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教授:並非所有華人都有錢 華裔收入不均更嚴重

中國僑網7月22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在華、巫及印裔族群中,最富有的一定是華人?”馬來亞大學行政及經濟系發展研究組教授卡馬末沙裡駁斥這種迷思,並強調:“貧富問題是因制度敗壞造成,與種族無關。”

卡馬接受專訪時說,事實上,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的數據,在2017年,華裔收入不均的問題比起其他族群更加嚴重。

“你必須瞭解一件事,不是所有華裔都是有錢人,就如同不是所有巫裔或印裔都是貧困人家。各族群內部都有貧富之分。”

他說,貧富差距是涵蓋各種族之間的不平等,以及族群內部的不均衡。

“各種族(華巫印裔)之間的不平等僅佔經濟整體的5%,而族群內部的貧富差距則佔了95%。顯然的,貧富不均或稱全民收入不均根本與種族課題無關。”

卡馬錶示,若追溯過往,這是上屆政府在過去40年推行新經濟政策陷入腐敗,制度崩壞所致。

他認為,要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首先就應該排除以種族區分的經濟政策,重設國家機制,以改善人民的福利為出發點。

“馬來西亞華巫印裔都有富裕人士,而在三大族群內也有貧窮人家。廢除了以種族區分的經濟政策外,馬來西亞以低收入群(B40)、中收入群(M40)和高收入群(T20)概念為基礎,或能關注貧富之間的差距。”

不過,他表示,這種以收入群概念為基礎的分類,即不以種族區分的政策,至今還不能完全減緩全民收入分配不均等問題。

卡馬說,政府在國家經濟成長方面扮演極關重要的角色,不過,在推動工作上不能僅是交由政府獨自去承擔,人民也不能忽略其角色。

他所指的人民就是“私人領域企業”,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政府與私人企業的混合型是偏向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

他表示,資本主義經濟體涵蓋自由貿易,以各種資源價值推動社會發展,並將所取得的稅收分配給人民。

“不過,在現今資本主義社會里,貧富不均的情況依然存在。”

“許多先進國出現比過去更多的貧窮人士,這是國家內部經濟的問題。如果市場發展平穩邁進,就沒有問題。”

“相反的,有些國家因為收入不敷,必須通過多方面獲取稅收,以逐步支撐國家財政,這就會引發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