒臨聽,輒欣然忘歸。既去十餘年,而好奇之士沈遵聞之往遊,以琴寫其聲,曰《醉翁操》,節奏疏宕,而音指華暢,知琴者以為絕倫。然其有聲而無其辭,翁雖為作歌,而與琴聲不合。又依《楚辭》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辭以制曲。雖粗合韻度,而琴聲為詞所繩約,非天也。後三十餘年,翁既捐館舍,遵亦沒久矣。有廬山玉澗道人崔閒,特妙於琴。恨此曲之無詞,乃譜其聲。而請東坡居士以補之雲。 
  【最高樓】 南宋後作者較多,茲以《稼軒長短句》為準。八十一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平韻,過片錯葉二仄韻,體勢輕鬆流美,漸開元人散曲先河。
  【醉妝詞】 唐孫光憲《北夢瑣言》,蜀王衍嘗裹小巾,其尖如錐。宮人皆衣道服,簪蓮花冠,施胭脂夾臉,號醉妝,因作《醉妝詞》。 
  【柘枝引】 唐教坊曲名。《樂府雜錄》:健舞曲。《樂苑》:羽調曲。按,此舞因曲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鈴,抃轉有聲。其來也,二蓮花中,花坼而後見,對舞相佔,實舞中雅妙者也。
  【醉語花】 周密填《醉語花》序雲:羽調《醉語花》,音韻婉麗,有譜而無辭。連晴,???景韶媚,芳思撩人,醉捻花枝,倚聲句。
  【采綠】 周密《采綠》詞序:“甲子夏,霞翁(楊纘)會社諸友,逃暑於西湖之環碧,琴尊筆研,短葛練巾,放舟於荷深柳密間。舞影歌塵,遠謝耳目。酒酣,採蓮葉,探題賦詞。餘得《塞垣》,翁為翻譜數字,短簫按之,音極諧婉,因易今名雲。”《采綠》本《塞垣》調,楊纘為改譜數字,以詠荷葉,遂易名《采綠》。 
  【剔銀燈】 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嬈。”毛滂《剔銀燈》自注:“侑歌者以七急、七拜勸酒。”侑歌勸酒即此調功用。宋詞中最早作《剔銀燈》調的,沈邈有《剔銀燈》二首,為“途次南京憶營張卿”而作。柳永《剔銀燈》,亦寫邀尋歡。 
  【撲蝴蝶】 腔調婉美。《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九:“如《撲蝴蝶》一詞,不知誰作。非惟藻麗可喜,其腔調亦自婉美。” 
  【解語花】 音韻婉麗。周密《解語花》詞:“羽調《解語花》,音韻婉麗,有譜而亡其辭。連晴,風景韶媚,芳思撩人,醉捻花枝,倚聲句。” 
  【夢行雲】 曲節抑揚可喜。《碧漫志》卷三:“歐永叔雲:‘貪看《六麼花十八》。’此曲內一疊名《花十八》,前後十八,又四花,共二十二。樂家者流所謂花,蓋非其正也。曲節抑揚可喜。”《六麼花十八》本舞曲,吳文英度為詞調,名《夢行雲》。其《夢行雲》自注:“即《六麼花十八》。”  
  【楊柳枝】 白居易《楊柳枝》:“《六麼》、《調》家家唱,《白雪》、《梅花》吹。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其一):“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據白居易《楊柳枝二十韻》自注:“《楊柳枝》,洛下新聲也。洛之小有善歌之者,詞章音韻,聽可動人。”《鑑戒錄》雲:“柳枝歌,亡隋之曲也。”蓋以其豔麗。 
  【六 麼】 一名綠腰,一名樂世,一名錄要。參觀【夢行雲】、【楊柳枝】條。
  【光好】 《碧漫志》載:光好,羯鼓錄雲:“明皇尤羯鼓玉笛,雲八音之領袖。時雨始晴,景明麗,帝曰:‘對此豈可不與他判斷。’命取羯鼓,臨軒縱擊,曲名光好。近世或易名愁倚闌。
  【後庭花】 後庭花,南史雲:“陳後主每引賓客,對張貴妃等遊宴,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相贈答。採其尤麗者[一雲,採其尤豔麗者。]為曲調,其曲有玉樹後庭花。”通典雲:“玉樹後庭花,堂堂黃鸝留、金釵兩臂垂,並陳後主造,恆與宮女學士及朝臣相唱和為詩。太樂令何胥,[一本太樂令有時字。]採其尤輕豔者為此曲。”後世多以此歌后主事,遂漸多幽嘆之聲。

  婉轉諧雅 

  【小重山】 宛轉繹,其聲有琴中韻。李之儀《跋小重山詞》:“是譜不傳久矣。張先子,始從梨園樂工花新度之,然卒無其詞。異時秦觀少遊,謂其聲有琴中韻,將為予寫其言者,竟亦不逮。崇寧四年冬,予遇故人賀鑄方回,遂傳兩闋,宛轉繹,能到人所不到。從而和者,凡五六篇。” 

