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在孩子看來是一種怎樣的行爲?

壹一亦思


很不好很不好的行為,因為會對孩子們的學習,成長,都帶來了影響,所以說如果夫妻感情再不好,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儘量不要讓孩子受到傷害!我從小就是在父母吵架中長大的,受了不少這樣的苦,現在我的心裡一想到過去,父母當著我的面吵架的情景,就滿腹委屈,我的膽子也變得很小!


shuijingyan888


  “自從有了寶寶,我和老公經常因為一些育兒方面的分歧而吵架,而且矛盾越來越頻繁,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我想為了寶寶忍但總會有家庭戰爭,如何避免吵架給寶寶帶來傷害?”

  夫妻吵架,寶寶受傷

  哪有不吵架的夫妻?但是當孩子看到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父母因自己無法理解的原因而粗暴地對待彼此時,他會感到異常不安和惶恐。有些孩子由於小時候父母吵架而受到的傷害,一直到他們長大成人之後也無法完全癒合。

  夫妻矛盾對寶寶的影響

  ⊙爭吵令孩子在恐怖和憤怒中難以自拔

  父母在孩子面前沒吵過架的家庭不會太多,雖然每個家庭的爭吵在程度上有所差異,但是很難有一個孩子沒見過父母爭吵。夫妻爭吵時往往不顧及孩子的想法,會隨便爆出粗魯的言語。對孩子來說再沒有比這更激烈恐怖的戰場了。

  有的孩子小時候看過父母激烈的爭吵,數十年之後也無法從當時的恐怖和憤怒情緒中自拔。不僅如此,長大後遇到和自己發生矛盾的人,原本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傷痛就會發作,無論矛盾的對象是婆婆還是公司上司,都會讓他們感到恐慌,害怕自己也會像父母那樣去和別人爭吵。

  ⊙爭吵令孩子外表正常,內心孤獨脆弱

  如果連本該保護自己的父母都成為了令孩子惶恐不安的“肇事者”,那麼孩子今後還能向誰請求幫助呢?孩子會想:“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可以幫助我的人”,從小產生的無法期待任何人幫助的傷痛,會導致他成為一個至今都無法相信他人的人。

  內心痛苦的孩子沒有外露的傷口,所以他們從表面上看起來很有能力,有責任感,過著正常的生活。然而一旦在家庭或者事業上遇到了糾紛,他們就會脆弱,會想方設法地躲避可能發生的糾紛。比如,在公司一旦和上司發生糾葛,他們的選擇一般不是努力解決問題,而是用跳槽的方式來回避問題。

  ⊙爭吵令孩子虛偽封閉,無法正確處理矛盾

  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傷害的人會把自己鎖在自己建造的精神監獄中:他們非常急切地想表明自己的處境,卻找不到任何人可以訴說,害怕其他人指責自己的錯誤;因此面對他人,他們說出的話是虛偽的;他們知道虛偽的行為不可能與他人之間建立牢固的關係,因此會害怕與他人接觸,甚至自然而然地減少和他人交流的機會;他們不會自然地去解決與他人之間的小事件,所以當他們和別人發生矛盾時就會大吵大鬧,甚至肆意地毀掉原本就很脆弱的人際關係。

  這類人面對矛盾的解決方法,要麼是“一直忍耐”要麼是“你死我活地對決”這兩個極端。比如,有的女性只要和丈夫之間出現問題,就會在“忍耐”或者“離婚”這兩種方式中選擇,她們就像是握著雙刃劍,無論哪一面都在傷害自己。

  平和處理家庭矛盾,減少對孩子不良影響

  父母總以為夫妻間“平常的”爭吵並不會造成子女傷心。實際上父母之間的爭吵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不管曾經出現過多少次,對子女們來說,都是一場足以傷及內心的殘忍戰爭。父母要平和處理家庭矛盾,減少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1.儘量對孩子坦白

  坦誠地告訴孩子你倆有意見不一致的事情,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的現象,沒有兩個人能夠在所有的事情上意見一致。直白地告訴孩子與另一方爭吵後自己不開心,但這只是暫時的,不會一直這樣下去。

  2.絕不把痛苦歸咎於另一方或孩子

  無論你有什麼情緒或痛苦,絕對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另一方,更不要說問題是孩子的錯,或者是因孩子引起的。就算是說笑都不可以。

  3.當著孩子的面和好

  如果已經當著孩子的面大吵一架了,那該如何補救呢?最好的辦法是當著孩子的面和好。夫妻吵架後,要明確地在孩子面前和好,告訴孩子,吵架的事情過去了,爸爸媽媽和好了,爸爸媽媽都愛你。也可以鼓勵孩子把當時的感受說出來,給予孩子擁抱、撫摸、陪伴。

  4.保證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會改變

  不管夫妻之間的關係惡化到何種地步,希望兩方能在衝突爭吵的過程中與孩子保持溝通,用語言去告訴孩子,他們對孩子的愛與之前一樣,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會改變這份愛。這樣,孩子心中雖然難受,但會明白父母在處理他們自己的問題,孩子內心雖然有份惋惜、無奈,但會減少對自已的責怪。由於他仍享有父母的愛和支持,他仍然可以繼續成長。

