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在2018年它會有哪些變化?未來發展方向怎樣?各平台會呈現怎樣的格局?

暴走視頻大雜燴


從2013年微信公眾號的崛起到一家獨大,再到頭條號,百家號,一點資訊之類,經過幾年的時間,新媒體可謂是百花齊放,2017年確實是自媒體的爆發期,很多人利用這些掙到了錢。

2018年的發展趨勢

1.知識付費

這個不難理解,其實很多網站都這樣做過,好比一個好的東西,你在裡面想看就得找付費才能看到或者下載,當然不一定是付錢,有可能是金幣,頭條幣,大魚幣啥的,總之專業人士分享的知識,成品你要想看到就得付費。

2.新媒體的開放化與多元化

無論什麼媒體,粉絲才是核心,要留住粉絲就得提供更好的幼稚的內容,讓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想看的,更要讓用戶在裡面尋找到存在的價值!

3.電商化

依靠傳統的廣告和補給肯定是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電商化可以實現內容的變現。

平臺的格局還真不知道,因為肯定會有新型的平臺出現,自己抓住機會就好。


羽評歷史


自媒體在經歷了幾年的快速發展之後,由最開始的圖文到現在的短視頻,也湧現出了很多的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算得上是一匹大黑馬,一路高歌猛進,突破了BAT的天然壟斷,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隨著4G,甚至5G網絡的不斷普及,2018年應該還是以短視頻這種形象直觀的形式為主,目前各大平臺也在瘋狂燒錢,打造屬於自己的流量,像近期各大平臺推出的“知識問答”贏紅包活動,由此可見,各個平臺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

但是,隨著抖音,火山小視頻這樣的平臺的迅速崛起,可以看出未來的短視頻仍然是一種“快餐文化”,用戶在內容上停留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短視頻將還是以“短”和“快”為主。

另外,短視頻在經歷了近兩年的野蠻生長後,2018年將更傾向於專業化,垂直化,用戶對內容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當然,流量還仍將向一些頭部大號傾斜,各平臺為了搶佔流量,也將會扶持更多的原創作者,在未來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創作者。

各平臺之間,也會通過各種手段“攻城掠地”,用補貼和分成的方式搶佔更多的流量,逐漸形成日趨成熟的內容體系,擁有屬於各自的一片領地。

對於個人創作者來說,既是機遇,同時也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對創作者的專業水平,運營能力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還要了解各個平臺的運營規則,最重要的是對內容的方向和把握。

2018年,無論對於平臺還是個人,既是機遇,又是更大的挑戰!


蕃茄大叔


謝邀,2018年是自媒體平臺爆發的一年,這一年各大平臺都拋出誘人的福利政策,引導自媒體人在這個舞臺中真正的百花齊放,但是各種平臺的規則制度會越來越規範,原創度,垂直領域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2018年會逐漸淘汰東拼西湊的網絡偽原創,搬運視頻的推薦流量會越來越少,支持和保護原創的精品,才能有更多領域的精品,2018年以後的自媒體平臺在爆發過後就會逐步過度到平穩區,自媒體平臺不會消失,但會被新的平臺及新的形式所取代,就像前兩年盛行的公眾號,會被更大的平臺所替換!2018年各大平臺會激烈的競爭,吸引平臺的用戶數量,我們不管在哪個平臺參與,都必須以原創的作品,才能走的更遠!


程程


全民化,各領域媒體平臺,每個人都搞粉絲,個人也在把自媒體當成一個傳播工具,我們手機打電話,是工具。我們發出自己聲音觀點靠自媒體。競爭加劇,同樣是二八定律,有的平臺品牌影響力運營力強的也還是少數。門戶網站當年很多,我們經常去的就新浪、網易、搜狐,也想不到別的了。可能會出現專業領域媒體,比如汽車、科技、創業不同細分市場的媒體平臺。直播可能是全民化,工具化,自媒體將工具化。成為一個發生工具。


東山有直樹


2018很明顯的自媒體趨勢就是段視頻,小視頻的大規模擴張…文本類除了娛樂類,流量艱難!

各大平臺來說,今日頭條依然強勢,但是百家明顯加上進攻,大魚就顯得有點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