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三:人生天高地闊,盡力就行,請不要給孩子逆天改命的壓力

暑期很快就到來了,馬上就有新的一撥學生升入高三,開始實現自己的大學夢的總衝刺。高三複習是一個龐大的工程,講究時間投入,也講究學習策略,很大程度上,針對學習還得有一定的戰略設計。在此,奇點老師結合自身的求學經驗和從教經歷,對新高三的學生們提供一些建議,希望對你們的圓夢之旅有所幫助。

一.暑期的先入為主

高三生涯,或者十幾年的求學生涯,最終是落腳在每年的六月七號八號兩天,體現在高考卷的答題水平上。

研究高考的出題特點,對學習方法的設計幫助很大。高考出題,是根據考試大綱和教材。考試大綱在離高考不遠的時候會人手一本,上面羅列了高考出題的範圍。

讓人沮喪的是,考試大綱每年變化並不大。發下來之後,你會發現,平時學的那上面都有羅列,基本是學的都考。這方面得歸功於老師們的功利性選擇,他們是根據往年的經驗來判斷,不考的地方壓根就不講。再者,考試大綱只是考點的羅列,上面並沒有考點的解析。所以,考試大綱對高三的學生們的學習並不會產生根本的影響。

而教材,則是實實在在的。教材上面包括了高考要考的所有的知識點,上面有知識的來龍去脈的解析,有例題,有演示實驗,有課後練習…考試大綱是出題範圍,教材則是出題的終極依據。如果仔細研究高考題,就會發現,很多的高考題是教材上的例題、課後練習或者演示實驗、科學漫步等的延伸,甚至題目的配圖就是教材上面的插圖。總之一句,教材是高考出題的源頭。對出題源頭的仔細研究,是學習的根本性的事情,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在囑咐學生們重視教材的時候,有學生提出了反駁,說老師講課的時候壓根不用教材。好像教材沒用?這是一種錯覺。現在是國家三令五申提出“減負”的時候,老師們不能在週六週日加課,而該講的內容又不能不講,為了講課進度,於是就想辦法對講課內容進行壓縮,壓縮的成果是自己的ppt和佈置的作業。並不是說老師的講課完全脫離教材。

上面說了那麼多,主要是強調教材的重要。真正步入高三開學之後,同學們會發現,各科老師都有一定的進度,龐大的作業量壓著自己,想去研讀教材,也幾乎沒有時間。

這就體現出了高三開學之前的暑期的重要性了,可以說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建議高二的學生在期末考試之後,不要再尋思去新馬泰旅遊了。短暫休整幾天,收集好自己的各科教材,給自己設置一個合理的計劃,通讀各科教材。在通讀的時候進行圈點批註,整理好重點,方便自己的二次記憶。還可以自己列出知識結構,對知識體系進行加工整理。

一番費時費力的整理、記憶之後,最終要搭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這番知識體系的搭建,不追求難度,主要追求全面。這個工作做的越好,開學之後的複習越是順風順水。

願同學們在暑期的時間裡能夠成功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體驗到對所學知識無所不知的快樂。

致高三:人生天高地闊,盡力就行,請不要給孩子逆天改命的壓力

二.高考幾輪複習的設計

高考複習一般情況下分為三輪複習,還有的地方分為四輪複習。

第一輪複習是章節單元複習,是在保證一定速度的情況下,系統有條理的把高中的知識進行整合。由於已經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在一輪複習的時候可以綜合運用前後貫通、歸納演繹、對比分析等多種學習方法。一輪複習最終的結果是在腦袋裡面更深層次建立起總體知識結構。

同樣是搭建知識體系,但這和假期的教材複習並不重複,而是對頭腦中已經有的淺層知識體系進行深化和強化。假期的知識體系搭建,能夠做到所學的知識點完全知道就可以,而一輪複習搭建的知識結構,則注重知識和習題的對應,換句話說,除了要知道都學了哪些知識,還要知道這些知識考試都是怎麼考的。

一輪複習對高三的學生來說,是一項主體性的工作,是成績提升的根本所在。

在教學中一直給學生們強調這樣一種理念:如果某道題所考的知識點都會,就是解題思路暫時沒打開,這不是致命的,因為你有思考的空間;而如果某道題所考的知識點頭腦中完全一片空白,則是致命的。很多學生把提高成績的希望寄託於多做題,這其實有點跑偏。做題固然能夠促進對知識點的深化理解,但不能根本解決全面性的問題。比起知識體系的全面搭建工作,做題只能排在第二位。至少,光做題考不了高分和滿分。

