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吶喊「爲國護盤」的基金經理現在怎麼樣了?

曬太陽Tom


當初喊出來為國如何如何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手裡有錢想抄底,一種是手裡有票想出逃,問題是哪種佔了多數?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當然是後者佔了多數。沒錯,當時如果打下去,在市場流動性喪失的情況下,整個金融體系都會出問題。但是喊出來要護盤的很多人中,不乏想走走不掉的基金們,正因為他們巨大的體量、高額的融資、極高的平倉線再加上流動性極差的一堆飛上天的中小創,導致了這個結果。

所以你看到了喊著護盤的人們在流動性危機解除後的一段時間裡瘋狂出逃,踩踏事件發生後,新的出口打開也會造成擁擠,大家都抱著先逃出來看看的心態在觀望,而那些自以為能抄底的"聰明人",則成功拿到了出逃的籌碼。

很顯然,最終獲勝的是出逃的人,中小創裡很多個股從護盤之後跌的七葷八素。而那些死扛著還在中小創裡的某些基金,則避免不了被清盤的下場。看看某個30多歲的基金經理年初的時候被清盤寫的那封信,說的都是些什麼推卸責任的話。

護盤,護的永遠是流動性,至於那些基金們到底是什麼結局,看看想法,對比一下,自然就明白了!


瞌睡蟲的窩


基金經理拿著基民的錢炒股,盈虧沒有責任,在曾經那種暴跌的股市,喊著為國護盤的人現在不是轉型去其它金融市場,就是基金被清盤了。


2016年至2018年基金公司清盤呈現遞增式,僅2018年上半年就有277只基金清盤,隨著去去槓桿和嚴監管下,資管新規出臺後預計會有更多的基金清盤。

但是基金對於基民來說,投資無非就是獲取收益,在熊市若自己沒有在股市賺錢的能力,也儘量別把資金往股票型基金裡去投,這些基金公司雖然有團隊和專研能力,但是買股票真還不如股民,主要緣於盈虧對於基金公司並沒有影響,只收取基民的管理費用,加上很多基金經理管著幾十支基金,存在管理難度大也不利於基金業績,說白了就是並不在意業績,市場好的時候賺點,市場虧的時候虧的也不少,完全不拿基民的錢當錢。

此前有一編文章報導,某某基金拿著十幾億的資金在一週時間建完倉,我認為這種建倉是非常不嚴謹的,對於目前的股市明顯是跌勢未止,拿著十多億直接砸到股市建完倉,比外資還不理智。

所以對於這些基金經理,雖然有負責的,還是有大部分存在用基民錢做些老鼠倉等事情,去接高價股,導致基民損失慘重,或者並不關心業績情況,不行清盤離職後換個工作場所即可,可是基民的錢是實實在在的虧損了。

所以投資基金並不是認為就能賺錢風險低,也需要進行一定的瞭解,要不然損失慘重後再想著贖回悔之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