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准初三家長:家有初三娃,沒有差家長只有懶家長!

給準初三家長:家有初三娃,沒有差家長只有懶家長!

中考只有一次,沒有後悔藥可吃。為了能夠擠進心儀的學校,既要有實力“肌肉”,更加講高超“兵法”!

初三這一年,不光是孩子需要刻苦努力,家長們也要扮演好初三家長的角色!!那麼家長們該如何做呢?預知詳情,聽小編一一道來:沒有差家長只有懶家長!

初三家長,這些要做到

1.準備記錄本

記錄本的內容包括孩子考試成績,至少有月考、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的成績。階段性地關注某一個或兩個學科的單元考、週考、晨考和作業的成績。

2.明確階段性教育目標

包括學習成績(班級排名、年級排名),生活習慣和親子溝通目標。初三最後學期是個分秒必爭的階段,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在短期內的目標是否能完成,這也能反映孩子當前的狀態。

3.收集中考信息

及時根據報考範圍為孩子選擇好的高中學校,不打無準備之仗。並在各階段及時在各地教育考試機構網站、當地社會報紙的教育欄目、各大門戶網站等獲取官方的資訊,這一點家長一定隨時關注。

4.瞭解學校升學比

家長要了解孩子所在學校的學生分數段和升學比例。這樣自己就能根據孩子成績,大概有個心理預期,對於後期學習計劃調整等都會大有益處!

瞭解的途徑是班主任、學校領導、學生家長和校外老師。

5.家長和老師溝通的要點

老師很忙,初三的老師更忙!所以在和老師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主要目的,每次溝通以5分鐘為宜,內容不易過多,忌祥林嫂式地描述。

表揚孩子一個優點,尋找一個解決辦法。

6.處理好親子關係VS 學習

家長在幫助孩子學習前要做的功課是保證順暢的親子溝通。不要單純因為自己的意願而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一切學習計劃、輔導,影視在於孩子溝通的前提下進行。

學習細節包括幫助背單詞、課文,讓孩子複述課堂內容(講一個知識點或一道題),幫助孩子抄錯題(最好整理在電腦中,可調整順序、隨意選擇性打印)。

7.解決生活中的干擾

家庭生活秩序變動要提前跟孩子溝通;電視(電腦)時間:中學生每週末不多於三小時,不建議用電腦查作業答案;手機時間:中學生每天不多於十五分鐘,如果學生不能自主管理,其他時間手機要放在客廳。

8.父母統一戰線

每個家庭要有一位家長主要負責孩子學習指導,其他成員配合,切忌在孩子面前教育意見不統一。

9.別把負能量帶給孩子

家長有些價值觀會嚴重干擾孩子的學習,一定不要把這些傳達給孩子。

最合適的觀念是:把孩子送到任何地方學習,都要相信學校、相信老師,避免家長的評價影響孩子對教師和教學的信任。

10.陪伴很重要

無論這一年多忙多累,都一定要多花時間瞭解孩子,相信孩子,擠時間關注孩子學習。

11.身心成長很重要

身心的成長也是中考的重要部分,大量的作業會佔用孩子很多的睡眠時間,孩子挑燈夜戰時,別忘了給孩子送上一杯熱水,給予一些關懷。同時,需要提醒孩子切莫犧牲睡眠時間去學習,不然第二天昏昏欲睡,降低了學習效率。

此外在飲食起居上要注重營養飲食,做到均衡飲食,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12.不得不說的一模考試

一模歷來作為中考的前奏被各高中所看中,也能正常反映同學的實力,一模難度大是歷年的特點,無需過度緊張,或許你弄不到校排名,不用糾結,平時校排名、班排名具有參考性,一模後的一段時間,學校或會有所動作,其實就是告之你的實力。

13.填志願的時候,多留幾條後路

填志願,選擇重點、普通各層次學校,你儘可能地多選幾家,不可盲目僅盯著幾個“高大上”,一報到底不可信,容易沒學上。盲目攀高不可做,孩子到不了上一個層次的學校,家長硬報,最後吃虧。

拿著分數找學校已經沒有可能,教育局嚴格執行招生計劃,任何學校單獨擴招都不可能。要有兜底的學校,以免落空以後沒學上,尷尬難受。

給準初三家長:家有初三娃,沒有差家長只有懶家長!