要想考高分和滿分,衝刺名校,一輪複習允許有不會做的題,但不允許有沒記住的知識點。不會做的題,老師可以點撥技巧,提高很快,知識點不全面的後果,會在後續的學習過程中得到充分顯現。那個時候,會有種捉襟見肘的感覺,而且乾著急沒有辦法。

一輪複習,各個學科一般都有一套配套的複習資料,也是老師講課重點把握的資料。這套資料,一般都是經過任課老師綜合比較仔細選擇的,要認真把握,不要揹著老師另搞一套。

對於這套資料進度的安排,奇點老師建議要超前於老師,但不要超前太多,超前個兩三節,一章,最多兩章就可以了。提供這樣的建議,有幾個原因,一方面是出於學習效率的考慮,提前做,那些習題無論會不會做,都有自己的提前考慮在裡面,上課聽老師講的時候更有針對性和效率;第二個方面是出於自信心的考慮,很多學生喜歡老師講完再做,這樣的學習就顯得很被動了,培養不出一點成就感;而領先於老師,則是有一種意氣風發的自信和成就感在裡面的。第三個方面,是防止出現意外,誰都免不了有個頭疼發熱,要確保自己在缺課一兩個星期的情況下再返回學校依然能跟上進度,超前學習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二輪複習是專題複習,是在一輪複習的基礎上,對知識體系進行二次加工,把相同模型相似模型,或者相同相似研究方法的知識小模塊整合成大模塊,探究出共同的研究方法,並進行難度方面的深化。

二輪複習的設置,好像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安排,有的學校壓根就沒有這一環節,一輪複習完畢之後,就直接上套卷;有的學校則會科學合理安排專題複習的整理,但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二輪複習也有二輪複習的專題資料。說到資料,再多說幾句。高中階段,我不主張學生再額外自己給自己補充複習資料,學校發的資料你們都鑽研不完,再補充資料只會給自己無端增加壓力,還浪費錢。手頭有多個資料,不是什麼好事,會有種無所適從把握不準重點的感覺。如果到時候陷入了資料的汪洋大海,不妨殺伐決斷果決一些,決定一下資料的去留,把留下來的資料研究透徹就可以了。不過還是要優先把握老師講課用的資料。

再強調一遍,大體上要跟著老師的節奏走,不要另起爐灶!

第三輪複習,就是模擬複習了。這一階段主要培養應試技巧。一二輪複習的結果,在模擬題的答題上都會有很直接的展現。如果前面的基礎知識複習非常紮實,套卷的分數會在一開始就有個不錯的高度,而且會隨著自己的調整穩步提高。畢竟,成績是努力的水到渠成的結果。如果前面的基礎複習不紮實的學生,會在做套卷的過程中殘酷地發現:分數,是不可強求的。

還有傳說中的第四輪複習,很多地方,根本不提這個,因為四輪複習是自主複習,老師幾乎不再系統講解什麼了。把時間全部留給學生自己,去迴歸課本,看看有沒有漏掉的知識點,去看看一二三輪的材料,特別是那些當初做錯的或者不會做的題目。我個人還是比較欣賞第四輪複習的。因為四輪複習有很大的提分空間,而且比較省力。糾錯提分總比學新知識新方法提分來得快捷。高考之前的短暫的自主複習的時間,同學們也要認真把握。人的錯誤是有慣性的,如果不留意,原來怎麼錯,後來往往還怎麼錯。

以上是四輪複習的大致過程和主體任務。高三複習生涯事後想起來很是蕩氣迴腸,但處於其中過程的時候,則只需要按部就班心平氣和。只要能做到按部就班和心平氣和,都能達到很高的學習水平。遺憾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做不到這一點。

