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力電池領域深度綁定 長安比亞迪二度牽手

「行业」动力电池领域深度绑定 长安比亚迪二度牵手

「行业」动力电池领域深度绑定 长安比亚迪二度牵手

日前,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汽車”,000625.SZ)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比亞迪”,002594.SZ)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欲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共享出行等領域展開合作。這是繼今年4月雙方意向合作後的第二次聯手。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行業劇變的情況下,以更開放的姿態謀求改革與合作,才是大型車企未來的出路。對於長安汽車和比亞迪的此次合作,朱華榮表示,中國汽車行業目前呈現“多而散,大而弱”的特徵,行業挑戰空前,未來新的競爭格局將會是汽車圈層與圈層間的相互競爭。

以長安汽車與比亞迪的各自行業境況來看,此番合作可謂各取所需。連續多年蟬聯自主品牌銷量桂冠的長安汽車在2017年“馬失前蹄”,同年,比亞迪的動力電池銷量龍頭也“讓位”於勢頭正猛的寧德時代。作為國家隊的一員,長安汽車首個明確傳統燃油車禁售時間表,並於2017年10月,提出發展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計劃”。而政府補貼退坡後的比亞迪也呈現出明顯的創收乏力,急需開放原來相對封閉的供應體系,以更積極的姿態來迎接市場變化。

多面競合

據長安汽車方面的書面回覆,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將聯合投資50億元成立一傢俱有獨立法人地位的電池合資企業,共同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務。新成立的合資公司選址重慶兩江地區,毗鄰長安汽車部分整車廠,產能按照10GWH規劃,分階段實施,一期達成5~6GWH,二期達成4~5GWH。

事實上,這並非動力電池企業和整車廠首次合資成立電池廠,早在2017年,寧德時代就先後與上汽集團、東風汽車成立了電池合資公司。與汽車領域佈局相對單一的寧德時代相比,比亞迪此前的動力電池一直是垂直供應,自產自銷。自動力電池出貨量在2017年被寧德時代反超後,比亞迪開始萌生變革念頭,於2017年下半年公開宣佈考慮開放動力電池供應系統,並在今年7月首次開放動力電池體系,與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比亞迪的這個合作可以為後續的企業合作打樣,吸引更多整車企業加入。”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鍾師告訴記者。據瞭解,目前在動力電池領域意向與比亞迪合作的乘車企業還有北京汽車(01958.HK)、長城汽車(601633.SH)、一汽集團等。同時,長安汽車也入股比亞迪的電池業務板塊,雙方通過股權和資本強化紐帶聯繫。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長安汽車並沒有選擇已經持股的寧德時代作為合作方。2017年上半年,寧德時代首次披露上市信息時,長安汽車作為有限合夥人之一的德茂海潤持有發行前股份1.18%。“寧德時代現在太熱了,想要進一步增資或者合資辦廠的門檻都比較高。”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說。

北汽新能源一位中層管理人士告訴記者,一般而言整車企業都不會把電池的寶押在某單一企業上,而是會選擇多個合作伙伴,以保證供應安全,目前龍頭整車企業均有多個電池供應商。

比亞迪除了是電池供應商,更是一家整車企業。“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深耕多年,在三電系統、市場渠道方面都有很多的積累,長安汽車與其未來合作的空間會更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組顧問顏景輝說。

2017年10月,長安汽車率先發布了“香格里拉計劃”,宣佈將於2025年將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1000億元。屆時,長安將推出21款全新純電動汽車和12款插電式混合動力。4月23日,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宣佈正式啟動“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意欲從傳統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產品轉型。

宏偉的藍圖需要一筆一劃的描繪,與比亞迪的合作,可以看做實質性的推進。除了動力電池廠,雙方在新能源領域,還欲圍繞電池回收再製造、電池快充、移動換電、充電高速路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再尋成立合資企業的契機。

此外,據協議,雙方還將利用“長安出行”平臺,投放比亞迪新能源車型。同時,長安汽車與比亞迪還將共同探索KD工廠、渠道、服務等領域的海外市場合作,圍繞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網約車業務的海外推廣展開業務。

各取所需

據朱華榮的回顧,2017年11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與其同在中南海參會,彼此交流後萌生組建團隊合作的意願。“不到8個月的時間,已推進了很多合作,中南海促進了我們的合作。”朱華榮說。

事實上雙方的合作並非朱華榮所輕描淡寫的那樣臨時起意,在多層壓力下,無論是比亞迪還是長安汽車,都在空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尋覓可以並肩作戰的夥伴。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雙方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讓出冠軍寶座,同時兩家企業高層也多次在不同場合表態,要謀合作,求變革。

2017年全年,長安汽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7%,但淨利卻同比下滑30.61%。事實上這份淨利還包含16.13億元的政府補貼,扣非後,淨利同比下滑逼近40%。公司解釋,盈利增長下滑系合資品牌投資收益下滑所致。

所謂合資品牌投資收益下滑,主要是指長安福特和長安標緻雪鐵龍收益的下降。2017年,長安福特銷量僅為82.8萬輛,較2016年下降12.3%,長安福特的投資收益僅為60.39億元,同比下降33.12%;長安標緻雪鐵龍汽同年虧損5.54億元。同年長安汽車共銷售汽車287.2萬輛,同比下滑6.23%,位列中國汽車集團第四。此外,其自主品牌桂冠也讓位於吉利。

至2018年一季度,長安汽車實現營收200.1億,同比增長13.3%;歸母淨利潤13.9億,同比下滑42.0%。同時,其自主品牌汽車銷量為32萬輛,同比下滑22.2%。

而合作的另一方,業績情況也大不如前。比亞迪的業績快報顯示,2017年該公司營收為1059.8億元,同比增長2.3%,淨利潤為40.6億元,同比減少19.7%。旗下傳統燃油車銷量僅為24.5萬輛,同比下降24.62%。此外,該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收247.38億元,同比增長18%;淨利潤1.02億元,同比下滑83%;扣非後淨利潤為虧損3.29億元,同比大跌超173.58%。

“長安汽車有上百萬輛汽車的年產銷量,在發動機等零部件上具有成本優勢,而比亞迪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方面佔有技術、規模等優勢,雙方可以優勢互補”王傳福說。

在2017年之前,比亞迪曾牢居國內動力電池銷冠位置。2017年,寧德時代以11.8GWh的裝機量超越比亞迪的7.2GWh。至今年5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已達5.46GWh,而同期的比亞迪僅為2.55GWh。

受累於政府補貼的退坡,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並未像以往一樣支撐比公司業績的飄紅,其大力推廣的雲軌業務,市場前景尚有待考量。有業內人士分析,比亞迪的翻身仗,除了新能源汽車的高端化,可能就要仰仗動力電池了。

6月27日,比亞迪青海南川動力電池工廠投產下線。按照比亞迪的規劃,該工廠一期產能為10GWh。到2020年,比亞迪動力預計其電池總產能可達60GWh,超過了寧德時代規劃的的54GWh。

往期精彩回顧

「行业」动力电池领域深度绑定 长安比亚迪二度牵手
「行业」动力电池领域深度绑定 长安比亚迪二度牵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