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倉央嘉措的詩嗎?

七分號小野


讀過啊,必須讀過。都說作為女人,必須得讀讀倉央嘉措,體會那種沾染著俗氣但是又似乎遠離凡塵的愛情。

情感不順的時候,也愛看倉央嘉措。一代活佛,不也一樣有“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感慨嗎?我們凡人,情感有坎坷也是很正常的。

也喜歡他的《見與不見》,深深的情,淺淺的無奈,濃濃的宿命感。傷嗎?其實也不傷。只是一種惆悵。人世間,惆悵不是最大家最有共同體會的情感了嗎?

唉,讀倉央嘉措,不過是想體會世間最美好情郎的情詩罷了,女人一生,不都是得有點嚮往和寄託的才行的嘛,不為什麼,就為心頭那點愁思。


墨衣情感


知曉倉央嘉措是在5年前的一個詩會上,一首《見與不見》,一如清風明月,雨潤芭蕉,直抵心靈深處。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吸引我走進他,瞭解他,喜歡他……

倉央嘉措,藏傳佛教六世達賴喇嘛,從一個貧困喇嘛的兒子,到至尊至貴的活佛,身居清靜莊嚴的布達拉宮,卻嚮往自由率性的凡塵。傳說他是蓮花生大師轉世,精通世間最深奧的佛法,卻用最質樸的詩句廣為佈道。他二十四載短暫人生充滿傳奇,留給後人的是流轉千年的詠歎與世間最美的情詩。

三百年來,多少世人只因倉央嘉措,不辭萬里趕赴西藏,去體驗他的傳奇曲折人生,去感悟他的婉轉悽美愛情,去誦讀他的纏綿悱惻詩歌。我就是其中一位,因為喜歡,甚至痴迷,陸續讀過很多版本的倉央嘉措詩傳,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落梅深情書寫的《在最深的紅塵裡重逢》。

倉央嘉措是一個不得不讀的人,倉央嘉措的詩歌亦是不可不讀的經典。下面,分享幾首自己最喜歡的詩篇。

《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不負如來不負卿》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倉央嘉措。布達拉宮最大的王,拉薩街頭最美的情郎,你最終葬身青海湖畔還是隱居阿拉善草原?


歷史有妖氣


不負如來不負卿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是一位被扶持的傀儡達拉喇嘛。他本是農奴的孩子,一位平凡的人,15歲是多麼美妙的青春又稚嫩年華,可以自由翱翔,可以和深愛的情人相見歡愉,誰又曾想到,被定為轉世靈童,搖生一變成了活佛,這倒是有多恨有多痛。從此蕭郎是路人,被軟禁被萬人敬仰,想見那心上的人兒也見不到,想和那心愛的人雙宿雙飛再無可能,前世在佛修行幾百年,只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他是恨佛的,恨這凡塵中的戒律清規,從此放浪形骸,任這靈魂的超脫,寫著僧人不該寫的情詩。

住在布達拉宮裡,我手持念珠身披袈裟,我是高山上雪原上的王,是沒有自由的王,身披枷鎖的王。我跑出布達拉宮,去拉薩的街頭流浪,去找我的情人瑪吉阿米,享受這世間最美好的幸福,也是這時間最美的情郎,可我還是被抓回去繼續修行,我自是僧人不該想人世間的情情愛愛,又擔心有辱佛門的清淨與修行,這佛也無法寬恕我這行徑。在這修行,又擔心和我心心相印情人,怕誤了她傾國傾城容易沒有好的歸宿,那些宗教勢力是否會派人去玷汙她,這一切都不敢去想。世間尋怎麼去尋這兩全其美的辦法,又不辜負如來又不辜負你呢?



西樓月滿堂


《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是西藏曆史上頗受爭議的著名人物,他最大的特點是:身份尊貴,貴為西藏之王,卻有一顆不避世俗的心,嚮往自由,愛情,人世之樂。

在佛的世界裡,他是一個“異類”,敢於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裡,他被稱為“世間最美的情郎”,敢於追求真愛。在藝術的世界裡,他是一朵奇葩,那一首首流傳至今的詩句和情歌就是最好的證明。

倉央嘉措的詩句

1.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2.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3.笑那浮華落盡,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飛花萬盛。


靜女其孌


第一次知道倉央嘉措這個名字,是大二的時候看一本旅遊雜誌上介紹黃房子。之後就去查了很多關於他的事情,讀了他的詩之後愛得不行,索性將能夠找到的都打印出來了,讀了一遍又一遍。

第一次意識到周圍大眾對倉央嘉措有反應是馮小剛的《分誠勿擾2》。電影裡李香山的臨終前的告別會上他的女兒念起了倉央嘉措的詩。當時有很多討論說這首詩很美,慢慢就紅了。然後就在大大小小的書店裡看到了倉央嘉措的詩集。