致高三:人生天高地闊,盡力就行,請不要給孩子逆天改命的壓力

三.關於執行力與拖延症

高三生涯,對腦力和體力都有挑戰。畢竟,這是一個漫長而看起來枯燥的過程。學習的精心計劃是一個問題,而對計劃的執行則又是一個問題。

談談困擾整個當代人群體的拖延症的問題。

拖延症這個名詞不用解釋,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了。想必大部分同學都有著感同身受的理解。人生最悲催的事情倒不是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沒有動力,而是這些東西全有,自己卻力不從心。拖延症的可怕之處就在於讓我們力不從心。這也是把拖延症歸為心理疾病的原因。就拖延症來說,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內在的因素。外在的因素就是現在社會太多的誘惑,電子遊戲,電視劇,這些誘惑給人們帶來短暫的快樂。當在追求長遠目標的過程中感到疲憊的時候,就通過這些東西去尋求短暫的快樂,不知不覺之間,消磨了所有的雄心壯志。內在的因素是基於內心的恐懼,有對失敗的恐懼,失敗後會面臨諸多的難堪和尷尬,也有對成功的恐懼,擔心自己沒有駕馭成功後新的局面的能力。內外因素交相攻逼,於是拖延症就誕生了,人們總是把要做自己也明明知道有必要要做的事情不停的往後拖延,直到沒法繼續拖延為止。

奇點老師在和拖延症鬥爭的時候,選擇了清心寡慾和專注。

專注,是拖延症的剋星。專注於當前,專注於自己做的事情,想方設法做好就行了,不要考慮失敗了怎麼辦,成功了怎麼辦。做!就是了。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專注不會讓人感到疲倦,也不會讓人感到疲憊。可怕的事情不是忙碌,而是空虛。

願同學們對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都能夠有效執行。

四.高三生的心態問題

無論做什麼事情,心浮氣躁都是大忌。每個人都會享受到以前的辛苦勞動的成果,也都會品嚐到好逸惡勞的惡果。上帝在安排萬事流轉的過程中,總講究一個水到渠成。學理科的學生大部分都比較討厭背誦高中馬克思主義政治,但所謂量變質變的道理確實放之四海而皆準。

對於底子比較好水平比較高的同學,如果能做到按部就班心平氣和,衝刺名校也會比較容易。不過每年都有很多基礎好的同學馬失前蹄,有的是學科特長生,譬如特別喜歡物理,物理每次都衝刺滿分,但生物不及格。我們需要合理安排各學科的比例。有的是過於自信,另起爐灶,完全不按照學校老師安排的進度,這也是高中複習的大忌。在高考複習的過程中,永遠不要打破按部就班的長遠複習計劃,這是最高戰略。

對於底子不太好的同學,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急功近利。太過於想補償高一高二貪玩犯下的罪惡,太過於想追求學習過程中的突變。雖然高一高二基礎不好,高三學起來比較困難,但並不是沒有衝刺名校的希望。只要合理安排,盡心盡力,全力以赴,過去的缺失是可以彌補的。但是不能太過於追求速度,想在第三四次月考的時候就收到過於顯著的效果實在不太現實。越是缺失大,高考複習的時候越需要沉住氣,要做好比別人多付出的心理準備。在具體單元和章節複習的時候越要掌握技巧性,做好預習-習題-後處理的良好安排。只要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前幾次月考會讓你失望,但高考成績不會讓你失望,我們要的就是最後的勝利。

致高三:人生天高地闊,盡力就行,請不要給孩子逆天改命的壓力

五.人生地闊天高

每次路過高考考場的時候,看到外面焦灼等待的家長們,心裡面都充滿著灼痛。從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中,能感受到考場中的學子們所承擔的壓力。

很不願意提及高考的意義這一話題。

社會階層的存在已經是一個不容迴避的事實。同樣是高考,對不同階層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含義。對一部分人來說,高考是推陳出新;對另一部分人來說,高考則意味著逆天改命。

推陳出新,相對容易,畢竟,對那部分人來說,人生的安身立命有著較大的空間,高考對他們來說也有著很大的心理餘地。

逆天改命則是艱難的,條件艱苦,心理上毫無餘地。

但能做到的是問心無愧。只要經歷了問心無愧的奮鬥,就應該坦然平靜地面對所有的結果。

我想說的是,希望家長們不要給孩子逆天改命的壓力。那是一種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人生天高地闊。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天賦,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後天環境,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情有著不同的難易,也意味著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職業,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階層。但無論怎樣,我們都要好好活著,都要積極陽光快樂,不是嗎?

致高三:人生天高地闊,盡力就行,請不要給孩子逆天改命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