初三家長,關注、照顧要有度

其實,在初三這個學年中,中考家長和孩子一樣是很容易感到疲憊的!

但是,我們家長疲憊的原因往往是出在自己身上!家長感到疲憊的原因,往往不外乎以下幾點:

1.滿足過多

進入初三了,很多家長只要孩子成績好,其它的想方設法地滿足,其實這是不可取的。

2.照顧過多

有些家長過分關心孩子的學習,不光週末陪孩子培優,有的還每天回家以後陪讀書、陪背書。

3.包辦過多

只要孩子一心學習,其餘事情都來由家長包辦。研究表明,適當的讓孩子做家務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改善親子關係。

4.禁止過多

孩子初三了,除了學習,很多興趣和愛好都是被禁止的。有些家長還信奉“棍棒出孝子”,孩子成績差了要打,上網要打,早戀要打,自己心情不好也要打。孰不知,孩子是越打越叛逆。

5.期望過高

很多家長動不動就對孩子這樣說,我當年如何如何,哪像你現在……別的同學如何如何。這樣說的動機當然不壞,無非是想激勵孩子向自己看齊,把學習搞上去。但這種說法本身就有問題。

每個孩子都有自身最特殊的天賦&最脆弱的自尊。青春期的孩子,恐怕最反感的就是納智捷和別人家孩子比了,想要激勵孩子,也要用對方法!這樣的期望過高,往往是適得其反,讓親子關係緊張。

給準初三家長:家有初三娃,沒有差家長只有懶家長!

初三家長,這樣更輕鬆

讓初三家長減少“疲憊”的16字方針:對孩子,我們要多瞭解、理解、鼓勵、督促。

作為初三家長我們要做到腦勤、手勤、腿勤、口勤。

❖腦勤:信息時代,家長一定要多學習,多接受新的教育觀念,所以要腦勤。

手勤:家長要把收集的資料歸納、整理,儘可能的從中吸取經驗。

腿勤:多和班主任溝通、聯繫,定期跑跑學校,瞭解孩子的學習和思想動態。特別是初三元月期末考和4月模考以後,家長一定要拿著孩子的成績單,儘可能地多跑跑相關學校。也讓孩子有機會真正做決定。

口勤:媽媽一定要負責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多傾聽,少嘮叨,多和有經驗的家長聯繫、溝通。媽媽的“口勤”千萬不能放在初三孩子和初三爸爸身上。

最後一點,家長一定要正確看待考試和分數。

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良好的環境,鼓勵孩子努力考好,但也要有考不理想的思想準備,不要向孩子提考多少分的具體要求和考試成績好壞的獎懲條件,要使其保持一個平靜的、力爭上游的心理狀態。否則,不但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分數從一定意義上說明成績的好壞。但也不盡然。瞭解分數後,高了就高興、就表揚,低了就生氣、就批評,甚至打罵,這是不應當的,也是很不明智的。

☞正確的做法是:

具體分析各科分數高低的原因,從中總結學習經驗,找出失分的具體原因:是平時沒學會,沒複習到,還是考試時粗心馬虎……並把缺陷部分及時設法彌補上,以利今後的前進。

用比較法看孩子越看越黑暗,用發現法看孩子越看生命的閃光點越多。

中考,也許是初中學生第一次面臨的人生重大選擇和轉折,承載著無數父母的殷切希望。

中考很重要,希望初三黨們都能積極對待。家長們也要充分了解初三,不給孩子壓力!

讓孩子在初三這一年過得充實而又快樂,自己的生活也能夠不再疲憊!做好孩子的知心人,學會順其自然,平和心態,與孩子一起成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