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在今年上海電影節的展映單元,除了那些經典的大師作品,業內也有不少人把目光投向“華語新風”單元,這些具有實驗性質的電影創作,為華語電影提供了拓展表意空間的可能。

該單元提出“新人無量,新作無遺”,既有杜可風、王超等知名導演的新作,也有新人導演的作品驚豔亮相;其中,就包括邵亞峰執導的警匪犯罪片《俠路相逢》。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上影節給予《俠路相逢》的評語這樣寫道:“邵亞峰導演的《俠路相逢》在警匪類型本土化方面做出了獨到嘗試。邵兵與姜武分飾一對警察、大盜,江湖恩怨從二十年前計起,又因故人之女再度重逢。影片試圖在平實影像中建構黃河流域的粗獷氣質,在現實場景裡復原武俠文本的精神框架,汽車行駛鏡頭的大量重複,對照古裝片策馬狂奔的段落,竟著實接續了90年代大陸武俠的某種西部氣息。”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我們可以提煉出若干亮眼的關鍵詞:警匪類型本土化,平實影像,武俠文本,西部氣息。對於商業化嘗試不斷深入的影視行業而言,這每個詞都有豐富的可咀嚼空間。

嵌套犯罪故事的武俠文本

對電影產業來說,“武俠”正漸漸變成一個歷史名詞,曾經白衣如雪來去如風的俠客,不管在銀幕上還是書本中,似乎都生出了些陳腐氣;近年來如陳可辛的《武俠》、陳德森的《一個人的武林》,都有著越來越濃的緬懷意味。但畢竟是曾經華語電影的招牌類型,即使是而今大熱的所謂仙俠、玄幻、魔幻等題材的背後,依然是曾經武俠類型的話語體系。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而《俠路相逢》的特別之處,在於片中不但復刻了武俠文化的精神框架,更以一種解構的形態再現了武俠電影的經典元素。

如果解析該片和武俠之間的照應,可以將《俠路相逢》視為一段公案故事。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二十年前,刑警蔣漢(邵兵飾)和兩位同事在圍堵一批文物販子的時候不意發生槍戰,兩位同事喪生;二十年後,神秘商人秦晉(姜武)的到來,將當年舊事重新勾起。而犧牲刑警的女兒薇薇(姚嬈飾)無意間捲入其中,發現彼時的慘案有著重重迷霧,倖存的蔣漢似乎也有著不可說的秘密……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俠分多種,有義俠、豪俠、任俠,但一以貫之的是俠者路見不平、仗義執仁的精神內核。在文學的舊武俠時代,常說是“六扇門裡好修行”,三俠劍、七俠五義本質上都是公門中人,他們代表著公正和道義,與江湖盜匪勢不兩立又時常惺惺相惜。在《俠路相逢》中,蔣漢與秦晉的對峙就有著這種武俠氣質;罪案後二十年的時間,不但在感情上混淆了公事和私事,更將這段公案變成了兩人心中的執念。

這不單是警察抓賊的替天行道,更是個人情感上的快意恩仇。一次次交鋒宛如寶劍的撞擊,強硬而暗藏殺機,令人胸膽開張的武俠氣質簡直撲面而來。而姜武和邵兵這兩位荷爾蒙氣質爆棚的男星,更將其中的俠氣渲染得淋漓盡致。

電影中諸多武俠元素的化用,成為電影氣質的催化劑。儘管寶劍、駿馬、客棧等元素不再,但是汽車、槍械、酒吧所構建的現代江湖,精確完成了應有的敘事功能。尤其是電影裡車戲的拍攝,被評價為彷彿“古裝片策馬狂奔”:山間狹路,汽車飛馳,低機位跟拍下飛速旋轉的車輪充滿了力量感,在崎嶇坎坷的西北大地上捲動風雲。電影中使用的車輛大都是框架堅硬的肌肉車,充滿著男性熱血的感性氣質;汽車飛馳鏡頭的反覆出現,將現代江湖的質感完美表達。

以豐富鏡頭傳達平實影像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西北大地,那裡是新中國電影的一方寶地,更是華語武俠電影繞不開的情懷。無論是香港導演北上拍攝的《東邪西毒》(陝西榆林取景)、《新龍門客棧》(甘肅敦煌取景),還是西影製作的《黃河大俠》、《雙旗鎮刀客》,都不斷固化著西北與浪漫武俠電影之間的關聯,厚重的黃色畫面、卷地而起的風沙、風中人飄散的亂髮,是九十年代武俠裡難忘的西部符號。

