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爲誰而工作?日照校長這篇文章火了!

唐代詩人羅隱有這樣一句詩“採得百花釀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每天街上熙熙攘攘穿梭的人群中那些為工作而奔波的人們,在他們行色匆匆中,是否想過自己究竟是在為誰而工作呢?

從大處著想,我們每一個人,今天的工作是為黨、為人民和祖國在工作,具體地說,作為教育工作者是在為家長、為學生、為社會、為學校而工作。說到實處,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是在為自己而工作。

自己為自己而工作

1.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因為工作能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能養家餬口,生活得以保障。沒有了工作也就沒有了資金來源,生活也就得不到保障。所以說,工作是我們最基本的要求。

2.工作是追求理想的過程。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有一個好工作能找到一個好對象,成立美滿的家庭,然後生兒育女,贍養好老人;也有的人,想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抱負和遠大的理想,在事業上好好發展,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描繪出自己的宏偉藍圖,為了這一目標和藍圖而努力拼搏。

3.工作是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具備的能力,能夠且願意把自己的滿腔熱血和無限熱情全部奉獻出來,人們就在工作中、在認可中、在讚揚聲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和滿足。有的人還想圓自己的一個夢,願意將自己的一個承諾付諸行動,實現自己的願望,同時讓工作為自己的成功搭建一個平臺。這時,我們的應變力、決斷力、適應力以及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一個平臺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

4.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人生僅有金錢是不夠的,還有七情六慾,人際交往,興趣愛好,更有文化享受、精神生活的需要等,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出對社會有益的高素質人才,這是無法估量的價值。所教的學生不僅有數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還要有質量。在工作中將我們的關心、愛心,全部奉獻給了我們施教的對象,或者說服務的對象,學生的感恩、家長的感激,化作對你的敬重,那將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完美體現。

尊重自己的工作就是尊重自己

以人為本,就是尊重自己和每一個人。尊重自己的工作就是尊重自己,這是最基本的工作態度問題。不尊重自己工作的人就是在貶低自己。自己的工作自己都不尊重,別人更不會尊重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工作的質量,工作的質量決定我們自己的價值和前途。

測驗一個人的品格有一個標準,即他工作時所具備的精神,一個人所具有的精神與他工作的效率有很大的關係,對他形成什麼樣的品格也有很大的影響。工作就是一個人人格的表現,是其志趣、理想等外部的寫真,看到了一個人所做的工作,也就“如見其人”了。

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對工作的態度卻有高低對錯之別。因此,瞭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就能瞭解這個人。

今天努力工作

就是為了明天不再找工作

有些人能夠在平凡的崗位上有所建樹,一方面取決於個人的能力,另一方面取決於個人的進取心。在這個世界上,上天總是垂青於那些努力工作的人。

臨近退休的人,總是有一些焦慮,可能今生要與工作無緣了,甚至每當回想起過去與同事、學生相處的情景,往往幹勁倍增,雖然工作非常忙碌,讓人疲憊不堪,但心情是愉悅的,人老而心不老;但當退休後,心情往往產生失落感,再到單位找同事吧,又怕同事們忙碌而耽誤了他們的時間,這樣使自己更加孤獨、孤單,自己只能與些上了年齡的人為伍,此時的他身不老心已老。

今天的企業改革已顯而易見——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已經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事業單位的改革正在逐步進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教育機會與教育競爭並存,教育正在醞釀著大的改革。

常言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學校學科裡的狀元也有很多,每個學科的名師、名家、骨幹、帶頭人,各備課小組的優勝者,都是教育工作的佼佼者。有的職員其所負責的工作有獨到之處,目前尚無人替代,也不是別人能夠替代的,他便是這項工作的專家,其工作熱情、工作質量、工作態度同樣具有可貴的價值。當然,在單位裡也會有一些敷衍塞責、得過且過的人,他們的危機感和責任感不高,長此以往,他們只會把自己推到淘汰的邊緣,甚至出局。

你在為誰而工作?日照校長這篇文章火了!