第一次知道所讀到的詩也許並不是倉央嘉措本人寫的時候,自己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看到第一篇質疑詩歌作者的文章時非常的氣憤,被點著了一樣的惱怒,彷彿是最聖潔的東西受到了玷汙。然後相關的文章就看到越來越多了,據傳,現在署著倉央嘉措名字的詩最受大眾喜愛的都不是他本人寫的,而是出自某個高校的教授之手。看得多了之後反而覺得是對的,倉央嘉措生活的那個時代已經相隔已遠,中間再橫亙上語言的不通,異地風情不是你我想領略就能夠領略的。所以心裡就默默接受了這個現實。

後來一次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青海的朋友。問他關於倉央嘉措的事情。因為看資料裡寫的關於倉央嘉措最後的行蹤有很多版本,可是自己最願意相信的還是消失在青海這個。朋友說,倉央嘉措在青海很有名,人盡皆知。這個時候就意識到倉央嘉措真正的價值。他的詩歌一直在藏地口耳相傳,那種美好不是藉著翻譯就能知曉的。需要親臨其地,親聞其聲才能全方位的感受。

後來自己在想,為什麼會對倉央嘉措這麼著迷?翻譯過來的詩歌自然也是美的,但是更多的是他這個人本身,宗教,愛情,權謀,神秘各種混雜在一起,就像一個未知的迷一樣讓人不斷的想去探尋。

以前看了很多關於西藏的遊記,當時就想不管不顧的去一睹真容,可是後面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放棄了。現在反倒是不願意去了。在各種媒體上看到關於西藏的各種介紹,覺得很好很美。可是這種美慢慢的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樣了。

好似看到的黃房子,再也不是讀到倉央嘉措詩歌時的那個黃房子了。

以前這裡和愛情有關,現在只是一堆慕名前來的遊客熙熙攘攘罷了。

但是,有生之年還是要去一去西藏,去聽一聽西藏人怎樣傳唱倉央嘉措的詩歌的!


古墓派蛋黃派


來來來,答主要來開啟科普模式了,倉央嘉措的詩嘛,我自然是讀過,相信很多人也都讀過,但是大多數人常讀的那幾首,樓上那幾個高讚的答案,不好意思,是贗品啊

先來看看人氣排名NO.1的這首《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倉央嘉措的“情僧”人設,大概就是被這首小詩給帶了節奏。

這首詩的作者實際上是個廣東姑娘啊,真名談笑靖,筆名扎西拉姆·多多,這首詩的名字也不叫《見與不見》,而是《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班扎古魯白瑪”是幾個意思呢,其實是個名字的音譯——寧瑪派的祖師爺、創辦桑耶寺的

蓮花生大師

這首詩寫得很肉麻,但是作者說了,無關風月,表達的是人家大師對弟子不離不棄的關愛。

本來呢,這事兒作者現身說法,是能講清楚的。但高票房的《非誠勿擾2》這個電影,把這首詩植入了,關曉彤深情款款地朗讀了一遍,言之鑿鑿地說它是倉央嘉措的愛情詩篇。好了,倉央嘉措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定性了,成了一個滿口情愛的文藝代言人,還不收代言費地出現在以後的各路影視劇作裡。

再來看看另一首流傳甚廣的《信徒》——

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 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日 壘起瑪尼堆 不為修德 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飛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不好意思,這首的確深情款款,但跟倉央嘉措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這是朱哲琴1997年發行的專輯《央金瑪》裡的《信徒》這首歌的歌詞!詞曲作者是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著名音樂人何訓田

繼續說另外一首流傳度一樣很廣的小詩——

住在布達拉宮中,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薩的大街上流浪,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這首詩不能說跟倉央嘉措沒有一點關係,但關係就很微妙了。這是當代藏族詩人剛傑·索木東(大概是個藝名)多年前和蘭州的另一位詩人一起品讀倉央嘉措的作品時,引申出來、二度創作的一首詩,倉央嘉措本人是怎麼寫的呢,人家並沒有誇海口說自己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寫的含蓄內斂,有一個版本的直譯是這樣的——

住在布達拉宮中,我是持明倉央嘉措,

住到拉薩宮殿下,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如果倉央嘉措在世,看到這首詩,特想求證一下他的心理陰影面積……

白巖松在自己的大作《幸福了嗎》的扉頁,也引用了一首倉央嘉措詩作——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仍有那麼多人

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好嗎?這首詩是挺好的,然而一樣是個二度創作,來自《倉央嘉措詩傳》。

那麼這些廣為傳頌的詩裡到底有沒有一句是他寫的呢?答案是有的,只不過他寫了一句,別人又好心幫他續了好幾句。比如這首《十誡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前兩句的確是倉央嘉措寫的,由藏學家于道泉

翻譯成了現代詩的形式。但後面的幾句,是現代讀者熱情地捧走了創作之筆。第三和第四,是《步步驚心》的讀者皎月清風在一篇評文裡續的;而第五到最後,是另一位讀者白衣悠藍在另一篇評文裡繼續寫的。流傳來流傳去,全詩都成了倉央嘉措的代表作。(倉央內心os:我真的沒有寫這麼多!)

