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看到認識人,老是繞開走,也不愛說話,父母該怎麼辦?

父母課堂卓越


首先孩子會不會內向,是不是從小就不喜歡叫人,還是就近期才有這種表現的。

如果是內向的,從小就是不喜歡叫人那就要多點鼓勵,每天多抽點時間跟孩子交流,看看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對於內向的孩子也要多點讓他出去跟同齡的小朋友玩,鼓勵孩子與其他人交流。孩子都會有經常犯錯的時候,然而在孩子犯錯時要多點耐心的引導,少點責罵。特別不要當眾罵孩子,這樣對孩子的內心傷害是很大的。

如果是近期這樣的就要更加重視了,十多歲的女孩內心是非常敏感的,會不會是與那個她不願意叫的人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然而又不敢跟家裡人講。要多點抽出時間來陪孩子聊天,問她為什麼不敢叫人,為什麼要繞道而走(注意語氣,不能責問的語氣,而且聊天的方式)。如果只是她自己內心不想叫或自卑,就多點鼓勵,千萬不能逼孩子叫人。如果是有其他事情,比如孩子不喜歡那個人(有些大人對小孩講話是會很不好聽的),真是那樣也要多點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吧,因為我們大人都有不喜歡不想講話的人。何況是孩子呢。


YY小C


這個問題我應該很有發言權的,因為以前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歷。當初不管是遇到到親戚,還是同學我都會顯得有點尷尬,和別人說話還會面紅耳赤。就算是上課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也會臉紅。當初從小還沒有滿一歲,就被父母丟在了外婆那裡,有時候裡面才回來一次,沒有得到應有的父母的關愛,也重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表揚,有時候看著別人家孩子被誇讚的時候心裡真的很不好受,於是越來越不想跟別人交流,久而久之就走了這種毛病。


像這種事情,做家長的不要老是責怪孩子,有時候一句話比打在身上還要傷人,所以要學習欣賞和讚美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


牽手去行走


先說下我個人,我小時候也是這種情況,極度自卑,敏感,我性格的形成和生長環境是密不可分

1.我家裡條件不好。

2.一點小事,動輒打罵。

3.父母缺乏溝通,應該說根本不溝通。

4.有了二胎,更是對我放養了。

所以我從記事以來,就特內向,走路低著頭,總感覺別人用異樣的目光看我,也不願去和別人溝通,特羨慕渾身充滿陽光與能量的小夥伴,但從來不會去和人家交朋友,只是默默的羨慕。

這種情況直到我步入社會,誤打誤撞做了銷售以後才逐漸改善,變好,因為我缺乏了父母的引導,實在社會的引導下自我改善的!

而現在,我們做父母的,普遍一到兩個孩子,對孩子的教育也比以前重視,發現孩子的問題後,更多的是給予更多的關愛,去和孩子面對面的溝通。

可以帶著孩子,去參加更多的戶外活動,和孩子一起參加野外拓展,志願者活動,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立馬給予大力的鼓勵和支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因為二寶去忽略大寶的感受,不能反覆的讓大寶讓著二寶,不要反覆的說二寶小,你應該讓等等。平衡對大寶二寶的關注度。一視同仁,尤其是如果寶媽忙,讓寶爸多陪陪大寶,讓寶爸多帶著大寶出去玩,到人多熱鬧的地方。。因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母親,更需要父親的陪伴!


東郭夫人5424130


1、與孩子充分溝通,問清楚孩子不愛打招呼的原因,是害羞還是害怕,有什麼顧慮,心裡怎麼想的。讓孩子勇敢的把心理話講出來,能講出來,就成功了一半。

2、平時多帶孩子到人群裡走動、接觸,教他們說話打招呼,適應人群的熱鬧和喧譁。

3、多表揚多激勵。比如遇到熟人時,讓打招呼,回家給予看動畫片、小禮物的獎勵,也可以口頭表揚。讓孩子充分的認識到打招呼,與熟人說話是值得尊重也是開心而正確的事情。時間長了,形成習慣,養成習性,就不會害怕了。

4、做勇敢的事情。比如,找篇文章或者詩歌讓孩子背誦,然後讓其在人多時表演,並給予獎勵。或者送去學習舞蹈或者口才,通過肢體練習與外界接觸,帶動心理的成熟和成長。

如上,相信孩子慢慢就好了。


東郭先生123456


你這個問題問的比較詳細,而且你觀察的也很仔細,能夠發現這是在生完二胎以後老大性格發生的變化,這一點足以證明你是一位好家長。

現在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很多家長都有了生二胎的想法,其主要原因是想給老大找個伴兒。不過在生完二胎以後對兩個孩子的關注程度就出現了差距,大部分父母會覺得老二小,自理能力差需要多關注,但是這樣就違背了當初生二胎的目的了。其實有了二胎以後家長更應該多關注老大的情緒和心裡的變化,不能因為照顧小的就忽略了大的。

在平時應該做到先護大後護小,先安慰大的,這樣才不會讓老大有失落感。有時間多陪陪大的,按照以前的生活習慣,晚上有家人陪伴,有父母念繪本,這樣老大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就會慢慢消失,見人不愛說話的習慣也會有所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