調動自己的工作積極性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情緒低落時和欣喜若狂下對整個世界的看法截然不同,前者暗淡無光,精神頹廢;後者鮮活愉快,幹勁沖天,吃苦不覺苦,受累不覺累。同樣的世界竟然有全然不同的感覺,這個影響全然來自自我情緒。

消極因素對人的影響極大,甚至可以掌控其生活的全部;積極思想可以創造人生的奇蹟,“我思,故我在”。人世間確實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積極性。

1.對待任何事情都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一位教授在學生畢業前的最後一節實驗課堂說: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假如一個人心靈溫度在零度以下,那麼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人生只有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假如一個人心靈溫度是常溫,那麼他就是一汪常態下的水,能奔流進大河、大海,卻永遠離不開大地;假如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一百度的熾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2.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樂觀的思維方式。有位哲人說過:你以怎樣的方式思考,思想就以怎樣的方式引導你。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有積極思考者所具有的熱情、正直、信心、決心等品格,這些品格有時在某種程度上被環境所掩蓋。所以,要想出色工作,需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樂觀積極的思考者。重新審視自己對自身品格的看法,鼓勵自己充滿自信地工作,享受快樂工作的樂趣,從而在工作中發揮最大潛能。

3.人之幸福取決於心之幸福。我們每天面對著天真無邪的孩子,班主任會被班級事務折磨得筋疲力盡,教師會被所教的學生的作業、知識的掌握、課堂的聽講弄得聲嘶力竭,氣得不亦樂乎。這些班主任、任課教師都是非常可愛、可敬之人,他們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表現。我們不妨用另外一種思考方式,作為教育工作者整日面對著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這與醫生整日面對愁眉苦臉的病人,警察整日地維持治安,制止違法犯罪活動,工商、稅務部門面對著總想偷稅漏稅的不法分子,鄉鎮幹部為了計劃生育不超標,圓滿完成上級各項指標而奔波等等不可同日而語。教師在講臺上將自己的知識傳輸給學生,學生從你身上獲取了豐厚的知識,不管是做人的、處世的、品行的、知識的、方法的、教訓的、經驗的等等,你的心裡得到的是滿足,學生將從你身上獲得的知識又在作業本上表現出來,讓你觀賞、評價,這又是你為人之師的價值體現,每一名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就像你製造的產品一樣,有的是成品,有的是半成品,有的是廢品,我們不可能將半成品和廢品全部毀掉,只留下成品,還會通過細心地雕琢,慢慢地加工,將半成品和廢品都變成成品,然後我們再用欣賞的眼光,品味著自己的勞動成果,美妙的幸福感將油然而生。教師的工作不就是這樣嗎?

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不但不會憂單位之所憂,想單位之所想,而且會讓單位的利益受到損害。他們本身就是單位潛在的危險,隨時都可能給單位帶來損失。

教幹、教師都要樹立這樣的觀念:承擔責任光榮,推卸責任可恥。承擔的責任越大,說明其能力越強,單位對我越重視,我在單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很難想象,一個不想也不能承擔責任的人會有什麼好的威望、好的發展遠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具備一崗雙責的重任,所教的任何一堂課,獨立負責的一件事,從事著某項工作等等,都是如此。教書育人是一項職責;安安全全、順順利利地完成又是一項職責,只教書不育人,也不關心其效果如何,僅僅完成四分之一的職責,更何況教書或育人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不僅僅要完成他自己份內的工作,而且他會時時刻刻為單位著想。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盡職盡責的工作是對每個人工作時的最低標準。那些工作不認真、紀律不遵守、困難面前低頭、榮譽待遇衝鋒、家庭矛盾不和諧、父母雙親不孝敬、同事兄弟不融洽,為人處事就可想而知了。

你在為誰而工作?日照校長這篇文章火了!

