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爲治理官員通宵打牌賭博,把「麻將總理」給擼了,這魄力服了

麻將是中國民間發明的“國粹”,甚至漂洋過海到了西方——2017年4月,國際智力運動聯盟宣佈,麻將正式成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更有甚者,麻將還成了腦經急轉彎的關鍵詞:三個人到一個房間打麻將,出來的時候是四個人,為什麼?

不少人的答案是:其中一個生孩子了!錯,“麻將”是一個人的名字,三個人進去揍了他一頓,然後拖出來……

總統為治理官員通宵打牌賭博,把“麻將總理”給擼了,這魄力服了

女人愛麻將

《色戒》這類反映民國的電影,多有打麻將的鏡頭。麻將豈止是幾個官太太喜歡,簡直“通吃”,從中央到地方,從高官到小吏,從大學教授到普通百姓,全國上下都在打麻將,“牌局動輒通宵達旦,輸贏不論挑燈夜戰”。

大學問家梁啟超說:“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麻將),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據說,不少精妙文章是他在麻將館裡打好腹稿,報社派人來取,他一邊打牌,一邊口述,倚馬可待(著名作家張恨水也有類似故事)。辜鴻銘、梁實秋、徐志摩、潘光旦、傅斯年等民國大師不但牌癮大,還專門寫過描述《麻將》的文章。

當然,也有憎恨麻將的大師,如魯迅、老舍。胡適把麻將視為“中國第四害”,與“鴉片、八股和小腳”並列。殊不知,他本人竟是麻將愛好者。僅1910年8月,胡適在日記中就有十天記錄了“打牌”二字。8月5日,全天日記僅有兩字——打牌,24日是“打牌兩次”,還有打牌打得“稀裡糊塗”的記載。

總統為治理官員通宵打牌賭博,把“麻將總理”給擼了,這魄力服了

胡適日記“打麻將”記載

麻將風蔓延,甚至讓大總統袁世凱都大為不滿,深感“不抓不行了”。他下令京師警察總監吳炳湘“開單呈報”,但提醒“僅限官場而勿涉民間”。沒多久,吳炳湘提交了一份名單,陸軍總長段祺瑞名列榜首,其下都是無足輕重之徒。

袁世凱老謀深算,知道這是吳炳湘在敷衍,就笑著說:“芝泉(段祺瑞)每晚幾圈消遣,但向來不誤公事,我讓你查的,是那些通宵達旦、輸贏很大的人。”其實,袁世凱心中已經有數,該查誰不該查誰。賭癮最大的當屬內閣總理孫寶琦。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他派人暗暗調查,一定要拿住證據。

總統為治理官員通宵打牌賭博,把“麻將總理”給擼了,這魄力服了

“麻將總理”孫寶琦

有一次,孫寶琦在財政次長梁士詒家打麻將,賭到凌晨才鳴金收兵。出門時,因為疲倦而目光朦朧,結果一頭撞上庭院的假山,額頭前面碰得血流如注。第二天,孫寶琦頭上扎著繃帶進入總統府辦公。袁世凱問:“你額頭上怎麼突然有傷?”孫寶琦回答:“小癤破了,流了一些血。”袁世凱隨即笑著說:“未必吧,晚上總以少出為是。”孫寶琦這才明白,大總統應該是派人偵查得知了真相而故意發問,於是面露慚愧之色。他想到,在家裡碰傷這類私事都瞞不過袁世凱,不知道家僕中有多少是袁世凱的臥底,頓時感到又驚又怕。一旁的梁士詒也不敢做聲。

總統親自懟總理,消息很快傳來出來。此後,遍佈京城的“麻將風”有所收斂,但政局動盪如故,風氣也沒有根本好轉,麻將風又故態復萌。孫寶琦3個月後就辭職,總理可以不當,麻將不可不打。

參考書目:

1.《民國新聞月刊》,古吳軒出版社,2013年

2.《胡適留學日記》,同心出版社,201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