以犯罪故事嵌套的《俠路相逢》卻並非如此,全片不但沒見到一粒沙子在天上飛,連調色都偏向使用自然光,光感充足卻略顯慘淡,帶著強烈的紀實色彩。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事實上,整部電影的氣質都是偏向平實的,人物狀態有著非常鬆弛的平實感,場景也多是西北俯拾皆是的街區、公路和鄉間窯洞。即使是電影中的幾場槍戰,也沒有花哨的槍焰或者風騷的走位,槍聲低沉的金屬感近在咫尺,昭示著這場槍戰中流失的生命沉甸甸的分量。

但這種平實影像和文藝片的紀錄質感絕不可混為一談。電影中不但殊乏長鏡頭,機位的變化配合更是極為豐富,平均的鏡頭長度居然只有驚人的2.4秒,可以想見其鏡頭節奏是何其凌厲而多變。導演在拍攝的處理上非常精巧,每一幀畫面的表意體量都被放到了最大。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這種平實影像的紀錄感和商業電影的節奏感的巧妙融合,產生了無比奇妙的化學反應,這與導演邵亞峰紮實的導演功底密不可分。浸淫電影20年的邵導長期潛心研習鏡頭敘事,曾憑藉短片《捕》在“崔永元新銳導演計劃”中位列第一,對於鏡頭的把控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都非常強;拍攝這部2500個鏡頭、近100個場景的影片,導演基本記下了每個鏡頭的運鏡設計和拍攝規劃,在片場幾乎沒有看過一次分鏡頭劇本,這在數字電影時代已經非常少見,卻幫助導演最大限度的把握拍攝進度和電影整體構架。

正因如此,這部片長102分鐘的電影有著很強的敘事魅力,雖然臺詞密度不算高,但是豐富的鏡頭語言在很多時候不但能夠表情,甚至完成了許多表意功能。例如其中幾場追車戲,凌厲快速之餘又能把動線交代得清楚明白,甚至能進一步樹立人物形象。所以要提醒各位觀眾,觀影過程中如果稍有分心,可能會錯過鏡頭裡的關鍵細節哦。

警匪類型本土化的新嘗試

在中國電影開啟商業化模式之後,好萊塢曾經行之有效的類型片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華語電影人的必然選擇。在警匪犯罪電影領域,曹保平、高群書等一批頗具商業意識的導演,也早早開啟了對類型電影的探索並有了自己的風格。

但《俠路相逢》能在諸多同類電影中脫穎而出,一大亮點是其別具浪漫氣質的紀實敘事。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俠路相逢》導演邵亞峰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編劇專業的導演邵亞峰此次打造了一個異常紮實的劇本,無論是警察與文物販子雙雄對峙的劇情主線,還是蔣漢與薇薇、秦晉與薇薇的關係、薇薇對父親的情感這幾條脈絡支線,在電影敘事中完美融合,不管是人物形象還是情緒線索都基本做到完整而生動。

例如男一號蔣漢,拙於言辭卻內心熾熱的他盡心善待同事的遺孤薇薇,卻時時被二十年前的舊事折磨。尤其是開場後為薇薇買生日禮物的一場戲,對於人物塑造來說頗有趣味。在這個人物身上,揹負著過去所帶來的仇恨的負擔,又有著正義與溫情的內心堅守。他身上有著俠的厚重。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而姜武塑造的秦晉,則別有一番梟雄氣息。這位浪跡天涯的亡命徒,因歲月的洗練而氣質溫和,卻也能時刻搏命露出狼一般的眼光;醇酒美人,出手豪闊,這位大反派的魅力令人無法阻擋。惟其如此,他與邵兵的對立才有了勢均力敵的根基。而女主角姚嬈作為電影的顏值擔當,讓這部硬派犯罪片多了一分柔和。

上影節獲盛讚的《俠路相逢》,給出了警匪與武俠結合的新思路

該片撲面而來的紀實感,也因為諸多普通民眾的加入,尤其是幾位特警、煤老闆等角色恰如其分的本色演出毫無違和感。但最令人驚豔的當地“演員”,是橫貫北方大地的母親河——黃河。片中重場戲、關鍵情節點,都選擇在黃河邊取景;在情緒的高點,更是多次插入了黃河的空鏡頭。陡峭的山崖線條生硬堅挺,奔流的黃河水浩蕩恣肆,將這片土地的浩大、厚重渲染得動人心魄。這種厚重感是特屬於西北的,也是屬於西北男人的,蔣漢和秦晉分別的堅持和鬥爭,似乎在這條河裡找到了對照。這種以特別景物來推動敘事的手法,令人不禁想起《長江圖》。

武俠氣質和鏡頭語言形成的浪漫,與平實影像及人物形成的紀實感,在《俠路相逢》裡形成了美好的和諧。對於以陰暗懸疑為基調的犯罪類型片來說,這部電影的嘗試絕對是對其話語體系的極大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