大家靠這些所謂的倉央嘉措情詩,拼湊出了一個不惜放棄高僧之位、還俗擁抱人間愛恨的情僧形象,但事實上真實的倉央嘉措,從小就被確認為轉世靈童,受高僧指導,嚴格修習藏傳佛教。在錯綜複雜的政治局面中,一直被雪藏,直到十五歲才正式公開身份,剃度成為

第六世達賴喇嘛

作為一枚重要的棋子,被安置在複雜的宗教派系鬥爭中,他的一生從一開始就被染上了淒涼的底色。傳說中和他在瑪吉阿米依依惜別的情人,僅僅是捕風捉影、並未證實的傳說,也有可能是對手教派捏在手心的把柄。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確叛逆過,試圖與這樣的命運抗爭。最後,他被康熙廢黜,被迫達成了還俗的心願,只是還未被押解到北京,就在青海因病去世,享年24歲。

儘管偽作名滿天下,但倉央嘉措在詩歌史上的位置是不容置疑的,他開創了藏族詩歌史上著名的“四六體”,通讀拉薩木刻板的原文詩歌,大都是四句六字。而在藏文中,他寫的那些詩歌都不叫情詩,而叫“倉央嘉措古魯”,準確的的翻譯應該是“道歌”,或者有的學者採納的“聖歌”。

以一首真正的倉央嘉措的詩(于道泉翻譯的版本)作為結尾吧——

嵌的黑色的印章, 話是不會說的。

請將信義的印兒, 嵌在各人的心上。


飲水君



瑪吉阿米是六世達賴喇叭倉央嘉措情人的名字,當年倉央嘉措與瑪吉阿米幽會的地方,是在這個土黃色小樓。

傳說約300百年前,倉央嘉措來到坐落在拉薩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座藏式酒館。忽然門外一個月亮般嬌美的少女掀簾窺望,少女的絕世容顏深深印刻在倉央嘉措的心裡。從此,倉央嘉措常常光顧此地,期待與少女的重逢。思念的痛苦點燃了他賦詩的激情,也帶來了無數美麗的靈感,他在這家小酒館裡留下了許多詩篇。

後來,小酒館成了倉央嘉措和瑪吉阿米約會的地方,倉央嘉措給瑪吉阿米的詩歌在西藏一直被廣為傳頌。

這是我今天在頭條發的文章,剛剛看到這個題目,喜歡倉央嘉措的詩,應該知道這個傳說。

倉央嘉措千古流傳的詩句: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當你不經意間邂逅詩情,得以親身體驗那詩句的含義時,你會覺得那詩寫得是那樣貼切,那樣浪漫。倉央嘉措名言: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住進布達拉宮,我是最大的王,走在拉薩的街頭,我是最美的情郎。在拉薩,在布達拉宮重讀他的詩句,觸景生情,讓人感慨萬千,更能領悟倉央嘉措那份情感。


清水純心


曾經班裡有一位同學買了一本寫倉央嘉措的書,也是這本書我瞭解了這個傳奇的人物,也讀到他的詩。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卻無心於政治,一個痴迷於民歌的詩人,嚮往著可望而不可及的愛情。或許,註定是一個犧牲。那麼在讀的時候,總有那麼幾句詩,入了心扉,感動於心。

1、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倉央嘉措


2、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倉央嘉措


3、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


4、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倉央嘉措


5、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詩傳》


6、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倉央嘉措


7、 住進布達拉宮 ,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


8、 笑那浮華落盡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飛花萬盞 ——倉央嘉措


9、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 卻仍有那麼多人 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倉央嘉措


10、 這麼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漸悟也好,頓悟也罷 世間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我獨坐須彌山巔 將萬里浮雲一眼看開 一個人在 雪中彈琴 另一個人在雪中知音 生命 中的千山 萬水 任你 一一 告 別 殉葬的花朵,開合有度 菩提的果實 ,奏響了空山 告訴我 你藏在落葉下的那些腳印 暗示著多少祭日,專供我法外逍遙 ——倉央嘉措


11、 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倉央嘉措


ZSC2333


謝謝邀請。最早聽說倉央嘉措的詩句是那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那種糾結,那種無奈,真的是讓人震撼,一直到現在,想起這句詩,我仍然有全身寒顫的感覺。當知道他竟然是六世達賴時,我非常驚訝,是怎樣的經歷造就瞭如此才華橫溢,感情奔放的詩人。之後,買了他的詩集,喜歡的有很多,比如《見與不見》、《那一世》、《我問佛》……為了不耽誤大家的時間,就舉幾段詩句增加大家對他的瞭解。“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我用世間所有的路倒退,為了今生遇見你。”;“假如真有來世,我願生生世世為人,只做芸芸眾生中的一個,那怕一生貧困清苦,浪跡天涯,只要能愛恨歌哭,只要能心隨所願。”……


路上有心人


假如真有來世,我願生生世世為人,


只做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哪怕一生貧困清苦,浪跡天涯,

只要能愛恨歌哭,只要能心隨所願。

人生在世每一日都會有磨難,每一年都會有滄桑,若是能為詩文所述,那定是極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