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明稱得上相聲大師嗎?

一德格天1


馬志明,相聲泰斗馬三志之子,人稱少馬爺。在相聲的藝術造詣上,在現如今活著的相聲演員中,我認為無人望其項背,是手屈一指的。無論是前期與謝天順的合作,還是後期與大黃黃族民的合作,都有許多快炙人口的作品。《糾紛》、巜大保鏢》等作品已成為經典。馬志明說學逗唱俱佳,尤其學唱大鼓、單絃、墜子等曲藝形式,堪稱相聲界第一人。

如果單從德藝兩方面去考量,馬志明稱為相聲大師天經地義。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少馬爺輩份太高及其他原因,至今他只收了其搭檔黃族民一人為徒,這顯得在相聲的傳承上略顯不太給力,無徒怎可稱師。大師可都是桃李滿天下的。

綜而合之,馬志明是最最接近大師之人。


無劍的劍客


馬志明在相聲界:稱不上大師。

雖然馬志明出生名門,是馬三立的長子。他在天津、北京相聲界裡被現眾尊稱為"少馬爺",舞臺上也有不錯的口碑,曾和他搭檔登臺就有三位重量級人物,謝天順、黃族民、楊少華。可說馬志明子承父業,頭頂光環,作為今天相聲界已是輩分最高的演員,論起師出何們,還是相聲泰斗朱闊全徒弟,候寶林師弟,而候耀文是郭德綱師付,"少馬爺"就是郭德綱師爺了。

相聲藝術源於北方,歷朝歷代不斷戰爭和融合,北方語言得到統一。傳統相聲說、學、逗、唱的表演形式最早從跑江湖賣藝人形成!相聲靠嘴皮子撐肚子,帶著濃厚江湖氣息和世井痞氣,藝人們使起壞來,黑的能說成白的,壞的說成好的!作為馬志明老師,不能成其相聲大師!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北方,特別是天津是相聲發源地,近代馬家子弟佔領了大半河山,相聲界有句話”無人不宗馬",馬氏相聲影響之深,我們現今都記憶猶新!馬三立、馬季等等馬家軍從建國後到九十年代的輝煌成就,讓南方觀眾認識了相聲、喜歡上相聲、愛上了相聲。可以說在這幾十年光陰,相聲界人才輩出,新人湧現,作品精彩,內容豐富!相聲也佔據了央視春晚重要位置。但自古相聲界也是水深池子野的殿堂,從來不缺少內部傾軋,排斥、打擊、抹黑的醜惡現象!看別人"火穴大轉"就想方設法貶損,汙衊、挑唆矛盾,"拆夥"拉倒內鬥不斷。

"少馬爺"馬志明雖然是寶字輩演員(現在寶字輩系相聲界最高輩分),骨子裡最熱愛應該是戲曲,而非相聲。馬志明在1948年出生,生下後就定為馬派相聲傳人,但"少馬爺"卻考入天津戲校,專攻戲曲表演,學習武打花臉藝術。成年後也許屈服家傳,登臺第一場,說的相聲而非戲曲。

再次是"少馬爺`風華正茂之際,相聲舞臺上正是大師們雲集紛呈之時,父親馬三立還在臺前,馬季統掌'三軍`,新秀姜昆,馮鞏等橫空出世,楊少華,候寶林也在大放異彩,侯家兄弟也不甘寂寞……相聲最繁榮的時候,馬志明沒走出來!平心而論,“少馬爺"天資聰明,自幼受家庭影響,也喜歡上了相聲表演,當時在天津界名聲大振粉絲眾多,憑他的才能稍一露臉,成績斐然!央視也曾經多次邀請上春晚,'少馬爺`淡泊名利,多次拒絕,他說"自已在天津曲藝團都混不明白,上春晚幹嘛"?"馬老師性情怡然,對楊名立萬的機會處之泰然。他清醒認識自己,在九十年代已進入不命之年,向觀眾奉獻的精力已大不如前了,自己的功底雖然自信,源源不斷的精品佳作身體能持否,畢竟心臟疾病已向他襲來。

馬老師退了下來,真正讓他投入感性趣的工作,是創作和整理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上舞臺的表演已經很少了。

