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這個地方景色怎麼樣?

刀快水滾


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不僅代表著江淮山河之類,更是作為中華民族心脈相通的共同象徵, 與長江、長城、黃河並列為中國的四大文化符號,在每一 個炎黃子孫心中有著絕對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前幾年, 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開始了登黃山之旅。歷經北海景區,欣賞一路上的奇松怪石,令人目不暇接。不知不覺間來到光明頂。光明頂位於黃山中部,海拔1860米,為黃山第二高峰,與天都峰,蓮花峰並稱黃山三大主峰。登臨光明頂,方知何謂“一覽眾山小”。

頂上平坦而高曠,日光照射長久,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煉丹、 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盡收眼底。頂上有漫長的石欄,石欄外盡是雲波浩渺的遙遠意象,雲海翻騰不已,令人心潮沸騰。我不禁憑欄向下眺望,瞬間感到毛骨悚然:原來石欄下皆是萬丈懸崖,倘若一步踏空,必然萬劫不復,方又感到這黃山氣勢所給人帶來的萬鈞壓力,定是血肉之人不能承受的。

復前行,經海心亭、一線天、蓮花亭到達玉屏樓。一路上山勢逼人,其中一線天有萬級臺階,然而最窄之處僅能容一人通行。行至其間,抬頭仰望,兩側山石巍巍聳立,令人不禁膽寒。然後石階又急轉直下,一路下來,雙腿幾乎喪失了全部的知覺,只剩痠麻之感,同行的其餘旅人也是同樣叫苦不迭,徒留望山興嘆的力氣了。

在休憩之時,抬頭又望見一株巨大的奇松,其一側枝框伸出, 如人伸出一隻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另一隻手優雅地斜插在褲兜裡,雍容大度,姿態優美,原來這是著名的“迎客松”。迎客松是黃山的標誌性景觀,它倚青獅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地徑75釐米,枝下高2.5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為黃山“四絕“之一。黃山的這株迎客松,作為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誼的象徵,早已蜚聲中外。


天馬行文


這個還用介紹嗎?三山五嶽,裡面就有黃山,關於黃山的介紹我就不細說了,都是耳熟能詳的讚美。反正在我心裡,黃山是最美的!

我只能簡單向你說一下去這裡遊玩的事項,黃山風景區很大,沒有三四天你是領略不到這裡的魅力的,門票呢也不算便宜,我記著是240元,不包括索道交通。建議上山乘索道,自帶帳篷和飲食,錢多另當別論。上山在迎客松前拍照留念,然後選擇天都峰和蓮花峰其中的一座進行登高,這兩座山峰挨著很近。爬完一座山峰後就該休息了,第二天上午爬第二座,下午在附近景點遊玩,第三天步行下山,下山的風景更美。

下面我就直接上圖片吧,都是我拍的,遊客太多加上我的攝影技術不好,就湊合著看吧,實景絕對比我拍的照片好看。



















老夢雜談


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由此可知,黃山的美是眾所周知的。

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誌,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三大主峰。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讚歎:“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黃山有四絕,分別是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黃山四絕是黃山獨特的風景,每年都會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過去欣賞。



迎客松(位於玉屏樓的石獅前面)、送客松(位於玉屏樓的右邊)、蒲團松(位於蓮花溪谷)等是著名的黃山松,千姿百態、堅韌不拔。




黃山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聞名,形態各異、令人拍案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象逼真。



黃山是雲霧之鄉,綺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海內外,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尤其以冬季觀景為最佳。



黃山溫泉的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久旱不涸,水質純淨,可飲可浴。傳說軒轅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昇的,故又被譽為“靈泉”。



黃山的美景數不勝數、應接不暇。朋友們,有時間的話,可以去遊一遊哦,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飄搖的炊煙


上週剛去了一趟黃山,簡單回答你的問題;

可以先進我主頁先看下置頂的那篇關於黃山的文章;

個人認為雙腿廢了都值的原因,自然是因為黃山的景色實在太迷人;

除了常規的光明頂,迎客松,猴子觀海等著名景點外,只要天氣好,有云海,黃山處處是風景;

另外,一定要在淡季前往,人少心情會好,自然風景也更美;


破書行路





謝邀:我只知道黃山歸來不看山,是很好的山之景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