  舒緩沉  

  【訴衷】 唐教坊曲。唐庭筠取《離*》“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餘之中”之意,創制此調。雙調四十四字,下片各三平韻。
  【燭影搖紅】 《能改齋漫錄》卷十六:“王都尉(詵)有憶故人詞,徽宗喜其詞意,猶以不丰容宛轉為恨,遂令大晟(徽宗所置音樂研究創作機關)別撰腔,周美(邦彥)增損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雲。”王詞原為小令,或名《憶故人》。五十字,前片二仄韻,後片三仄韻。周作演為慢曲,《夢窗詞集》入“大石調”。九十六字,前後片各五仄韻。 
  【青玉案】 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因取以為調名。
  【暗香、紅】 姜夔自度“仙呂宮”曲。其小序雲:“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後張炎用以詠荷花荷葉,更名《紅》、《綠意》。
  【長亭怨慢】 姜夔自度“中呂宮”曲。其小序雲:“予頗喜自制曲,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闋多不同。桓大司馬(桓)雲‘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予深之。”

  【翠樓】 姜夔自度“雙調”曲。其小序雲:“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問之,頗能道其事;還吳,為予言之。興懷昔遊,且傷今之離索也。”
  【花 犯】 低聲唱。劉辰翁《疏影》:“香篝素被,聽《花犯》低低,瑤花開未。” 

  低迴沉抑

  【劍器近】 《劍器》,唐舞曲。杜甫有《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行》。“近”為宋教坊曲體之一種,如《祝英臺近》之類皆是。《宋史?樂志》:“教坊奏《劍器曲》,一屬‘中呂宮’,一屬‘黃鐘宮’。”此當是截取《劍器曲》中之一段為之。九十六字,前片八仄韻,後片七仄韻。音節極低回掩抑。 
  【菩薩蠻】 又名《子歌》、《重疊金》。唐教坊曲。《宋史?樂志》、《尊前集》、《金奩集》併入“中呂宮”,《張子詞》作“中呂調”。唐蘇鶚《杜雜編》:“大中,女蠻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見《詞譜》卷五引)據此,知其調原出外來舞曲,輸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後。前後片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遞轉,調由緊促轉低沉。  

  【蝶戀花】 原名《鵲踏枝》,為唐代教坊曲,興起於盛唐時期,屬於新的燕樂曲。五代南唐詞人馮延巳用此調創作十餘首詞,為此調的典範,其詞意與聲極吻合。此調偶有作者用入聲韻或平仄協韻者,但仍以仄聲韻為恰當。下闋共十句,其中八句皆用韻,是韻很密的詞調。句式以七言為主,共六句,另有四言與五言各兩句。這樣形流暢而又柔婉,越而又低迴的聲。詞中表現惜悲秋、離別緒者多悽愴怨慕;表現豔相思者多旖旎嫵媚,詠物述志者多健捷嫋。


風采蓮曲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個短處,我也正想知道學習詞牌寫作的方法呢。懇請大師賜教。


辣筆老李


這裡詞是指古代的一種與詩相對應的文學樣式。我們說的唐詩宋詞,詞即宋詞。又稱長短句。詞牌是指不同詞牌名的不同詞譜。例如《念奴嬌》、《水調歌頭》、《卜算子》等,都有不同的格律詞譜。我們說寫詩填詞。古代填詞,是先把詞牌的格律(平仄聲調)寫好,然後根據詞譜的平仄聲調在下面填寫詞句。填詞較困難。一般都採用先按句式的長短寫出來,再調整平仄聲調,如果嚴格按照其長短不齊的格律一字一句的填寫,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就會影響和束縛填詞者的思想和它想要表達和創造的意境。學習寫詞,第一要多讀宋詞一一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亦會吟”。就是這個道理。第二,去找王力先生著的《詩詞格律十講》認真研讀,試著學一學填詞的方法,慢慢地,就學會了。


高吉明之追憶逝水年華


水調歌頭 乒乓詠

鍛鍊何曾息,橫板乒臺前。

輕移連環腳步,揮臂要爭先。

疑是泰山壓頂,彷彿惡浪澎湃,奔騰不見煙。

健猿好身手,破解一瞬間。

撤回腳,轉低腰,速沉肩。

小臂收處,拱出弧圈醉眼看。

驚見夸父逐日,踴躍頑猴撈月,反手豈等閒?

點水蜻蜓起,瀟灑立揮拳!


18518278610


詞牌好記,也可以查。學習寫詞和其它寫作一樣,不僅僅是一個文學常識問題,更是與人生閱歷和文學修養有關。所以,必須在生活中不斷磨練自己,以積極面貌認真體會生活,做個有心人,人生處處皆學問,從各方面提升自己才能寫出意境高的好作品。



百鍊鋒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

熟記詞曲五百支,不會填詞我不信。


蕭十一瀾


謝邀。無論寫詩何填詞都不可盲目進行,更不可能三言五語可以表達清楚。因此建議有性趣的朋友最好參照工具書行進。由於這類非暢銷書的印量一般都比較少,所以希望有志者多留意書店和舊書攤,一旦發現這類工具書就儘量抓住。

我在這是向大家介紹的一本填詞的工具書是狄兆俊先生編著的《填詞指要》,是九零年二月出版的。其中有從小令到慢詞的詞譜七十八種,並附有詞韻簡編。對我等初學填詞會有很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