"少馬爺",沒有拿出精典作品讓全國觀眾傾賞,很多觀眾對他是陌生的,但北方特別是天津觀眾覺得,憑馬志明的作品和相聲才華在二千年後相聲的頹勢時刻,應站出來扛大旗,他完全有能力做領頭羊,痛惜馬志明一身才華自已埋沒了,自已把大師稱號讓手了,大師名稱非他莫屬。其實這是人們從他出生帶著的‘光環'看問題,是否期望值太高了。

相聲界肯定有大師。郭德綱的崛起,他讓相聲煥發了活力!德雲社的宗旨,"讓相聲迴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郭德綱開闢了新形式,用犯扯的方言,及話劇和相聲混搭,為觀眾演譯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相聲,觀眾重新迴歸了劇場……

現在相聲界沒有大師,但大師在將來一定會出現。


莫奈何4


大師只有四位,張壽臣,馬三立,候寶林,劉寶瑞。

二檔,郭榮啟,常寶堃,趙佩茹,

三檔,蘇文茂,馬季,趙振鐸

個人認為馬志明在二,三檔之間。


星光寶石163


首先來說,少馬爺的確實稱不上大師,當然大師這個標準是比較嚴格的,是對整個行業產生影響的人物。當年,薛寶琨先生評述他眼中的四位相聲大師包括:張壽臣、馬三立、劉寶瑞、侯寶林。這種評價大多數資深相聲迷是認可的。

除了再往上德字輩的不提,因為幾乎沒留下任何音像資料,完全是行內外口耳相傳。德字輩以下,除了這四位大師,在相聲這門裡造詣頗深的應該屬趙佩茹和馬桂元兩位。(其中侯一塵、常連安、郭啟儒等也可以算在第二檔),再往下論可能才是常寶堃、馬志明等人。

純屬個人觀點,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相聲迷


馬志明是優秀相聲演員是肯定的,但能稱的上相聲大師的只有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被稱作單口大王。馬季生前沒有大師稱號,那會兒流行十大笑星什麼的!近十年來相聲大師藝術家名家輩出,低學歷也成了國家一級演員了,客觀的說郭德綱,無論相聲傳統功底,曲藝種類的掌握,對於戲曲藝術的浸淫,對於相聲團隊的組織發展,都是跨時代的成就,仍然在臺上謙謙自己是相聲界的小學生,兩位馬先生都肯定和支持了郭德綱。目前看郭德綱是當的起相聲大師吧!


一葉小舟風雨渡


大師是個職稱嗎?是相關部門認命的嗎?這是個問題!如果沒有的話,誰來定義誰是大師誰不是大師呢?少馬爺的業務水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當今相聲界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前輩。如果現在的相聲界非要評出一個大師的話,少馬爺絕對擔當的起!


小可馬某某


馬志明是馬三立大師的兒子,也是侯寶林的師弟,從輩分上來講確實是“大”,但大師這個稱號並不只是輩分大就可以的,還必須在相聲技藝上出類拔萃,由於馬志明在電視上露面比較少,對於他的相聲實力持保留意見,除了相聲技藝還要有藝德,這一點上馬志明也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所以馬志明如果被稱為大師的話,還是比較勉強的!


阿萌有推薦


大師不僅包括技能,還有聲望,還是權威性和曝光度。少馬爺這個稱呼是郭德綱叫起來的,在他之前沒人這麼叫過。先生論技能沒的說,他稱第二那就沒人敢說第一。聲望和技能比就不成正比了,這也就取決於曝光度,先生一生並非絕對的淡泊名利,而是在運動的時期被整怕了,又在這一行裡看透了世態炎涼,所以他從來不願當老大,當領頭人。但是要是提起權威性,內行裡又有誰敢說能和先生比肩,不光是相聲界,京劇界同樣有口皆碑。所以,大師要有運氣,有契機,時事造英雄,缺一不可。


天使一大堆


謝邀。少馬爺能耐沒的說。但是傳統活上基本百分百是按怹父親的套路來的,在“出新”上差點。另外,黃族民的水平,呵呵,基本就是大喊大叫,比起謝天順差得真不是一星半點。可見,少馬爺在帶徒弟、學員上的水平也差點。所以啊,我覺得怹還算不上大師。至於電視裡的大師,你就那麼一聽就得了,連鄭健、李金斗這種都能成藝術家,就證明那種稱呼都是瞎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