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現在算是行業壟斷嗎?

噓樹開花了


最近,一篇文章《滴滴一下,無人應答》流行於網絡,背景是最近北京大雨,打車難。
除了暴雨的原因外,北京7月份開始的嚴打,也讓打車難雪上加霜。
一時間,抱怨滴滴濫用壟斷地位,滴滴服務不行,甚至之前滴滴司機乘客被騷擾的事,沉渣泛起。
其實,我想先說一點,說滴滴壟斷,真的太抬舉滴滴了。
第一,滴滴離壟斷還很遠
網約車市場,從來都沒有被壟斷過,之前是滴滴和快車,優步打,打完這倆,本以為天下太平了,結果又冒出一堆,比如神州專車,易到,首汽專車,曹操專車,到後來美團,攜程,高德都加入了戰局。出行市場再度進入了戰國時代。
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在今年4月份,滴滴出行以月活11407萬的高額人數穩居市場第一位,而位居第二位的嘀嗒出行,月活為675萬人,二者相差極大。
不可否認,目前滴滴仍然是佔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只是這個份額恐怕還要不斷被後來者稀釋。
第二,打車難真的只是滴滴自身造成的嗎?
7月19日,新華網發了篇文章,名字叫《重新審視網約車新政》,也是說最近北京打車難的問題。文章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認為監管對網約車限制發展,導致目前打車難。比如北京上海,只允許京籍滬籍司機運營,這導致了95%意思的運營車輛退出市場。
在2016年網約車新政出臺前,我是快車的常用客戶,上下班經常用,打車速度也很快。但是,2016年之後,情況就大變了。根本打不到了。
後來,我滴滴用的就很少了。偶爾在滴滴上打出租車。
而在我老家六線城市,可能人少車多的緣故,打滴滴速度是非常快的。
所以,北京上海如今打車難的問題,真的只是滴滴的問題嗎?這就是新華網本篇文章的訴求點:與其一棍子打死,不如審慎包容,引導它釋放正面價值。
第三,滴滴應該提升服務體驗 減少事故發生率
前段時間滴滴乘客被騷擾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說明滴滴本身的管理也是有問題的。我認為滴滴可以提升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只允許女司機載女性乘客,加強司機信息管理等等。
如果還是像現在這樣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睡大覺,真的要被乘客拋棄了。
滴滴,加油吧。
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趙冰峰


繼收購Uber之後,本次與Booking Holdings達成的戰略合作再次引發人們對於滴滴是否壟斷用車行業的熱議。從市場份額和行業優勢來看,目前沒有一家出行平臺能夠與滴滴在用車行業上平分秋色,但其絕對優勢並非傳統意義上壟斷對消費者的強制綁架,而是自由競爭下的市場選擇。

滴滴憑藉個性化的服務、大數據的運維、與多個平臺的合作等贏得了持續的競爭優勢,擁有高達5.5億的用戶群體,使用過滴滴的用戶都能感受到其便利之處。相比之下,神州專車、易到用車的優勢和特色略顯平淡,或者面向的用戶群體較為單一。

從最初推廣時期的燒錢模式,到現在的市場化的動態調價機制,滴滴定價的調整並非壟斷地位逐漸確立的結果,而是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的自由競爭行為。而本次與在線旅行及周邊服務的全球領導者Booking Holdings達成的戰略合作關係,將為用戶提供更為智能化個性化的出行體驗。真正“壟斷”用車行業的不是粗糙的市場份額,而是不斷通過細化服務、改善技術、合作創新來挖掘客戶的需求痛點,最終打造出極致驚豔的產品和服務。

如果滴滴一直向前走並不斷帶來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如果滴滴為了提高競爭門檻,更加專注於用戶體驗的提升,從而鞏固自己已有的行業地位和優勢,那麼這種雙贏的服務性平臺是否本身就是市場的最佳選擇呢?


盤和林看經濟


   美團有大眾點評,滴滴有了booking。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7月17日消息,一站式移動出行平臺滴滴出行(滴滴)宣佈與在線旅行及周邊服務的全球領導者Booking Holdings(納斯達克代碼:BKNG)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通過雙方此次的合作,全球最大的在線旅行服務商和全球最具規模的出行服務平臺將致力於構建全維度的出行生態系統,更好地滿足用戶不斷提升的個性化需求。

  Booking Holdings旗下擁有Booking.com, agoda.com, Kayak, Priceline.com, Rentalcars.com和 OpenTable等品牌,向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及合作伙伴提供服務。滴滴擁有5.5億註冊用戶,目前在中國、南美、澳洲和日本市場持續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深耕移動出行和智慧交通領域。

  基於此次合作,雙方將依託各自的技術能力和本土運營經驗,為用戶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更全面和個性化的品質出行體驗。通過合作,Booking Holdings 旗下的 app 將為用戶提供滴滴叫車服務接口,而滴滴的乘客也將可以直接通過 Booking.com 或 Agoda 平臺預訂酒店住宿。同時,滴滴也獲得了來自Booking Holdings 5億美元戰略投資,這是對滴滴在移動出行行業領先地位的充分認可。

  成立於2012年的滴滴,最早是獲得王剛等人的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這筆投資也使得王剛一戰成名,獲得了高達萬倍的收益。截至目前滴滴已完成了19輪融資,累計資本超245億美元,擁有100多家投資者。

  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表示:“Booking在全球在線酒旅市場擁有領導地位和豐富經驗,引領著行業內數字化變革帶來的全新旅行體驗。我們期待與Booking在產品、技術和市場拓展方面展開更多創新性合作,將旅程的各個部分無縫連接,提升每一位用戶的出行體驗。”

  Booking Holdings 高級副總裁兼企業發展事務負責人Todd Henrich表示: “滴滴在共享出行領域擁有顯著的技術和規模優勢。我們相信雙方的合作將能為Booking現有客戶提供更加智能的出行服務,另一方面也能讓滴滴的用戶更便捷地享受到Booking旗下遍佈全球的各類產品和服務。”


投資界


是情發展都有一個過程,發放補貼侵佔市場,一大批人確實受益了,司機和乘客共享炒豆之美妙。但是滳滴不是搞慈善的大善人,是啇人,要獲取利潤收取高額回報,現在到了收穫的季節,乘客和司機肯付出嗎?答案:否。所以現在出現打車難實屬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