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城市中,上海究竟處於怎樣一種地位?

伸攀信仰58300871


北京和上海作為中國兩個最大的口水城市,它們的愛恨情仇幾乎延續了一個世紀。 

  北京城很大,大得讓人找不著“北”,但上海人卻覺得“北京體量大而無當,不人性化,沙塵暴,氣候失常,老建築消失殆盡,商業不發達,生活不方便,服務差,吃得粗糙,生活太貴,閒情逸致太少……北京哪比得上阿拉上海啊?!”言下之意,是這北京老大當得也太寒酸了。 
  北京怎麼了?為什麼讓上海如此看不起? 
  北京其實有隱痛。作為首都,北京在世界上應該是中國的代表,是中國的中心,理應是老大,可由於經濟總量、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均被上海遠遠拋在後面,經濟中心的地位被上海得了去,沒有絕對領先的強大的經濟實力,北京這個首都有點心虛。 
  上海其實有委屈。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是工業龍頭城市,實力雄厚,中國八分之一的財政收入靠上海提供,可以說領導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雖然國家已經明確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但是北京仍然是唯一的首都,是經濟決策中心和金融管理中心,所有經濟政策都要由北京發出才能執行,所有金融業務最終處理權都在北京的中央銀行,上海只能執行北京發出的命令。中國畢竟還不是雙都制——即政治首都和經濟首都職能分開,所有事務仍由北京總理,所以上海也不敢說自己是老大。 
  兩大城市之間展開各方面的競爭,兩地民眾的口水戰也屢見不鮮,在上海人面前不能提北京是首善之區,在北京人面前也別提上海的經濟如何發達。京滬之爭,在中國的城市論戰中格外顯眼。 
  兩大城市在各方面都要爭個誰是老大,首先“誰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就有爭論。上海號稱是中國最大的城市,那麼它究竟大在哪裡呢?論人口數量,上海當然是老大,可是論面積就不一定了。上海的浦東大開發使上海市區面積空前擴大,而北京的市區面積擴張速度同樣驚人,近十年間擴大了100多平方公里,現在已經擴到了北五環和東五環附近,市區建成區在520平方公里左右。上海的市區建成區也超過500平方公里。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上海的市區面積終極目標定在660平方公里,而北京的規劃市區面積達到1040平方公里,是中國唯一規劃市區面積過千的城市。隨著北京五環路的建成,由五環路串起來的十個邊緣集團發展速度加快,紛紛向外擴張,上海也毫不落後,迎頭趕上。兩城均以“最大”自居,互不其實北京、上海兩個城市之間的意氣之爭,更多的可能還是一場關乎一個城市經濟地位的比拼。即誰是中國的經濟之都?儘管在經濟總量、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上上海暫時領先,但一般而言,成為經濟之都的城市至少要具備四大要素:其一,金融業發達;其二,民營經濟發達;其三,市場化程度要高;其四,國際化程度要高。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國際化大都市地位可以說是無可辯駁的,在這一點上連上海也有所不及。北京的中關村經過20年的發展壯大,目前IT產業交易額差不多佔到全國的1/5,上海只能望其項背。但是上海的商業環境實在非北京所能及。從1999年開始至今,國內外企業展開了一場將總部遷往上海的大遷徙運動,在一次全國企業家的調查中,幾乎所有企業家都表示,如果要“遷都”,上海將是他們的首選之地。在大上海的光芒照耀下,所有城市都要“花容失色”嗎? 
  地位獨特的北京是從來不服人的,中央各大部委雲集北京,使這座城市的空氣中也漂浮著皇城的氣息。早在計劃經濟年代,北京就是全國的領跑機,如今面臨著來自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巨大沖擊,北京需要找回往日的自信,其雄心和對未來的抱負在中央商務區就顯露了出來。全球頂尖級的摩托羅拉、惠普、諾基亞、通用汽車等公司都把總部安在了北京的中央商務區。還沒等“中央商務區”的概念真正炒熱,裝飾著金屬色玻璃外牆的國貿中心二期工程就已告竣,並由此號稱除了紐約世貿中心以外的全球第二大貿易中心。無論如何,北京仍是中國目前的跨國企業之都。和上海相比,北京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是中國的政治中心,這一因素使它天然地成為中外企業雲集之地。換句話說,北京更像一座皇家之城,雍容大度而又氣勢奪人;上海則更像一座商業之城,精明有餘而氣勢略顯不足。

天中大哥


提這問題的人其實心裡早有答案。上海是中國內地最接近於西方發達國家城市的中國內陸城市,這點勿庸置疑。直到現在,提起中國,外國人先想到的大多是上海。上海近現代在國際上的地位是中國內地其它城市所無法企及的。現在那麼多人黑上海,其實只是那些人心理的問題,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弄堂伢叔


上海想成為這樣一個城市:    

  紐約(金融)+香港(金融、商業、旅遊)+底特律(汽車城)+匹茲堡(寶鋼)+巴黎(時尚之都)+倫敦(時尚之都、足球)+勒沃庫森(石油化工)+新竹(微電子、電腦)+印第安那波利斯(醫藥城)+鹿特丹(港口城)+......       

 =一個無所不能、萬事皆包的城市    

=門類齊全的城市    

=一個包括國民經濟所有內容的城市        

這就是上海的定位。   

 乖乖,真的是鴻鵠之志啊。


不帶眼鏡的學霸


上海自古一直都是個無關緊要的小漁村,靠被佔領靠租借被北京控制著發展起來的,歷史也就100多年,除了殖民印記,基本的根全在蘇州!卻遠沒有所謂小家子氣的蘇州人那麼隨和包容,文化底蘊更是差的遠,蘇州人看不起上海是有原因的,這傢伙首先它根本就不是什麼經濟金融中心,給北京金融街打工的誇兩句就當真了!?彈丸之地都搞了高槓杆的房地產,還剩下什麼?上海已經不會再是長三角中心了,倒很可能因為經濟債務危機成為東部最窮城市!!!!!


釋意77677275


上海對於中國的意義在本世紀初就凸顯出來了,首先是所處得天獨厚地理位置,在接受外來文明中義不容辭首當其衝,過往的一個受益於長江衝擊灘塗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引來一個歷史的發展契機,上海最輝煌是在上個世紀初,譜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名至實歸的領頭羊。當初上海遠東的明珠,根本不存在東京,香港,臺灣。今天上海,僅僅只剩一個概念,名不副實,一個權力張揚任性的城市,集中了國家最多的資源,集中中國當下最優秀的人才,盡顯高大上,目不暇接,靜下心來今天上海還有什麼引領全國,引領世界?


Wh7sr5


亳無疑問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城市。無論從政治,經濟,人文,都是首指一屈的。上海非常獨特,從來就是奉獻的。從建國至今,它一直哺育著祖國,儘管有時也很委屈。京滬之間誰更優秀,其實明眼人早有定論,如果北京不是首都,北京還是現在的北京嗎?上海卻不同,它會更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