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股份半年度預降50% 創業板短期可能面臨考驗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王也

重慶商報訊 就在投資者剛剛開始享受難得一見的中報行情時,7月10日下午收盤後,創業板第一大權重股“溫氏股份”卻發佈了一份業績大幅預降的公告。公告顯示,溫氏股份上半年淨利潤同比預降幅度高達50%左右。市場人士認為,作為創業板第一大權重股,溫氏股份業績預降,有可能對創業板構成壓力,但這樣的壓力將提供一個低吸的機會,投資者可予以關注。

溫氏股份半年報預降50%

昨日下午,溫氏股份發佈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其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為8.5億元~9.5億元,同比下降47.52%~53.04%,2017年同期淨利潤是18.1億元。對於業績大幅預降的原因,公司解釋稱,今年3~6月國內生豬市場行情整體持續低迷,公司商品肉豬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4%,養豬業務經營業績同比由盈利轉為小幅虧損,導致整個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

當然,公司也分析了半年度預告數據中的一些積極因素,比如肉雞市場行情較好,公司商品肉雞銷售均價同比漲58%,養雞業務盈利同比提升175%。不過由於溫氏股份的肉雞類(產品)所佔比例只有31.56%,這使得即便是肉雞銷售均價與養雞業務盈利同比大幅增長,也未能改變公司半年報預降的情形。

業績下滑與宏觀因素相關

對於溫氏股份業績下滑的預告,除了上述公司自己分析的因素外,富鼎資管首席經濟學家李維夏指出,“宏觀經濟數據特別是CPI指數,是影響公司業績的重要原因。”李維夏認為:“僅6月份一個月畜肉類價格就下降了6.8%,其中豬肉價格下降了12.8%——恰好在溫氏股份的主營業務中,豬肉佔了很大比例。因此,該公司的業績同比大幅下降實屬情理之中。”

創業板市場面臨考驗

一般情況下,股市中某個板塊或概念的龍頭股一旦出現“黑天鵝”,往往會導致整個群體的股價重心下移。溫氏股份作為股本最大的豬肉股,更是創業板流通市值最大的權重股。那麼,它的業績下滑究竟會怎樣影響創業板接下來的表現呢?

中投證券重慶分公司首席投顧龔科表示:“從去年中報以來,每當創業板某個行業的權重股出現業績變臉等經營方面的‘黑天鵝’時,整個創業板市場幾乎都遭遇了深幅調整。這種情況,其實以前主板中小板都出現過,也是‘巨無霸魔咒’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所以,溫氏股份在中報剛剛開始時就發佈業績預降的公告,對‘創藍籌’的打擊是比較大的,因此創業板短期可能面臨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