學會享受工作

對於人生所負擔的工作使命,縱然困苦艱辛,但有見識者都不會有所畏避。他們深深明白,工作不但對他們無害,反而能夠訓練他們的體魄,強化他們的身心,鍛鍊他們的耐力,增進對自己的信心。

要想治療懶散怠惰的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工作;要想防止邪念妄思,也惟有投入到工作中。人的精神上、心理上以及行為上種種病根,如:消極、悲觀、憤懣、嫉妒、暴躁、刻薄等,沒有一樣不是要以用工作來做處方,使之徹底根治痊癒的。

2.享受工作的樂趣

全身心地付出,盡職盡責地工作,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少一點野心和功利,那麼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工作和生活的樂趣。工作中,有人會感覺工作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嚴,強度越來越高,自己有點喘不過氣來、有種快要窒息的感覺。頭大、心煩、腰痠背痛……出現了這種情況意味著自己已經陷入了工作的低潮中,解決的方法是要重拾工作的樂趣,從中享受工作的樂趣,這樣除了能延長自己的工作生涯外,還能讓自己更具活力。

3.享受快樂工作的方法

享受努力工作後快樂的方法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隨時提醒自己工作的目的是什麼,那就是當我們工作的時候,別人將受惠於我們的付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愛與厭、苦與樂,大都存乎一念之間。有人成天鬱鬱寡歡,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牢騷滿腹,這也看不起,那也不如意,孤家寡人,恃才傲物;有人天天心情舒暢,把工作當成享受。想幹好工作首先要熱愛工作,而熱愛工作的前提之一,就是找到工作的樂趣。

4.寓工作於快樂之中

快樂純粹是內在的,他不是由於客體,而是由於觀念、思想和態度而產生的。不論環境如何,個人的活動能夠發展和指導這些觀念、思想和態度。要把工作看作是創造力的表現,要把工作看作是自我滿足,要把工作看作是藝術創作,要把工作變為娛樂活動。學會從工作中找樂,即在苦中亦能獲得樂趣,那將是你人生成功的一大秘訣。避苦求樂是人性的自然,多苦少樂是人生的必然,能苦會樂是凡人的坦然,化苦為樂是智者的超然。

5.不把眼睛盯在錢上

工作掙錢,理所當然,但時時處處把眼睛盯在錢上,往往被短期利益矇蔽了心智,看不清未來發展的道路,經常把錢掛在嘴邊上的人,經常會因為薪水低而敷衍了事,固然對工作是一種損害,但長此以往,無異會使自己的生命枯萎,希望斷送,一生庸庸碌碌,心胸狹隘,埋沒了自己的才能,湮滅了自己的創造力,威望大跌,與同事朋友交往甚微。

不把眼睛盯在錢上,相信工作所給予的要比付出的更多,若一直努力工作,將會一直在進步,會有一個良好的人生記錄,在單位有一個好名聲,良好的聲譽將伴隨一生。同時,工作所給予個人一種積極的經驗,我們所有的為人之道、處事之理、家庭教育、子女教誨等等都來自於工作的過程中。所以說,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報酬。那些喜歡“忙裡偷閒”,要麼上班遲到、早退,要麼在辦公室與人閒聊,或藉故今天請假、明天有事,雖然沒有被開除或扣減工資,但會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其聲譽影響到本人一生,也影響到了家庭中的成員,那樣的損失是無形的、也是無價的。

一個人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工作的過程中,從成長到長成,從無知到有知,從年輕到成熟,從單身到組成了美滿的家庭,再到生兒育女,兒女又組建了家庭,這一切都是在我們工作的30—40年中完成的,這期間需要我們施展才華,需要我們創造奇蹟和輝煌,待到走完工作的旅程,沒有留下自己的不足和遺憾,那將是我們一生莫大的幸福和快樂。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決定著我們的行動。只有建立了對工作的正確認識,我們才能有良好的心態來工作,我們的工作才能從平庸走向優秀進而走向卓越。卓越的工作同樣會讓我們與眾不同,讓我們脫穎而出。工作質量決定生活質量。讓我們偶爾停下匆忙的腳步,好好反思一下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找回屬於我們自己的心靈淨土,從內心去接受、去熱愛自己的工作吧!

你在為誰而工作?日照校長這篇文章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