  5.展現正確處理矛盾的方式

  問題一定要儘早解決,不能一直逃避下去。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怎樣做,孩子就會學習,父母們要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表現正確處理矛盾的形式,孩子會沿用這種方式用於處理自己的人際問題。

  6.平衡家庭關係

  在一個家庭中,夫妻與孩子三者之間應該是一個穩定的等邊三角形的關係,三個人分別是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也就是說,三者之間的情感距離應該是相等的。這樣的關係才是平衡的,才有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不要因為光顧著照顧孩子而忽略了另一半的心理感受,夫妻關係應該重於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基礎。只有夫妻關係好了,親子關係才能好。


神人哲


案例: 父親和兒子一直排在收銀臺遲遲不買單,原來等的是去買西瓜的媽媽,這時爸爸發火了。\n兩人全然不顧旁人開戰起來,同樣等得很累的兒子無辜的看著爭吵的父母,眼神中閃現一絲怨氣……

分析: 孩子的想法:1.擔心他們會離婚;2.恨爸爸媽媽;3.覺得自己像個罪人;4.想永遠離開他們;5.想把爸爸媽媽關到一個黑屋子裡。從孩子的心聲看,父母吵架,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 1、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如果他跟小朋友發生矛盾了,可能就會學著爸爸媽媽,跟小朋友吵起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養成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壞習慣哦!不及時引導,可能具有暴力傾向。\n2、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強烈的衝擊,產生恐懼、悲傷、無助等消極情緒。\n3、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社交技能訓練,使孩子誤以為吵架、謾罵乃至打架都是解決人際衝突的辦法,不知道應該剋制自己的怒氣,不會採用其他真正有效的辦法解決人際衝突。\n4、使孩子的情緒、性格、行為出現問題。孩子長期生活在“硝煙瀰漫”的家庭中,容易變得感情淡漠,對他人缺乏信任,為人刻薄。脾氣暴躁,對外界事物喪失興趣。

溫馨貼士:夫妻吵架,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出氣筒,讓孩子跟著蹚渾水,把孩子當作婚姻的籌碼。以免給孩子留下永遠無法抹去的痕跡。


辣媽36計


夫妻吵架,對孩子來講,長期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因為在孩子看來,我覺得可能會使孩子心生恐懼,其實不只是吵架,家庭氛圍稍顯得不和睦,都會使孩子降低幸福感。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廣義理解就是,家庭情感和諧,夫妻恩愛,有老人或是和老人共同居住的家庭,要敬老愛老。這些都會讓孩子從中感受到愛,感受到幸福。當然夫妻共同生活,現實意義出發,也不可能意見總是一致,情緒總是愉悅,難免會有思想上的不統一,這個時候切記,不要當著孩子面前爭吵,這是極為不妥當,可以私下化解,但是也不可以採取冷戰。我們常說的就是,夫妻不吵架,但是也不互動,你做你的,我做我的。這樣雖然沒有爭吵,但是家庭情感是冰冷的,也會讓孩子內心察覺不出愛意。

現在很多家庭,就是上面的現象。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傾訴,她和她的愛人由於對互相的家人採取的方式意見不合,以及男方長期對孩子的照顧不周,等等原因。現在的夫妻雙方已經進入了所謂的“家庭冷暴力”階段。對互相漠不關心,也不聞不問,你做你的,我管我的。這樣的家庭氛圍看似沒有“戰爭”,但其實是不和睦的,更別說充滿愛意。如此,孩子便體會不到家庭的整體和諧,更體會不到父母真正的愛,更別提幸福感。

孩子較低安全感,膽小怕事,也會逐漸產生自卑沒有自信的心理,這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一個幸福的家庭氛圍,對孩子來講,其實才是最主要的家庭教育,你不必花多大心思去想怎樣教導出一個優秀孩子,給孩子最大的幸福感就已經足夠了。


靜海婷


孩子的思維特敏感,如果當孩子的面爭吵,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甚至造成他的成長:影響他的身心,導致他成人以後性格不會很好,甚至把一切矛盾歸於自己,甚至感覺自己是多餘的,做父母的千萬別動不動的當孩子面互撕臉,對家,對孩子都不會好,既傷心又傷身忍忍,想開看開,一家人爭來爭去沒意義,多修身養性,感恩一切就好,家和才萬事興。


惜緣177650632


吵架嘛,都撿最難聽的話或者揭對方短,孩子第一次聽到怕,後面次數多了會煩兩個大人,最後誰也管不住孩子了,在孩子眼裡啊,兩個大人是人渣,所以為維護自己的尊嚴,要吵架必須避開孩子的呢~


王寧霞


怎麼說呢,打個比方,夫妻好比銀河系裡的地球和太陽,孩子就是月亮,這時地球和太陽互相掙起脫來,無論軌跡,引力,方向,速度……都發生動搖,月亮的感受可想而知;失去太陽,就會失去陽光;失去地球,就會失去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